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今年已有45家企业IPO申请被否 超过前4年总和

2017-08-11 17:23: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8月11日消息(记者高敏 实习记者杨静铭)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在日前的发审会上,西藏新博美商业管理连锁和珠海元盛电子科技的IPO申请双双被否。市场研究机构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发审委共计审核326家次企业的IPO,其中有45家被否,否决率高达13.8%。

  随着IPO发行的常态化,申报企业的数量、种类会越来越多,一些规模不大的中小型企业也有了接受审核的机会。北京新鼎荣辉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弛分析,基数大了,被筛选出局的自然会增加。

  张弛说,“从绝对数量来上看,IPO否决的数量增加了,当然这也和IPO提速有关系,因为审的多了,基数大了,自然被否的数量也增加,这是肯定的。毕竟去年6月份IPO提速,今年预计整体IPO数量会达到500家,去年只有200家,所以IPO数量整体上翻了两倍还多,绝对数量肯定达到历史高峰,这个很正常。过往十年,每年IPO成功的就只有一百到两百家,今年已经过会了三百多家了。”

  对于工作量庞大的发审委来说,如何尽可能保证IPO企业以后不出现问题、不遭市场非议,有一条简单的标准就是选择体量相对大些的企业。在今年以来被否的45家企业里,就有大约15家的净利润在3000万元以下。

  张弛认为,小企业过会率会越来越低。“从证监会的角度来说,他更加趋向于严格审核大企业了,小企业过会率越来越低,被否的概率越来越高。如果一个企业利润过亿,一般来说容易过会,但是如果一个企业利润只有两千万三千万一般来说很难过会,今年证监会从企业规模在卡,不希望太小的企业来A股IPO申报。”

  就在不久前,创业板发审委第57、58次会议审议了5家公司的IPO申请,就有3家上会公司没有通过审核。3家被否公司分别是爱威科技、江苏联动、嘉必优。金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龚牧龙表示,这种情况在创业板上表现的更为明显。

  龚牧龙称:“创业板企业可能本身规模相对来讲,特别是比起主板,规模相对更小,而且可能属于更早期的状态,所以相对来讲风险偏高。”

  除此之外,关联交易、高毛利率、持续盈利能力、压低员工薪酬、业绩下降、商业贿赂、税费问题、境外销售、应收账款、公司治理和内控等十大问题,也是被否企业频频触及的雷区,并曾被相关发审委员多次问及。

  比如,被否的珠海元盛电子科技被询问的问题就集中在其关联交易、毛利率远高于其他客户上。而被否的西藏新博美商业管理连锁被问及的问题则比较多,包括营业收入、净利润、毛利率下降,部分物业被抵押或查封以及未决诉讼,对生产经营和持续盈利能力是否构成重大不利影响,还有是否通过人为压低高管和员工薪酬以降低期间费用、增加利润的情形。

  证监会对申请IPO企业的海外客户核查要求也进一步趋严。例如6月14日被否的浙江三锋实业,它的产品主要被销售到境外,发审会上就被问及内销经销的毛利率高于自营出口毛利率的原因等。

  金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龚牧龙强调,公司能否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发审委的财务审核力度正在加强。

  在IPO发行常态化的当下,2017年至今的IPO数量创下2013年以来的新高,达到326家。随之攀升的还有IPO被否数和否决率,被否数45家,超过过去四年的总和43家;今年内否决率高达13.8%,而2013年到2016年的否决率都没有超过7%。

  北京新鼎荣辉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弛分析,以前,企业等到发审会上会至少得排两三年的队,坚持两三年业绩还在上涨,能等到发审会这一关的企业,一般算是很不错的企业,IPO意愿不高。但现在,一般企业一年的时间就能上发审会,申请门槛逐渐降低,企业数量在增加,但泥沙俱下,质量却在下滑。审核必须要控制风险。

  “不是现在的否决率过高,而是以前的否决率太低了。以前的否决率低,原因就是排队时间太长,所以很多企业不愿意去IPO,排队两三年,排队过程中不能融资,不能收购,股权不能发生变化,不能发生主营业务变动,供应商不能变动等。排队过程中,企业的发展受到很多限制。以前要排五年,现在排一年就排到,很多企业都愿意来排了。”张弛说,“今年IPO在提速,审的快了,每周开3次发审会,中小板和创业板审核合并,证监会的角度来说审的虽然快但质量不能降低,以前一周只审两家三家,现在一周审二十家,从控制风险的角度来说,被否率就会提高。”

  近来,监管层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IPO材料真实性、合规性的审核上,比以往更严。这也是推动向注册制的方向发展。只有更包容的IPO门槛、IPO申报条件,才有可能在IPO审核到上市之后的大浪淘沙,让真正优秀的大小企业脱颖而出。

编辑: 赵亚芸
关键词: 企业;IPO;证监会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