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长沙:放大住房保障“乘数效应”提升百姓幸福感

2017-12-26 11:10:00来源:湖南日报

  

  长沙公租房小区粟塘小区。 李平摄

  

  棚改后的长沙市都正街。李平摄

  长沙市城镇住房保障覆盖率达到23.29%,高出全国省会城市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提前3年实现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提出的“十三五”末保障性安居工程受益覆盖率达23%的目标,极大地改善了中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众的住房条件。

  自古以来,住房是关系千家万户的重大民生工程。百姓安居,则国家安定、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一直以来,长沙市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逐步形成了住房保障“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多层次覆盖、网络化审批、管家式服务”的长沙模式。截至目前,长沙市累计建设(筹集)各类保障房22.83万套,出售公有住房13.86万套,发放经适房货币补贴和廉租房租赁补贴4.73万户,发放职工住房补贴8.21万人,完成棚户区改造22.74万户。全市城镇住房保障覆盖率从2011年的19.51%提升至2017年的23.29%,高出全国省会城市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提前3年实现了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提出的“十三五”末保障性安居工程受益覆盖率达23%的目标,极大地改善了中低收入困难群众的住房条件。2017年12月,长沙市安居工程和棚户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长沙市住房保障服务局)被人社部、住建部评为“全国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先进集体”。

  长沙市住房保障服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周飞表示,长沙市住保局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创新和改革双轮驱动,不断完善住房保障政策体系,拓宽住房保障覆盖面,提高住房保障质量、水平和精准度,努力实现保障对象从“住有所居”向“安居乐居”的新目标迈进,让全市更多住房困难家庭共圆安居梦。

  “四个公租”提升保障对象获得感

  近年来,长沙市住房保障服务局强化“建管并重”的工作思路,聚力打造“四个公租”,即阳光公租、品质公租、高效公租、幸福公租,让保障对象住得安心、住得顺心、住得舒心、住得暖心,让群众的幸福感从家门口升级。

  严格“三审两公示”制度,打造“阳光公租”。每月定期在主流媒体公示保障对象资格审批等信息,确保资格准入公平、审核规范、阳光透明。运用常态化巡查、专项整治、资格年审、司法腾退等多重手段,严厉打击保障性住房转借、转租、改变用途等违规行为。

  实行提质提档,打造“品质公租”。完善基础配套,同步规划、同步建设保障房小区周边学校、医院、水、电、气等公共设施。延伸公交线路,确保每个保障房小区周边500米内有公交站点。推进提质改造,从2017年起计划用4年时间完成市本级政府产权公租房小区的设施完善提质,已顺利推进新诚小区、谷山乐园等4个公租房小区提质改造工程。

  简化审批程序,打造“高效公租”。优化审批流程,实现部门并联审核。深化“放管服”改革,收入认定、社保缴交等5项证明,由相关部门在网上并联审核,让群众“最多跑一次”。对出行不便者开辟“绿色通道”,70岁以上年老体弱者、因重病住院者、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还可提出申请,由工作人员上门服务。

  优化服务质量,打造“幸福公租”。细化管理服务,2013年率先在全省开展公租房管理示范小区创建工作,提升保障房小区管理水平。2017年在城区全面铺开政府购买公租房后续服务,由专业运营公司负责公租房小区后续管理工作,破解了租金收缴难、巡查整改难等瓶颈问题。倡导租户自治,成立了公租房小区租户自治委员会,实行网格化属地管理。创建小区文化,增强保障对象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四增两减”棚改提升老百姓幸福感

  长沙市住房保障服务局坚持多措并举,强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在改善棚户区居民住房条件的同时,促进了城市更新,提升了城市品质。

  在棚改过程中,始终坚持“四增两减”原则,即:增加公共绿地、增加公共空间、增加配套设施、增加支路网密度,减少居住人口密度、减少开发强度,实行城市立体化改造,实现空间布局再优化、公共配套再完善、建筑品位再提升。将“城市斑点”打造成设施齐全、服务配套、环境优美、管理有序的现代社区,建设品质长沙、精美城市、民生乐园。不仅尊重了城市发展规律和城市现有脉络,同时也改善了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地有了更多获得感。

  雨花区长城信息是长沙棚户区改造“四增两减”的典型项目。老旧宿舍区有居民246户,90%是中老年人。这里的房子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的,因为年久失修这些房子破旧不堪。 2015年6月,长沙市启动该项目征收补偿签约工作,彻底改变了这里的面貌。原来老旧的职工宿舍已经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崭新的高楼和开阔的绿化公园。原来的居民拿到拆迁款后,就地购置了新的电梯房。目前,小区周边新建了社区绿色主题公园、幼儿园,马路也拓宽了,还新增了1000多个停车位,老百姓生活更宜居。

  2017年是长沙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棚改清零扫尾攻坚之年,长沙市住保局攻坚克难,扎实推进棚改扫尾清零和开工建设工作。全年完成棚户区改造任务17466户,提前1个半月完成省任务。已有古道巷、清水塘、省话剧团、长橡棚改C地块等35个项目完成扫尾清零。友谊商店及周边地块、火炬村、碧湘街、太平路二期、坪塘、开福寺周边、区华狮、劳动东路等19个项目部分开工建设,确保了地铁4号线碧沙湖站、赤岗岭站、砂子塘站、六沟垅站、城际铁路暮云站等重大项目顺利施工。

  扩大保障范围,让更多保障对象共享发展成果

  近年来,长沙市积极破解新就业无房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保障难题,取得了显著成效。坚持政府筹集和企业自建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新建、配建、收购、回租等方式多主体供应、多渠道筹集公共租赁住房,扩大保障房源供应体量。全市累计新建(筹集)公共租赁住房94388套。在确保城市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优先保障符合条件的享受国家定期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孤老病残人员等各类特殊困难家庭的前提下,逐步扩大保障范围,将棚户区居民、外来务工人员及新就业大学生等“夹心层”住房困难群体纳入保障体系,为环卫工人、公交司机、青年教师、乡村医生等公益性企业(单位)住房困难员工定向配租,保障触角延伸至各乡镇,实现了城乡统筹、全域覆盖,解决了“夹心层”的住房困难,稳定了房地产市场,提升了省会城市招贤纳士的吸引力。

  湖南龙骧巴士公司现有员工3308人,其中驾驶员2071人(外地员工占比90%以上)。由于租房成本高,一直存在驾驶员难招、难留问题。近3年来,长沙市住房保障部门累计为该公司调配7个小区、600余套公租房,有效解决了公司员工的住房困难问题。合鑫苑公租房小区为芙蓉区青年教师定向配租,就近解决了周边学校近200名教师的住房困难问题。浏阳市建设了一批乡镇教师公租房项目,结束了村校教师无寝室或“合租拼房”历史,让乡村教师安心执教。

  为加快房源筹集,2017年12月,长沙市政府办公厅正式下发《关于印发长沙市定向限价商品住房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长政办发[2017]65号)。长沙市住房保障服务局已制订了向限价商品住房建设计划,第一批拟开工19个项目,建设11307套。同时,抓紧第二批限价商品房的摸底调查,着力解决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

  逐步降低准入门槛,2017年出台《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工作意见》(长政发〔2017〕17号),长沙市住房保障服务局制定并印发了《长沙市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资格审核实施细则》。实施细则扩大了公租房惠及面,外来务工人员、新就业无房职工以及被征收对象,具备一定条件都可以申请享受公租房保障; 放宽了公租房申请条件,本市常住人口取得长沙户口及外来务工人员缴纳社保的年限均减少2年。

编辑: 郑皓月

长沙:放大住房保障“乘数效应”提升百姓幸福感

长沙市城镇住房保障覆盖率达到23.29%,高出全国省会城市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提前3年实现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提出的“十三五”末保障性安居工程受益覆盖率达23%的目标,极大地改善了中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众的住房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