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页

一键登录

首页  |  快讯  |  新闻  |  评论  |  财经  |  军事  |  科技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生活  |  公益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社区

华夏之声 > 2011华夏之声 > 独家报道

广州节目制作室通过新媒体传播粤语讲古

2014-12-27 10:07:00  来源:  说两句  分享到:

今年1113日到1219日,对港澳节目中心广州节目制作室在香港之声的《午夜剧场》推出了37集长篇粤语讲古作品《行通济》,由主持人陈健光(肥光)制作。该讲古作品已经全部播讲完毕,感谢各位听众的支持。

 

长篇粤语讲古《行通济》打破陈规,播讲者努力将其结合新媒体平台进行同步的宣传推广,通过广州节目制作室文化节目《韵味岭南》的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荔枝FM音频分享平台同步进行连载。

 

从播出当日开始直至2014年底,荔枝音频分享平台上节目点播总量破万,网络阅读量突破五十万,在网络上广为传播,深受好评。更有出版社有意出版该作品的音像制品,播讲者肥光也被邀请作为专家出席广府文化系列活动,分享讲古经验。

 

               

 

   新浪微博推广

        

荔枝FM推广

        

  微信公众号推广

 

                           

 长篇粤语讲古《行通济》电子海报宣传

 

虽然该作品在香港之声播出,但因为新媒体的关系能广受传播,也受到听众、粤语讲古爱好者、粤语讲古艺术家的好评。他们纷纷表示该作品有如下的特点:

 

1、可听性强:播讲者找到有关“行通济”的歌曲,通过节目片头、中间过渡、播讲中穿插等形式,丰富了该讲古作品的可听性。在适当故事场景加入情景声效,令整个作品更具“可视性、立体性”。

2、播讲技巧较强:播讲者根据故事角色的身份、年龄、性格为各个角色设置了特色鲜明的声音特色,通过角色扮演的播讲技巧表现出来,辨识度高!播讲者还根据故事场景和内容的变化调整语速和语调,播讲流畅。

3、具鲜明的贴近性:播讲者还学习到广东咸水歌的吟唱技巧,根据故事情节需要融入其中;在较长的叙事段落加入应景的岭南特色音乐、广东音乐,极具地方特色,文化的贴近性令听众更容易融入其中。

4、语言生动:播讲者通过对原著文字的粤语化,加入了大量具有粤语特色的俗语、俚语,令整个作品更加生动、更为通俗易懂。

 

鉴于这次讲古作品推出所造成的积极影响,对港澳节目中心广州节目制作室主持人陈健光(肥光)计划每年能制作一部长篇粤语讲古作品,在香港之声的《午夜剧场》节目中播出。并积极联系出版社,看看《行通济》这个作品是否能制作成音像制品进行出版。

编辑:董闯作者:

相关新闻

头条推荐

参与讨论

我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