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四个多月的改造,武汉市400余家农贸市场已陆续完成提档升级,意外吸引了不少年轻消费者回流。

  这几天,楚天都市报记者实地走访了多家农贸市场,发现这些经过改造的市场,不仅仅实现了干净整洁没异味,还武装上了“智慧的大脑”。

  更让人惊喜的是,在此基础上,每个菜市场都呈现出自己独有的风格,田园风、徽派风、怀旧风、混搭风……每一个来到菜场的人,都会感觉到赏心悦目。

  全新菜市场有颜值有智慧

  “菜市场装修都用上竹条装饰了?”“这么高级,都有点不适应了。”昨天上午,武汉市硚口区观音阁生鲜市场内,不少前来买菜的市民非常惊讶。

  刚走进菜市场,右手边的智慧大屏就吸引了来买菜的陈女士:屏幕上,实时显示着摊位数量、在线终端数和当天的交易笔数。还可以清楚的看到肉类、蔬菜、熟食等分类交易量柱状图。

  抬头看看店招的装饰,全是用小竹条进行拼接的,装饰灯一亮,再加上地板和摊位草黄色的烘托,“这就是在田园小屋里买菜啊。”陈女士觉得这市场变得有情调了。

  每个摊位前悬挂的小型显示屏内,显示着摊主的姓名、经营种类和星级。同时显示着付款码和食品安全追溯码,智慧感十足。

  在一家经营猪肉的摊点,记者用手机扫描屏幕内的二维码,马上出现了一个“一店一码”的页面。页面中,有经营者的个人姓名、档口信息。同时可以现场查看抽检记录、进货凭证、当日销售量等信息。

  记者点击“进货凭证”,这一批次猪肉检验检疫报告立即呈现出来,还有批发户、屠宰单位等信息,成功溯源。“每进一批猪肉,我们都要通过微信小程序把检验报告拍照上传,这样顾客就能够通过扫码来确定我们的猪肉是合格的。”摊主胡老板说。

  配建公共停车场方便市民

  在汉阳快活岭生鲜市场门前,一个大型停车场停满了车辆。

  市民刘先生和妻子一人拎着一个大购物袋,从市场出来后径直走近车辆,将菜品放进后备箱。“以前这里是一个垃圾堆,现在建成停车场太方便了。”刘先生对刷黑的停车场称赞不已。

  停车场旁边,就是改造一新的快活岭生鲜超市。武汉世纪董家店经贸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门外停车场,本来是一块3000平方米的闲置用地,堆着杂物甚至垃圾。这次改造,将这块地全部刷黑,做成进出道路和停车场,拥有60个停车位。

  “原来的市场因为排水问题,地面总是湿漉漉的很脏,整个环境非常暗,现在舒适多了。”摊主赵老板对市场环境升级非常满意。

  市场改造施工方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次改造工作中,市场内的上下水、电路两大系统都进行了彻底再造。目前,暗地漏和吸水砖都设在菜岛内,实现走道干洁清爽。经过电路改造,乱搭电线的问题也已经得到解决。

  老武汉的记忆成设计主题

  7月初,在武昌区宏祥路,一家菜场一开张便成了年轻人的打卡地。

  9月2日,记者走进这家名为“明成一品·沙湖边市集”的菜市场看到,色彩鲜艳的灯箱店招让菜场充满了活力,

  店招灯箱用铁锁链从楼顶吊下,跟灰色的水泥搭配,透露着一股工业风。蔬菜销售区的周围,分布着干调、水产、肉类等门店。这些门店的店招统一由二十四节气的文字和设计组成,满满的文化感。

  “老武汉怀旧的记忆,也是我们的特色之一。”该市场负责人杨帆说,因为菜场承载着周边老沙湖人的记忆,所以装修时注入了老武汉的风格。

  在一楼入口处的照片墙上,挂着民主路、户部巷、汉江长江、江汉路、黄鹤楼、长江大桥的老照片并配有简短说明。在二楼,市场还设置了一个复刻回忆的长廊,展示着煨汤罐、二厂汽水等极具武汉特色的老物件。

  加上直播间、休息区、咖啡店、小吃区后,沙湖边市集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菜市场,而成为一个集生鲜蔬菜售卖、用餐、休憩于一身的城市生活服务综合体。

  徽派和汉味混搭更有情调

  “这不是在卖菜薹么?这画在菜场蛮接地气。”在汉阳邓甲生鲜市场楼栋内,来买菜的袁先生一进门就被墙上的手绘吸引住了。这张手绘图中,菜贩子挑着扁担用杆秤给顾客称红菜薹,旁边写着画名“洪山菜薹”。

  “洪山菜薹”的旁边,还有“捉知了”“煨藕汤”“炸面窝”“晒腊肉”等主题手绘,大武汉文化风格凸显。

  来到市场内,袁先生才发现,靠墙的门面房顶的店招背景都是徽派建筑的屋檐设计,古雅精美,每家店的屋檐隔断都非常的立体。而店招都是用的带字牌匾进行悬挂,黑色牌匾加上金色的行楷字体标注着店名,颇有一种古代连排商号的味道。

  “原来我们菜场在一楼,因为场地太小,满足不了改造的条件。”该市场负责人胡女士告诉记者,改造前,市场面积只有1400平方米,如今搬到2层后,经营面积直接扩大到2500平方米,商户数也从75户增加到84户。

  在市场入口处,还设置了一个直播间,用来推广经营户的商品。前些天,市场还请武汉抖音网红来现场直播,帮忙推广。“更新潮的菜市场,也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回流。”胡女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