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9月16日从全省水生生物资源监测工作会议获悉,湖南构建水生生物资源监测体系,对“一湖四水”水生生物资源开展连续监测,为“十年禁渔”提供科技支撑。

  自今年1月1日起,“长江十年禁渔”全面开启。禁渔之后,湖南境内重要水域的水生生物资源会出现哪些变化?省农业农村厅部署,对“一湖四水”水生生物物种组成、种群结构及其栖息生境进行连续监测,对重点保护物种、洄游物种和外来物种开展跟踪监测,科学“诊断”水生生物资源状况,科学评估长江禁捕实施效果,为长江生态保护修复打下坚实基础。

  在会上,省畜牧水产事务中心主任徐旭阳为湖南省水生生物资源监测中心授牌,监测中心设在省水产科学研究所,下辖洞庭湖监测站、湘江资水监测站、沅江澧水监测站。按照“监测中心-监测站-监测点”三级架构,监测点涵盖全省45个水生生物保护区及“一湖四水”上、中、下游。

  据调查,洞庭湖是长江江豚、中华鲟、胭脂鱼等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物的栖息场所,湘江拥有长江流域“四大家鱼”天然产卵场,沅水栖息着湘华鲮、白甲鱼、中华倒刺鲃等激流生境型珍稀土著鱼类;资水为峡谷型河流,鲌、鳜鱼类资源丰富;澧水流经喀斯特地貌,有裂腹鱼、盲鳅等奇特的洞穴鱼类。

  目前,湖南已设立39个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6个自然保护区,有效监控、保护珍稀濒危鱼类种群。会上,省内专家对与会人员进行了水生生物资源监测与评价的培训,统一监测方法和操作标准。(记者 张尚武 通讯员 唐湘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