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播网首页

一键登录

中广网首页  |  快讯  |  评论  |  国内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视频   |  图片  |  科技   |  娱乐  |  体育  |  社区   |  教育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财经滚动 > 正文

评家庭住房平均面积:民生报告里不能尽是"理想国"

2012-08-10 13:46  来源:浙江日报我要评论 

  8月5日,北大发布报告称,全国2011年家庭平均住房面积为116.4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为36.0平方米。对此,不少网友自嘲“又被平均了”、“拖了国家后腿”。

  2011年,家庭平均住房面积116.4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为36.0平方米。理想国?没有任何意外,同以往来自官方的统计数据发布时一样,消息甫出,舆论哗然,网民热议。面对网民的各种“被平均”的吐槽,该报告的负责人称这是未达标者的声音,那些超标者正躲在某处窃喜呢。有此“高见”,又雷倒众生一片。

  网民之所以吐槽,乃是对报告数据有强烈的现实差距感。一份民生报告的问世,是要建立在科学的样本选取以及统计数据之上的。虽样本量充足,但之所以造成网民对数据有如此大的现实差距感,问题可能在于统计样本的选择上。样本的选择,决定着统计意图的走向,决定着统计数据所要反映的是社会全貌还是某个切面。

  一份统计报告的价值,在于反映社会发展的真实面貌,向执政者传递出真实的社会信息,以便作出更为切合实际的政策调整。就住房面积而言,样本的选择不应该倾向于平均数的形成,而应该从城乡差异、阶层差异的角度进行统计取样,而不是对此“选择性视盲”,这样才能更真实地反映出社会住房问题。

  一份民生报告,如果不能贴近民意,也就不能真实反映民意,更不能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既如此,意义何在呢?面对网民的吐槽,报告撰写者应从中读取强烈的民意信息,应深刻理解住房面积相差悬殊背后,是资源集中、贫富分化、分配失公、经济失衡、社会割裂的社会真实面貌,这样的民生报告上达视听,才是价值所在。

版权说明: 转载须经版权人授权并注明来源。联系电话:010-58607240

编辑:邹佳琪

央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