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消费者卖旧手机个人信息遭泄露 已删除微信、照片等可找回

2018-06-03 14:49: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6月3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天天315》报道,5月20日,网友张寒在朋友圈发出一条信息,写道:“本人手机因意外因素导致信息泄露,请大家不要相信任何关于借款事宜。”

  前不久,张寒将自己的旧手机在二手市场卖掉,“没想到手机里的电话簿、微信、照片等隐私信息会被泄露出去。”张寒不清楚的是,自己明明已将电话恢复为出厂设置,为何信息还是被窃取?他现在担心的是,不知道有多少人手中握有自己的信息。

  据媒体报道,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从2014年至今的废旧手机存量累计约18.3亿台,且预测2018年和2019年手机淘汰量将分别达到4.61亿台和4.99亿台,而随着2020年5G逐步商用,这一数字将增至5.24亿台。

  二手手机交易是否会导致个人信息泄露?近日,有媒体记者调查多家手机维修商户发现,多数二手手机在信息删除甚至恢复出厂设置后,也能实现电话簿、照片等隐私数据的恢复。网上也存在着不少网络软件销售商兜售数据恢复软件。

  在北京市法学会电子商务法治研究会会长邱宝昌看来,手机商贩在回收手机后,通过技术将客户以为清空的数据进行恢复,进而转手交易给“数据商”进行牟利,是一种严重违法,甚至犯罪的行为。因为对于个人信息,公民享有依法保护的权利,经营者有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义务。从事公民个人信息买卖违反了《网络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及刑法修正案的相关规定,因此既有民事责任也有行政责任,严重的有刑事责任。

  邱宝昌认为,如今的信息时代,人们手机不离身,个人信息几乎都能从手机里反映出来,因此手机的安全、信息的安全,对公民个人非常重要。一方面,要让手机生产厂商不留后门,维修人员不去盗取个人信息等;另一方面,针对一些APP收集个人信息的做法,哪些信息是必要的、哪些是非必要的或不应收集的,应该对其画个“红线”。

  北京潮阳律师事务所律师胡钢表示,目前我国有关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制度是基本完备的。2012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提出网络服务提供者和其他企业事业单位在业务活动中收集、使用公民个人电子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201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其中援引了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即所谓“一法一决定”。2016年《网络安全法》出台,去年6月1日施行。对于网络信息安全,该法有专章规定,且处罚力度有所提高。此外,对于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刑事责任也由早期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提高到三至七年。

  但胡钢同时指出,公民个人信息的滥用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与早期传统的桌面互联网不同,移动互联网直接索要各种权限,可以在几秒钟之内把用户手机的所有内容一并收集,这种情况下,理论上来讲每一个人可能都在“裸奔”。今年5月25日,欧盟出台《通用数据保护条例》,对于个人数据的保护上升到一种全新高度,很多中国企业,包括航空公司、银行、互联网公司都在讨论如何适应这一条例的问题。相信未来我国在相关的法律制度上和各方面情况上,都会作出调整和变化,因为安全和便捷有时是一对矛盾体,但是必须要给每一位消费者选择权,使每个人知道相应的风险,而且能切实采取相应措施,使风险可控可防。

  有些消费者发现自己的信息已经被泄露了,每天忐忑不安,这种情况下应该如何维权,如何防止类似的事情再发生在别人身上?对此,邱宝昌认为,一方面,相关的技术部门、行政部门对手机的生产要有规制,例如对APP搜集个人信息的问题、让消费者充分知情的问题,技术上也要不断进步。另一方面,消费者应该到正规维修店维修手机,要尽量多次删除、反复覆盖原来的信息。一旦发现自己个人信息被泄露,要及时报警、投诉。

编辑: 张潇祎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消费者卖旧手机个人信息遭泄露

前不久,张寒将自己的旧手机在二手市场卖掉,“没想到手机里的电话簿、微信、照片等隐私信息会被泄露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