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建始山水风光 央广网发 建始县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央广网建始12月1日消息(记者张卓)初冬的建始,青山依旧,绿水长流,云雾缭绕。沿着山间公路行驶,富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民宿、农家乐围绕当地各核心景区星罗棋布。
  近年来,当地念好“文旅经”唱好“文旅戏”,依托独特的自然环境资源和少数民族文化,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乡村游,实现了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群众端上旅游致富的“金饭碗”,文旅扶贫之花在这里结出了富民金果。
图为:张九国演唱自编的开山号子 央广网记者张卓 摄
  “腊月三十把石头搬啊,猪蹄子卖了买炸药……”今年56岁的张九国,唱着自编的开山号子,背着背篓,心情愉悦的砍柴归来,老伴和小孙女立刻围了上来,阳光打在他们脸上,祥和又惬意。
  “现在水、电、路、房子、网络全享受到了,以前都不敢想。”张九国笑着告诉记者,现在,除了种地、砍柴,随着村里打造红色旅游,建了民宿,自己家的农产品有了销路,同时还兼职村里的导游工作,除开日常开支,每年到年底还能存下2万元。
  张九国所在的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龙坪乡店子坪村坐落在武陵山深处,平均海拔1200多米,曾经是有名的“穷窝子”,后因该村“愚公”书记王光国带领村民绝壁凿路,让闭塞山村走上康庄大道的事迹而闻名。当地围绕“当代愚公”精神,建成湖北省店子坪红色旅游基地,如今,这里农田变景观、民居变民宿,一批批游客纷至沓来。
图为:收入提高后,张九国家盖起了新房子(右) 央广网记者张卓 摄
  该村村民周琼同样也享受到当地旅游业发展带来的利好。2016年从海南返乡创业的她,靠着政策补助的3万元物资以及自己的积蓄,开办起了农家乐,目前年收入能达到9万余元“农家乐的住宿都由村里统一管理、统一安排,自己不用愁客源,现在的收入不仅多了,还可以照顾老人孩子”。
  据了解,店子坪村采用“1+4”模式带动扶贫,即1个民宿带动周边4户及以上农户就业,32家特色民宿带动128户400名农民就业。同时,村里成立民宿旅游协会,对全村的民宿以公司化运营模式进行统一管理,服务质量大幅提升,村民收入大幅增长。
图为:店子坪村建起的民宿 央广网发 建始县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产业火了,游客多了,曾经的“穷山窝”,变成了如今的“聚宝盆”。经济收入增加后,当地群众的业余生活也丰富了起来。
  店子坪村有支由村民自发组建的舞蹈队,队伍刚成立时仅为闲暇时的自娱自乐,后来在建始县文化和旅游局、县文化馆的指导下,融入当地花鼓灯、南乡锣鼓、高腔山歌等一批民俗节目,展现了少数民族文化,赢得了游客的青睐。
  周琼除了开办农家乐,也是店子坪村舞蹈队的一员,她说“我们都是志愿加入的,这样既提升了游客的游玩体验,同时,经过专业的指导和训练,村民的文化素养得到了提升、传统文化也得到了传承。”
  当地的民宿文化深深地吸引着游客,而旅游的发展又推动了当地的文化传承,文旅融合在这片土地生动演绎。
图为:在汪家寨,客人进门前可以体验土家风俗摔碗酒 央广网记者张卓 摄
  店子坪村今日的图景只是建始大力推进文旅扶贫成绩单的一页。据建始县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建始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旅游经济变成富民经济,把旅游文明变成了社会文明,坚持政府主导、部门主责、市场主体、群众主员,让全民参与旅游建设,带动全民参与发展,着力在旅游扶贫上下足功夫,形成了“核心景区辐射、产业融合共享、创业就业发展、休闲度假惠及、乡村旅游扶持”发展新模式,实现了“建一个景区、活一片经济、富一地百姓、提一方素质”的互利共赢目标。
图为:恩施地心谷景区 央广网发 建始县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图为:返乡创业人员依托地心谷景区建起的特色民宿 央广网记者张卓 摄
  目前,全县现有国家AAAA级景区2家、AAA级景区1家、AAA级红色旅游景区1家、户外攀岩训练基地1个,湖北省旅游名镇1个、旅游名村2个,星级宾馆5家、非星级宾馆200多家、农家乐及民宿938家。
  据统计,2019年,该县累计接待游客503.0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35.04亿元,旅游业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和村美民富的重要引擎。初步估算,全县近3万人直接吃上了旅游饭,其中直接参与旅游从业人员5000余人,间接旅游从业人员超过2.5万人,通过发展文化旅游业带动了全县3000名贫困人口脱贫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