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抢救性保护再发力 湖南武冈摩崖石刻“档案”面世

2017-02-08 16:13: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邵阳2月8日消息(记者尧遥 通讯员关杨博)日前,由湖南武冈王城书画院院长刘浪整理的拓片集《寻古传真——武冈摩崖石刻档案》面世,这是武冈市抢救性保护摩崖石刻迈出的重要一步。

  湖南武冈素有三省通衢之称,自古人文荟萃,历代名流或留足迹,或飘墨香,或以故事千古传奇,伴古城熠熠生辉。其中,境内留存的200余处摩崖石刻更是悠久历史文化的见证者。因日晒雨淋和缺乏保护,目前部分摩崖石刻风化剥蚀的迹象明显。刘浪在领略武冈灿烂文化的同时,沉迷于研究字体各异、功底深厚的摩崖石刻,扼腕其命运衰落,立志拯救珍贵历史资料,大力传承摩崖石刻文化。

  由于受地理位置、气温降水、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影响,武冈境内的摩崖石刻存在裂隙、水侵蚀等,户外保存难度大。采用墨拓手段将文字、图形、纹饰印在纸上,作为档案资料永久性保存,是对石刻保护的有效手段。自2014年以来,作为拓印高手的刘浪利用空闲时间走遍了武冈城乡各地,拓片真实“记录”了原物,阴刻的文字有凹下的感觉,阳刻的图画图案也有凸起的感觉。其黑白分明,比原物更为清晰。拓片集中,刘浪整理拓印的有法相岩和同保山、云山和双峰山的摩崖石刻、碑刻,有“中国楹联第一村”浪石古名居的楹联石刻,有其他地方的摩崖石刻和民居、祠堂、庙宇等建筑的楹联石刻、门楣石刻和墙刻,总数达200余件。

  深广厚重的《寻古传真——武冈摩崖石刻档案》是一道独特的武冈古城历史文化大餐。仔细研读集子,云山“秦人古道”讲述着先秦焚书坑儒和寻仙问药的惨烈荒诞;文庙前墙上刻石闪耀着东晋名臣陶侃勤政廉政、爱民重教的人文光辉;同保岩里王安石所题的“砯岩”,演绎着社会改革的艰难和凝重;法相岩的摩崖石刻见证儒道佛三教的大融合,反映了官员文人的心路历程;浪石古民居的楹联则是大中华“耕读文化”史的最好解读……

  在文学上,摩崖诗歌意蕴丰厚、格调清雅,古楹联却虚实结合、大气磅礴;在书法上,石刻字体有魏碑、颜体、柳体、欧体,有隶书、楷书、行书、草书,更多的是书者自成一体;在美术镌刻上,石刻和楹联大都有边饰,造型不落窠臼、刻工讲究,线条明快活泼、匠心独具——从拓片集中,人们可以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编辑: 张颖
关键词: 抢救性保护;湖南武冈;摩崖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