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上,国内外专家交流商业航天发展趋势。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思辉 摄)

 

  湖北日报讯 (记者李思辉、通讯员杨建军、吕玉桂) 10月19日至20日,第六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在汉举行。此次论坛以“云享商业航天,引领数字经济”为主题,全面分享商业航天“十三五”技术和产业成果,共同探索“十四五”发展路径,研讨商业航天国际合作交流。

  来自国家有关部委、相关部门、地方政府、高校和企业的200余名专家代表共聚武汉,参加主论坛。此外,组委会还在线上举办四个专题分论坛,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和来自9个国家的外宾,围绕商业运载发射与推进技术、卫星互联网助力新基建发展、空间信息应用服务数字中国、商业航天生态发展等领域,共享新技术、交流新模式、前瞻新业态。

  作为论坛的配套项目,连续几届的商业航天产业成果展,体验性、趣味性强。今年商业航天产业成果展首次采用线上3D形式,聚焦商业运载发射服务、商业卫星研制、空间信息应用等领域。同时,开展云对接、云课堂、云文创等丰富活动。

  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是我国首个商业航天领域的专业化论坛,自2015年举办以来,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和世界航空航天领域科学家的广泛关注。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透露:太空飞行有望“航班化运营”

  湖北日报讯 (记者李思辉、通讯员杨建军、吕玉桂)第六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上,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总工艺师符志民透露,航天科工集团“十四五”时期将大力推进商业航天产业发展,致力于推动人类实现自由进出空间的“航天梦”。

  符志民表示,在运载火箭产业方面,航天科工将突出“快速、廉价、高效、可靠”特色发展快舟系列火箭,推进运载火箭系列化、型谱化发展;在商业发射常态化的基础上,进一步缩短发射准备周期和任务间隔,提高组批发射能力;开展运载火箭可重复使用技术攻关,进一步降低发射成本;到2023年实现快舟系列火箭年发射量翻一番,到2025年实现固体动力技术比肩世界一流。

  符志民透露,未来五年,在空天飞行及动力产业方面,航天科工将基于组合动力打造可重复使用航天运输系统工程,致力于提供环保、高效、便捷、安全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在未来实现航班化运营,推动人类实现自由进出空间的“航天梦”,支撑人类不断向宇宙深处探索。“计划在2025年前完成水平起降飞行演示验证,具备工程应用能力。”

  我国商业航天技术研究频现“尖板眼”

  湖北日报讯 (记者李思辉、通讯员杨建军、吕玉桂)记者从第六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上获悉,我国一批先进航天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相关负责人透露,我国的卫星互联网工程——虹云工程近期圆满完成国内首个全系统、全流程、多用户宽带卫星互联网通信试验,未来将打造覆盖全球的卫星互联网系统,实现人们随时随地上网的需求。

  正在研制中的由太阳能无人机构建空中局域网的“飞云工程”,以及临近空间浮空机动平台“快云工程”,也取得了重大进展,未来可实现超长时间的应急通信保障、水文地质观测、重大灾情监测等服务。

  我国正在打造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腾云工程”,将实现可重复使用空天往返飞行,目前已实现了空天飞行动力技术重大突破。

  我国首个商业卫星网络地面服务平台——“航天星云”平台已正式提供服务。该平台通过整合卫星资源,使用户可以直观地对卫星数据服务进行选择,将有效提升我国卫星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卫星数据的应用领域。

  航天科工集团三院卫星运营产业技术总监袁鸿翼表示,通过融合卫星通信、位置、遥感等服务,降低卫星数据应用的专业门槛,“航天星云”平台能够使普通用户更加简便地使用卫星资源,同时也使卫星资源更容易、更广泛地被集成和利用。

  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又引“凤凰”来

  湖北日报讯 (记者李思辉、通讯员裴斌)在第六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上,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一批产业项目签约入驻。其中航天大数据应用产业园项目总投资达30亿元,将建设包括航天大数据应用中心、新洲城市智脑、数字圈产业载体等项目。繁星动力、鼎甲计算机、武汉市格勒特新材料、武汉航空工业无人机、西安宙通新材料等多个科技公司也一同签约入驻。

  作为我国首个商业航天产业基地,备受关注的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建设进展如何?武汉市新洲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基地8平方公里核心区轮廓基本成型,完成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投资过百亿元。目前基地签订正式项目投资协议12个,总投资78.55亿元;框架协议50余个,意向投资额过千亿元。已开工建设产业项目10个。其中,总投资17亿元的火箭总装总调中心(一期)已建成投产;总投资25亿元的卫星产业园(一期),计划年底投产;总投资20亿元的行云工程项目,测运控中心已建成投运,厂房建设年内启动。

  走进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遍布航天元素的航天公园、科技展馆等已建成,文体中心已开始内部装修,航天产业基地同济医院已开工建设。九年制学校和消防站正在进行前期工作,年内将陆续启动建设。

  记者手记

  期待“高科技”带来真便利

  □ 李思辉

  “未来每个人都可以用卫星”“太空飞行有望‘航班化运营’”“推动人类实现自由进出空间”“月球定居”……第六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上,国内外专家的这些表述,有的虽还处于研究阶段,却依然令人眼前一亮。

  茫茫太空,浩瀚无垠。漫游浩瀚太空、探索宇宙奥秘,是全人类的梦想。从全球范围看,包括火箭发射、太空探索在内的航天科技是具有国家象征意义的事情。然而,任何伟大的技术发明只有进入广泛的商业应用,才能更充分发挥其作用,更深彻推动文明进程。

  现实生活中,人们使用频次很高的手机导航、共享单车定位等依赖的就是商业航天技术。而这些只是航天技术的冰山一角。很多人盼着卫星通信、遥感等技术尽快普及到寻常百姓家,希望专家所说的“高性价比的商业火箭‘太空车’”尽快成真,期盼着普通人也有机会到太空旅行。随着航天技术日渐成熟,商业航天领域不断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放下身段”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是大势所趋,是民众所盼。

  武汉,坐拥我国首个商业航天产业基地,期盼更多商业航天的美好预期在这里变成现实;期待更多“高科技”与市场更紧密对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