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怀化4月23日消息 4月13日,央广网湖南频道刊发了《【基层治理看湖南】溆浦大桥拆除重建背后的民本情怀》,讲述了湖南溆浦县委、县政府在溆浦大桥拆除重建前后“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策于民”的故事,引起了较大反响。对溆浦县委县政府在大桥拆除重建决策过程中折射的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不少专家学者纷纷点赞。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 专家学者齐点赞

北京社会主义学院陈锦荣副教授表示,他曾经用半年时间跟踪的一个研究课题,就是在湖南溆浦开展的。

北京社会主义学院副教授陈锦荣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央广网发 视频截图)

“我到现在都记得很清楚,溆浦县委、县政府的大院,还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修建的老院子,办公条件确实不怎么样。实际上,历届溆浦县委政府都有这个优良传统,宁可政府紧一点,也让老百姓方便一点,如今勒紧裤腰带重建大桥,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陈锦荣一边回忆一边向记者介绍。

“首先来讲,这体现的是一种政治担当和为民情怀。不计眼前得失,不将困难留给后人,就体现了当地党委、政府强烈的政治担当和真挚的为民情怀。其次,这也体现了一种正确的政绩观、利益观、发展观,坚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百姓账,不为眼前利益所惑,不为任何困难所惧。”对溆浦本届县委县政府“勒紧裤腰带”也要拆除重建大桥,陈锦荣表达了上述观点。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教授、公共管理硕士生导师、湖南省行政管理学会副秘书长李礼,一直从事社会公共管理研究。看到报道后,李礼教授向记者表示,溆浦县委、县政府此举,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

“从过程上看,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和群众路线相结合,二是体现了基层协商民主的工作理念与机制,群众的事情由群众商量着办。从效果上看,广泛“征集群众意见”,既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又解决了百姓急难愁盼问题,真正实现了党聚民心、民感党恩的良好效果。”

全力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溆浦样本”

大桥拆除重建只是溆浦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一个缩影。

溆浦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张长江说,溆浦县委县政府提出,将“三不决策,四让群众”工作理念作为溆浦加强基层治理创新的主要原则。

“‘三不决策’是未听取群众意见、未经群众讨论和群众不同意的事项不决策;‘四让群众’就是始终让群众参与、始终让群众做主、始终让群众受益和始终让群众满意。”张长江向记者解释。

党员干部开展“敲门行动”(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在“始终让群众参与”方面,溆浦大力推行“党建+微网格”模式,将全县412个村(社区)划分成1757个微网格,每个网格15至30户,全部纳入网格管理。按照“人到格中去、事在网中办、难在网中解、情在网中结”要求,让群众能就近参与各项事务管理。

每个环节、每项工作都让群众参与、受群众监督、请群众评判,态度真诚,加强引导,讲究方法,把县委、县政府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溆浦县就业援助月专项招聘会启动仪式(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在“始终让群众做主”方面,溆浦县在制定政策、作决策时敞开大门,加大群众的话语权,充分考虑群众利益,充分尊重群众选择。

同时,全县还建立党建引领“1+6+N”治理体系,在村党组织领导下,发挥老年协会、计生协会、关工委、共青团、民兵连、妇联等6大群团组织作用,培育组建人民调解委员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幸福基金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共同参与基层治理工作。

乡镇完善村规民约,积极发动党员骨干、五老及能人乡贤、志愿者、群众共同参与村级事务民主自治,公开评议,接受监督,让群众当家作主。

金中村2021年度幸福基金颁奖典礼现场(央广网发 刘博文摄)

2021年12月,北斗溪镇坪溪村村民阳某身患重病,家庭困难,急需救助。其他村民知晓后,一致提出启用“幸福基金”帮他渡过难关。

“村里的‘幸福基金’是经大家同意设立的,就是为了及时解决突发事件和困难,所有的募捐资金都由我们大家共同监督、共同商议使用。”坪溪村村民张土生说。

目前,阳某在“幸福基金”的帮助下,得到及时治疗,病情明显好转。

新建的芙蓉学校(央广网发 张微渺摄)

在“始终让群众受益”方面,溆浦县党委政府厚植为民情怀,始终坚持将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到首位,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全县聚焦入学难、就医难、出行难、如厕难、上楼难、买菜难等民生难题,着力解决“学位”“床位”“车位”“蹲位”“梯位”“摊位”的“六位”问题。群众的“获得感”、民生的“升级版”,稳稳托起了溆浦百姓的幸福。

2021年,教育部门新建一所芙蓉学校,新增义务教育学位1700个以上,新建2所公办幼儿园,新增公办学前教育学位500余个,有效解决了县域学位紧张问题。

新建的溆浦城南医院(央广网发 张微渺摄)

卫健部门全力推进城南医院、第二人民医院、第三人民医院改扩建项目建设,新增住院床位820张,现全县医疗机构拥有床位数6337张,每千人床位数达到8.36张(省定标准为2020年底达到6.24张),完全可以满足需求。

交通部门在交通流量较少的城市马路、居民生活区等地划设停车区域,共新增车位1860余个。

“停车位多了,管理也规范了,大家停车更方便了。”广大市民纷纷夸赞。

农业农村部门完成农村户厕改(新)建6558个,农民如厕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同时,城区还稳步解决“梯位”“摊位”问题,进一步方便了群众,提升了群众生活品质。

在“始终让群众满意”方面,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溆浦县委政府要求全县各级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听民心,解民情,真正把群众装在心里,把人民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情,以实干实绩赢得群众真正的满意。

2021年8月,家住县城长兴社区居民58岁的周丽芳出门散步逢人就讲:“县委政府真替老百姓着想,给我们办了件大好事。”

因家门前的人行道坑洼不平,周丽芳绊倒过好几次。她试着打县长热线反映,没想到很快就来了施工队,把人行道修补好了。

周丽芳不知道的是,针对她反映的问题,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溆浦县委、县政府进行专题研究,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梳理出10个方面的重点民生实事,采取有力措施,一个个逐一解决。

北京社会主义学院副教授陈锦荣认为,“三不决策,四让群众”集中体现了党委政府在治理实践中尊重民意、汇集民智、凝聚民力、改善民生的价值追求,也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治理精髓。“三不”看似是“不”,表面增加了决策成本,实际上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和合法性,换来了老百姓的衷心拥护。“四让”看似是“让”,表面增添了工作麻烦,实际却让出了老百姓的满意、群众的认可,省去了多方拉锯的大麻烦。

“我们党做群众工作,看似找来的是小麻烦,实际省去的是大麻烦。”陈锦荣表示,这个“溆浦经验”值得推广。

“三不决策,四让群众”工作理念,同时也被运用到溆浦县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据了解,在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中,溆浦全县党组织认领实事3587件,党员认领实事44501件,都已全部办结,群众满意率100%。

“‘政之所要,在乎民心。’加强基层治理的核心是服务群众,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坐标。”溆浦县委书记郑湘告诉记者,溆浦将进一步创新组织群众、发动群众机制,主动融入群众、团结群众、引导群众、赢得群众,始终为民谋利、为民办事、为民解忧,全力推动基层治理不断提质增效。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教授李礼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央广网记者 欧峰摄)

李礼教授认为,溆浦县的做法,对现阶段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二是统筹处理好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四组重要关系,即安全与发展的关系;活力与秩序的关系(既要主动调动老百姓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党委政府又要正确引导老百姓有序参与进来);自治、德治与法治的关系;民主与集中的关系。三是致力于把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四是着力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策划/监制:张志诚

记者:欧峰

视频:欧峰

编辑:唐丽丽

通讯员:陈小勇 张泽岚

部分视频素材来源:溆浦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唐丽丽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