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开幕现场,琳琅满目的工业创意设计产品,吸引了众多市民参观体验。(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倪娜 摄)

  图为:武汉设计双年展从不同角度展示武汉城市的精致提升和转变。(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倪娜 摄)

  11月1日,第五届武汉设计双年展在武汉开幕。

  今年起,武汉将每年11月1日确定为“武汉设计日”,希望以此为契机,深度融入全球创意城市网络,将创意设计与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市民参与深度融合,提升精致武汉建设水平。

  本届武汉设计双年展将持续到11月10日。将为武汉带来什么?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多方探访。

  主题展人气火爆

  11月3日,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内人头攒动,一场名为《带·路——一带一路上的工程艺术》展览火热举行。

  一楼,展现的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程类的人文景观,由湖北美术学院师生通过画作的形式集中展现。二楼,展现的是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打造的工程项目。“建筑充分考虑到老挝炎热多雨的气候特点,采用了悬山坡屋面,并与琅勃拉邦古城的风格协调一致。”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在一幅名为《老挝琅勃拉邦中老友谊医院》的工程设计作品前看到,该作品不仅有实景照片、工程设计理念的文字介绍,还有工程设计图,既具专业性又兼具科普性。

  小东门桃源小区的居民李爱华,专程带着孩子来观展。“以前觉得工程设计是个专业性很强的领域,没想到这样的展览,我们普通市民也能看懂,还很有趣。”

  开展当日,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就迎来四五千名观众。

  当日,《武汉优秀历史建筑工业遗址建筑》展览也在距此不远的翟雅阁博物馆火热开展。在这里,汉口水塔、大智门火车站、武昌第一纱厂办公楼旧址等15个武汉市民耳熟能详的优秀历史建筑,通过实物照片、文字简介和复原模型的方式组合展出。开展以来,翟雅阁博物馆日均接待观众400人次。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了解到,11月1日至10日期间,武汉市在江岸区平和打包厂、汉口江滩、武昌昙华林翟雅阁、湖北美院、戈甲营社区、洪山武汉创意天地、江汉开发区红T时尚创意园、武汉开发区南太子湖创新谷美术馆、光谷片的中国建筑科技馆等地举办数十场展览。

  位于江岸区青岛路的平和打包厂展区,原计划的展览时间是上午9时至下午4时30分,由于场场爆满,每日实际闭馆时间被推迟至晚上7时。

  培养未来设计师

  “我现在得了‘画画病’,每周都要画画才能开心。”11月3日,在江岸区平和打包厂展区的“我的设计改变了你”主题展览上,7岁的王乐诗在“转换区”看到自己的画作被制成多种类型的展览品,兴奋不已。一番童言童语引得周围观众哈哈大笑。

  因为母亲在黄鹤楼工作,王乐诗凭借着对黄鹤楼的了解,创作了一幅画作《黄鹤归来》。她的画作,和其他6位孩子的画作整合到一起,共同组成画作《对画武汉创意之城2030》。更令孩子们意外的是,他们还得到机会与国内外艺术家面对面交流设计思路,并借艺术家之手,将画作变成了冰箱贴、VR游戏和动画片等衍生品,在武汉设计双年展上展览。

  会自动吸附垃圾的垃圾桶、鞋跟会伸缩的高跟鞋、可以上天下海的万能车。“我的设计改变了你”主题展览展出的50多幅少儿画作,充满设计的奇思妙想,诠释着孩子们对设计的理解与感悟。

  该主题展览专设“转换区”,更是专为孩子们打造的“狂欢”。“转换区”,顾名思义,就是将孩子们的设计画作或奇思妙想,借助中外设计师的妙手,转换成实实在在的设计品。三国主题丝巾、放大镜水杯、菜谱围裙等30多件出自孩子之手的设计品,在这里一一呈现。

  本届设计双年展策展人之一向阳介绍,这个展以“我的设计改变了你”为主题,以提问的方式开始,引导孩子们和成年人通过回答问题,去深入观察、了解、学习生活中的设计艺术,思考自己创意设计的目的,展开丰富的想象力。“这不仅是一个展览,更是一个学习、引导的过程。孩子们是未来的设计师,我们希望提供一个平台,引导孩子们用自己的创意聚合能量,温暖他人,改变生活中需要改善的环境与城市。”

  更有观点碰撞

  展馆里,各类展览让市民目不暇接、意犹未尽。论坛上,各国专家学者观点激荡、思想碰撞。

  11月3日,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论坛举行,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等国内外机构和中外著名高校的专家学者,纵论文物保护。“城市文化遗产的公共属性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公共属性,决定了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必然性。”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冯天瑜,以《文化遗产与公众同在》为题,分享了他对武汉市开展文物保护工作的观察和思考。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秘书长菲利普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视野,探讨了在发动公众和社区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法国波尔多国立建筑景观设计学院西尔万·肖恩巴尔特教授,以波尔多月亮港这一被评为世界遗产的城市居住区为例,剖析了公众在参与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中,所扮演的角色。

  全球20多位设计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依次登台发言,交流观点。

  就在11月2日,第三届武汉设计之都圆桌会议也举行,中外嘉宾以“培育创意社区的发展”为主题,交流探讨了不同城市的案例。武汉设计师李锋,向全球设计专家分享了江岸区黎黄陂路基础设施改造及环境整治工程的经验。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了解到,武汉设计双年展期间,长江中游城市群设计高峰论坛、城市·绿色·设计论坛等多个论坛,将在武汉举行。

  从展示到引领产业发展

  奥地利的设计公司设计的3C+MP笔,将大家习以为常的四色圆珠笔,升级成兼具铅笔和橡皮功能的多功能圆珠笔。德国的设计公司设计的韧带护膝,通过人体工学设计,可以很好地适应膝盖自然运动,并大幅提升对膝关节的保护作用。

  11月3日,在武汉设计双年展的“联合国创意网络城市邀请展”单元,来自13个国家的70多块展板和100多件展品,让人大开眼界。更令人意外的是,这些展板和展品背后的团队,都希望在武汉形成合作,将自己的创意设计落地。全球设计团队组团来武汉“淘机会”,这在历届武汉双年设计展上尚属首次。

  向阳认为,经过了前四届武汉设计双年展,武汉市在设计领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已大幅提升,因此对全球设计人才的磁场作用也在逐渐增强。

  武汉设计之都促进中心副秘书长詹旭军认为,设计双年展的连续举办,成功地让武汉的设计,从技术层面上升成一种文化现象。“不仅设计产业的业内人士关注,广大市民们也广泛参与,并由此产生对武汉这座城市的文化自信。”“之前提起中国,大部分外国人多想到的是北京、上海、广州。近年来,武汉工程设计展先后走进德国和南非等国家举办展览,大幅提升了武汉知名度。”詹旭军举例说,武汉设计双年展,正派生出一系列展览,伴随这些展览布局全球,武汉设计也更好地走向世界。“站在新的起点,武汉设计双年展,应注重从‘技’向‘道’升级。”詹旭军认为,今后双年展可以考虑从目前的收集、展示技术成就为主,发展为每届提出一个设计领域的核心问题,引导全球设计产业人才共同思考,寻求解决方案,以此实现从宣传武汉、展示成就,到引领产业发展的角色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