央广网

中国设计迎来国际化之路 成为文创产业体系关键点

2017-07-04 11:18:00来源:央广网

  最近看了河南商丘师范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学生的创意文化艺术展,该展览的主题为“致敬匠心”,总体感觉是,虽然是学生的作品,但有很多宝贝值得挖掘,如果能够更紧密的结合电子商务、IP运营、工业制造,很多作品的价值潜力将得到很大的发挥,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大量的设计在展览结束后,变成了学院的沉默资产。

  其后,我和当地文化产业有关的几位同仁一起获聘为该院文化产业导师。按照商丘师院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张新根先生的思考,引进文化产业导师是该院推进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措施之一,该学院希望通过包括优化课程设计在内的一系列指向应用型和实用型的教学变革,打通与社会和产业的对接,让艺术设计教育能够更多与产业互动,服务于产业和地方经济发展。

  这已经是越来越多艺术类院校和设计界人士的共识。这几年关于“设计救国”、“设计立国”的讨论开始多了起来,而这些主张在上世纪的台湾地区、韩国、日本等经济体转型中都曾经被热议,并最终通过政府的大力推动成为国家层面的战略,直接助力了这些地区的经济转型升级。

  如果再往前追溯,还可以发现,在几乎所有的工业化国家,尤其是在一个经济体从工业化到后工业化转型过程中,设计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英国如此,德国如此,意大利如此,在今天全球设计界独树一帜的北欧国家也是如此。所以,如果说我在2013年听到时任中央美院城市设计学院院长的徐仲偶提出“设计救国”的感觉还很新鲜的话,今天,在我看来,这样的观点对于中国转型来讲,已经变得非常迫切了。

  设计改变中国。对于中国经济社会整体转型而言,设计应该被提升到更高的战略维度,在国家层面给出明确的主张,推动设计思维、设计意识、设计技术、设计方法等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的渗透,以设计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越发成为历史和时代之必然,此可谓“无设计,不转型”。

  不仅如此,设计还成为以文旅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发展中所必须倚重的重要一环,而且,当所有的行业发展都需要设计的深度介入时,设计本身也就成为一个新兴产业,设计的产业化问题也值得深入思考。

  在此背景下,我们不但要站在事关国家战略转型成败的高度去看待设计与中国经济社会的关系,还需要站在设计产业化和设计对其它产业的深刻影响的角度来看待设计的发展。如此以来,中国的设计界就需要秉持“为时代设计”、“为优雅生活方式设计”、“走出封闭的自我为中心的设计”等理念,与产业的上下游机构进行充分互动,与经济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度互动,与国家的宏观制度变革充分互动,以成就中国设计自身的时代性和战略性价值。

无设计,不转型

  一个广泛流传的说法是,虽然中国的制造业规模很大,但是,80%的产值都是工厂车间产生的,而在微笑曲线两端的技术、设计和品牌、营销部分,则是中国制造的短板,也是中国产业的普遍短板。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制造在全球制造业的竞争力长期体现为廉价劳动力。如今,随着中国城镇化的推进和人口红利的式微,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制造业开始转向东南亚和非洲等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地区,中国已经成为产业和资本的输出大国。

  不仅如此,更加需要中国决策者重视的是,新的技术革命正在推动智能制造在全球的兴起,这一趋势的现实化,不仅快速的颠覆廉价劳动力给予中国产业的竞争力优势,而且,让中国包括制造业在内的所有产业,都必须要重新思考自身的价值来源。在这一过程中,除了对技术、品牌、营销等环节的重视,提升设计的价值,也是必然选择,而且,设计对技术产品化和商业化也起着关键性作用,设计对品牌和营销的影响也非常深刻。

  所以,总体来讲,我们认为,无设计,不转型,设计对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将是全面和深刻的,从这一点来看,讲“设计救国”,一点也不为过。

  除了对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价值重塑的影响之外,我们审视设计对中国转型的另一个价值维度是,设计对中国人优雅生活方式的塑造。在中国经济体量发展为全球第二的时候,温饱问题在中国变得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人的生活要变得更加优雅。对此趋势的形成,除了观念的形成之外,还要有优雅的产品供给来回应这种诉求。而设计感是增加器物内涵的重要构成,所以我们会看到,同样的功能产品,因为设计感不同,价值会有很大不同。

  当然,在我看来,好的设计不仅要能够回应人们优雅生活方式的诉求,更重要的是,能够引领优雅的生活方式,用设计来告诉人们消费的潮流是什么,优雅的生活可以是什么样子。

  关于这一点的思考,对设计师而言将非常重要,也要求设计师走进传统,走进社会,一个可以用自己的作品引领人们生活方式的设计师,才是一个伟大的设计师。而且,当一个设计师具有这样的思考方式和设计表现能力的时候,也就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平衡为艺术还是为生活设计的矛盾。

  艺术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一个国家的艺术影响力,与其经济实力密切相关,但也不一定完全匹配。在我看来,目前阶段,中国艺术的影响力与中国经济的影响力就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匹配,直到目前,中国艺术市场的规模不但不大,而且,整体上依然是西方艺术为主流,这种情况下,立足于中国传统和现实变迁而进行的艺术设计对改变中国艺术的弱势地位,尤其关键。我们需要通过优秀的设计去艺术化的表现中国,表现东方。

  这也是中国在新的全球化时代实现自身转型的目标之一,只不过直到目前,对此目标实现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还没有被更多的人所重视,甚至还没有成为公共话题被社会所广泛关注。

  相比于艺术中国命题的公共化不够之情况,城市中国命题的公共化已经很明显了,这一方面与我国超过了一半以上的人口长期生活在城市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我们的城市开始越来越多的出现很多问题有关。比如,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千城一面等,于是无论是新城的营造,还是已有城市的更新,我们的决策者和市民都开始要求改变这些问题,让城市变得更美好。在这一过程中,设计的力量将被充分挖掘,规划师和设计师在建筑、交通、景观、智慧城市等领域的深度介入将变得尤其重要。

  所以说,无论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还是回应并引领优雅生活方式,以及对艺术中国的全球表达,还有城市的更新和重塑,等等,设计的价值都需要被重新认知,“设计立国”需要尽快提到国家战略层面,并全面的作用与中国之新时期的转型。此可谓,“无设计,不转型”。

设计的产业化思考

  当然,当设计开始广泛地改变其它产业、深刻的影响你的生活、启迪艺术人生、重塑城市功能的时候,设计的产业属性也变得很明显了。在我看来,设计不仅是软实力,也是硬实力。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设计+互联网”,不仅带来设计语言的革命,更是一场产业革命。而这个时候,设计就不再是孤立的行为,而是要无限跨界于产业的上下游,无限跨界于所有的产业,是为设计的产业化之基本思考。

  在此逻辑之下,我们可以尝试用设计的眼光去看世界,甚至带有点“设计思维霸权”的意思:在你眼中一切问题都是设计问题,一切问题的解决都可以通过设计来解决。当然,不是说仅靠设计就能独立解决的,而是说可以立足于设计进行一个系统的解决方案的创设,比如,资本,技术,互联网,市场,生活洞察,等等,设计也是变革时代系统性解决方案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这样以来,你就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也将创设出一个不一样的“设计时代”和“设计产业时代”。对于这样一个时代,我尝试概括为:产业的设计化与设计的产业化,文化的设计化与设计的文化化,产品的设计化与设计的产品化。在此过程中,我们思考设计,就不仅仅是思考设计一个环节,而是要和产业链结合起来,设计的产业链,以及设计参与到其他产业的产业链中去。

  产业的设计化与设计的产业化,相对比较好理解。关于产品的设计化与设计的产品化,也相对比较好理解,就像我们经常提到的无印良品和宜家家居,两者所售卖的产品,从功能上来讲,都是日常用品,并没有创设一种新的产品形态,但是,他们都用自己独特的设计,让自己的产品明确区别于其它同类产品,进而通过产品的设计化,提升了产品的价值,与此同时,也通过常用的生活产品这一载体和介质,让设计的价值随之变现,实现了设计的产品化。

  我在此想要强调的是“设计的文化化与文化的设计化”,关于这一点的讨论和实践,不但深刻影响中国设计行业,而且,将是中国文创产业体系构建的必然路径。

  已经越来越明显的两个趋势是,中国设计的国际化之路,一定是依托于东方文化的基因来实现的,这将是中国设计师唯一可以依赖的优势,与此同时,我们还看到,西方设计的再全球化之路,也伴随着对于东方文化元素和符号的寻找,所以,越来越多的西方设计师开始来到中国,来到东方。由此我们可以说,东方设计师的春天到来了,中国设计产业的春天也来了。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当我们越来越迫切的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时候,我们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如何将文化变成产品和商品,而且,要能够超越单纯的功能主义的价值评估,让文化价值成为一个产品和商品的核心价值和最大价值。此时,设计的角色就非常重要。

  以我们一直在关注的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在地文化的生活化和产品化为例,在我看来,在地文化能否获得持续的传承与发展,关键看这些文化符号和元素,能不能被生活化、器物化、时尚化和公共化,而要实现这些目标,设计师的介入是必然的。所以我们说,无设计,不文创。

  一个与设计有关的新的变革时代已经来临了。在我看来,我们今天提“设计改变中国”,“无设计,不转型”,背后不仅是对设计人的自信的激发,也是对中国大国转型之战略必须的基本判断,更是在地文化新生的可靠路径之依归,还是设计产业获得超常规发展的逻辑起点。在这个新的时代,需要国家在战略上对设计的价值进行新的定位,需要产业界在产品价值上对设计有新的认知,需要设计师们对文化挖掘和对优雅生活方式的洞察更到位一些。让我们一起期待之,努力之。

  文丨叶一剑(方塘智库创始人)

编辑: 王梦妍
关键词: 设计产业;人口红利;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中国设计迎来国际化之路 成为文创产业体系关键点

总体来讲,我们认为,无设计,不转型,设计对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将是全面和深刻的,从这一点来看,讲“设计救国”,一点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