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讯(记者冯爱华 黄丽娟)开幕式上,109位引导员带领各国运动员入场,她们别致的服装、发饰也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古铜色的半身裙犹如一口钟,点缀以古色古香的纹饰;头上戴红底金饰的高冠,有凤形的图案。随着音乐的节奏,行走间裙摆变换不同的颜色,给人以梦幻的感觉。

  长江日报记者获悉,这件特别的“编钟裙”,创意来自湖北的曾侯乙编钟,裙摆可变换六种颜色:红色、橙色、绿色、蓝色、黄色、紫色,侧面有小开关可控制。这些美丽的引导员分别来自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湖北美术学院、汉口学院等,平均身高1.7米以上。

  “这个裙子真是太漂亮了。”等待入场的时候,众多志愿者、工作人员和“编钟裙”女孩合影,连赞裙子很美。

  一位来自汉口学院的引导员表示,自己8月起参加排练,第一次看到这个裙子就觉得很漂亮、很特别。“刚穿时感觉特别重,需要在别人的帮助下才能穿上,经过长时间演练后,我就逐渐习惯了。”排练中,导演向她们讲解了编钟的意义,说这是举世闻名的乐器,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她说,开幕式结束后,自己想去一次省博,看看穿在身上的编钟到底是什么样的。

  “这里运用的确实是编钟元素”,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方勤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肯定地说。从造型看,裙子借鉴的是编钟元素,正面还有篆书的“和平”两字。而引导员头上的高冠、凤饰,也是典型的楚文化元素,“在湖北出土的漆器、玉器上,经常可看到类似的凤形纹饰”。

  1978年出土于随州的曾侯乙编钟,至今仍是中国出土数量最多、重量最重、音律最全、气势最为宏伟的一套编钟。编钟标志着我国的音乐文化和铸造技术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它比欧洲十二平均律键盘乐器的出现要早2000年。尤其是曾侯乙编钟的出土,带给人们的信息是广泛的,它改写了中国音乐史和世界音乐史。“如今,编钟已不仅是楚文化也是中国文化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