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墓椁室第一根椁木起吊现场。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赵良英 彭小萍 摄)
  湖北日报讯 (记者赵良英、彭小萍)“起吊成功!”5月13日12时06分,随州擂鼓墩古墓群曾侯乙墓椁室,一根长457厘米、宽56厘米、高45厘米的椁木稳稳当当落在转运平板车上,现场掌声响起。
  这是3天前擂鼓墩古墓群曾侯乙墓椁室保护修缮工程正式启动后,椁室起吊的第一根椁木。这根在地下躺了2400多年的椁木,首次离开地面,将被送到离遗址不远处的椁木保护修复中心,由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的文物“医生”开展清理清洗、滴渗加固、胎体修复等保护修复工作。
  曾侯乙墓椁室分为东、中、北、西四室,由底板、墙板、盖板共171根巨型长方梓木垒砌而成,使用成材梓木达379立方米,椁室四周填塞防潮木炭6万公斤以上。1978年,考古工作者在擂鼓墩发掘曾侯乙墓,出土了以编钟为代表的1.5万余件珍贵文物,被评为“20世纪中国重大考古发现”。
  “椁室里所有的椁木在地下水里泡了2000多年,出土后出现开裂、变形、糟朽等状况,病害呈加重趋势,所以急需进行保护处理。”来自北京联合大学的考古专家冯小波说,此次曾侯乙墓椁室保护修缮工程,是全方位的保护,要将椁室拆解,对椁木进行保护修复,还将对墓坑进行防渗隔潮处理。椁室拆解后,世人将首次了解2400多年前曾侯乙墓椁室的营造方式。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在现场看到,精准测绘椁室、清理防潮木炭、托底起吊椁木等工作紧张有序开展。起吊过程中,因担心椁木受损,工作人员将其转移到特制防护板上后,再缓慢起吊。每一步操作都小心谨慎,完成第一根椁木起吊耗时近4个小时。
  “虽然有之前河南信阳城阳城址7号汉墓、安徽六安双墩1号汉墓椁室保护修缮工作经验,但今天还是很紧张,生怕出现任何意外。”该工程技术负责人、荆州文物保护中心陈华坦言,曾侯乙墓这么大规模的椁室拆解吊运、保护修缮工作在国内是第一次,技术难度非常大。这次起吊工作准备了一个多月,第一根椁木起吊成功,为后面100多根椁木拆解吊运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据悉,此次保护性修缮工程经费预算4530万元,工期5年,由荆州文物保护中心负责实施,通过保护修复,恢复墓室完整性,充分展示其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更好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