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独立自由奖章、淮海战役纪念章、渡江战役纪念章、解放西南胜利纪念章,一张张被折叠得已经发黄褪色的记功令、锈迹斑驳的弹壳、在岁月中发旧变黄的军大衣……

  2020年9月20日,午后的阳光温柔明亮。在河南省上蔡县城的一处普通民宅内,刚刚为父亲操办完葬礼的张培奇打开了一只老木箱。那是父亲的父亲留下的,父亲一直视若珍宝,很少让孩子们触碰,“如今,我要替父亲继续守护这只箱子了。”

  张培奇的爷爷张凤舞是一位老军人,为新中国的成立戎马半生,参加了大小上百场战役。可老人回乡后,却甚少提及那段铁马冰河的岁月。一点点摩挲着这些奖章、证书、弹壳、军衣,张培奇意识到,自己错过了爷爷太多的人生。他开始走访与爷爷生前有过交集的乡亲和他们的后代,在县资料馆里翻找尘封已久的资料,慢慢的,爷爷张凤舞的形象,从他幼年的记忆里,从历史变迁中,逐渐清晰。

  从军岁月,战功卓著

  1948年3月,已是而立之年的张凤舞在部队中已经是一名连长,在解放洛阳的战役中,张凤舞端着机枪身先士卒登上城墙夺下了有利位置,为部队打进洛阳城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当张凤舞跃上城头的那一瞬间,一位美联社记者按下了相机快门,那张宝贵的照片,定格下一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的英姿。

  1918年11月,张凤舞出生在上蔡县华陂乡张庄村的一户佃农家里。那个年代,社会动荡,连年饥荒,从田里刨食的父母种着几亩薄田及打着长工短工艰难地养育着张凤舞以及他的三个哥哥。极为幸运的是,虽然他们的父母目不识丁,日子过的很苦,但却想让孩子们有点文化。

  在那个食不果腹的年代里,张凤舞的父母从口中抠出那粮缸里本就不多的粮食,把张凤舞送到村里的一个私塾家里,让他学会了读书写字。然而,即使父母勒紧了裤腰带,努力到了极限,也只能供张凤舞读了几年书后,就早早地辍学了。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此时19岁的张凤舞还在老家上蔡县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没有人知道“抗日救国”的种子是什么时候在这个年轻人心中种下的。村民们看到的只是在1940年的一天,当八路军第一次路过上蔡县时,张凤舞就义无反顾地跟着八路军离开了上蔡。

  之后的张凤舞跟着部队展开了游击战争,一次在与日军的交战过程中,张凤舞所在的部队因为装备太差,最终因寡不敌众被打散了。而后张凤舞和几位战友一直坚持寻找着部队。终于在1942年,张凤舞在晋豫边区找到了大部队。

  从此,张凤舞跟着部队从中原打到西北,又从西北逐鹿中原,然后一路南下。张凤舞的父亲再一次见到自己的儿子时,已经是1949年的春天,那个时候的张凤舞已经参加了抗日战争,吕梁战役、淮海战役等几十次战役,成为了一名连长。

  当部队南下路过上蔡县时,部队首长知道张凤舞是上蔡人,就批准他回家去看一看年迈的父母,但张凤舞匆匆看望了父母兄弟,便连夜赶上行军中的部队,继续投入战斗。

  参加八路军的张凤舞,到部队后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和军事训练,他明白了很多革命道理,也练就了一身过硬的军事技能。那颗保卫家乡、报效祖国的种子在艰苦的岁月中破土、萌芽,理想信念更加坚定,此时的他,愈加清晰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做忠实的共产主义战士,为祖国、为人民、为家人而战斗。

  因为张凤舞上过私塾,能读书认字,这也让他很快在部队中脱颖而出,成为了重点培养对象。1945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员。随后,张凤舞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和陆军第十三军干部训练队队长等职务,1955年时就被授予少校军衔。

  据张凤舞的战友们回忆,张凤舞能打仗、会打仗、敢打仗是出了名的。每次战斗他都积极主动要求参战,在战斗中冲在最前面,敢打、敢拼。

  张培奇依旧清晰地记得,奶奶袁丽仙生前最爱看的电视剧就是《亮剑》,一边看,还一边给他念叨,你爷爷当年打日本鬼子的时候,也是这么有勇有谋。

  在淮海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军队溃不成军,开始向南逃窜,部队加速南下乘胜追击,行军途中,因为春初逢雨,天气寒冷,加之日行百里,路滑难行,士兵们陷入到极度疲惫中,高涨的队列情绪慢慢地沉默了下来。时任112团一营副营长的张凤舞看在眼中,急在心里,开始暗暗地琢磨如何把大家从行军疲惫的状态中解脱出来。

  同样处于行军疲惫的张凤舞,开始一边跟着部队急行军,一边组织着几名活跃的战士进行编排行军广场剧。待到部队大休息或者抵达宿营地时便开始了演出,这不仅活跃了部队的气氛,还鼓舞了大家的士气。张凤舞所在的连队从河南郾城,一直追赶敌军到了扬子江边,行程2000多里,无一人掉队,受到了陈赓司令员的表扬。

  在解放大西南战役一次急行军中,张凤舞所在的营因为连续多日的作战,体力消耗达到了极限,晚开拔了两小时。在追赶大部队的过程中,突然遇到一股敌人。因为大部队在前,张凤舞急中生智,命令士兵急行军找到大部队,商量围攻敌军的方案,出其不意地歼敌400余人。而后又遇到一股逃敌,张凤舞指挥部队包围了这股270多人的残余敌兵,最终一枪未发,将其全部俘虏。

  张凤舞戎马生涯的一生中,从抗日战争打到解放战争,其步伐从中原跨到西北,从北方打到西南,先后参加了对日豫北战役、吕梁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大西南等大大小小的战役100多次。

  一生身经百战的张凤舞,打过各式各样的仗,经历各种各样的凶险,一生之中多次负伤,也因此落下了病根。在张凤舞离世的前几年间,多年的病伤导致下半身瘫痪,行动不便。他依旧执拗着坚持朴素的生活方式,舍不得吃好的,只睡得惯硬板床。唯一喜欢“享受”的,是让几个儿子轮流带着他去澡堂子里泡澡,用水蒸气来缓解病痛。张凤舞的三儿子张联昆依旧清晰地记得,常年征战的父亲身上留下了二十多处的弹孔疤和刀疤,其中有两块弹片直到父亲去世都没能从身体内取出来。

  英雄蒙冤,坦然回乡

  张凤舞的从军生涯中,曾经获得过多少荣誉,已不可考。仅仅从父亲珍藏的木箱中可以看到,张凤舞曾两次被记大功,1946年在山西赵城战斗中荣获团“战斗英雄”称号,1947年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四纵队授予“战斗英雄”称号,1948年因对战争胜利发挥重要的作用被授予“人民功臣”光荣称号……

  那个木箱子里还装着张凤舞为中国的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所走出的足迹:解放西北纪念章、淮海战役纪念章、华北解放纪念章、渡江战役纪念章、解放西南胜利纪念章、解放华中南纪念章、全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代表团纪念章、积极分子代表会议纪念章……

  全国解放之后,部队将张凤舞送到军事院校继续深造。张凤舞非常珍惜这次珍贵的学习机会,刻苦学习,在1952年6月取得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高级步兵学校的毕业证书,因为成绩卓越,他还荣获了三等功嘉奖。

  195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7次会议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有功人员的勋章奖章条例》。1956年,功勋卓著的张凤舞荣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独立自由奖章;1957年荣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解放勋章。

  即便是这样一位为共和国的成立贡献了自己一切的战斗英雄,后半生却遭遇变故,过着含冤负屈的生活。

  在十年文化大革命中,张凤舞遭到了“四人帮”的迫害。作为一名军事干部,他看不惯当时的军队整天不搞军事训练,却一天到晚只开展政治学习的现象。作为一名驰骋疆场、戎马一生的军人,他看不惯江青等人在当时政治舞台上的种种表现以及“四人帮”对部队的种种影响。

  张凤舞更希望于部队能够扎扎实实的抓军务、抓训练,丝毫不放松在军事方面的管理。但让他没想到的是,正是他这些坚持原则的行为和话语,被一些别有用心之人给他穿了小鞋,并受到了一系列不公平的对待。

  1970年6月,张凤舞被开除了党籍。1971年,张凤舞一家人被从十三军大院中遣送回原籍上蔡县。1973年,中共第十三军委员会对张凤舞再一次做出处分决定,他被打成了反革命,决定取消其退休待遇。

  张凤舞自认问心无愧,坦然接受了这一系列的处理决定,带着一家老小回到了上蔡老家。他们一家七口人,住在上蔡县城几间简陋的平房里,默默无闻地过活。

  也就是那个时候,张凤舞把自己金戈铁马大半生的战功荣誉都锁进了这只小木箱,再未向人提起。即便自己的几个儿女,也并不清楚自己的父亲曾经是这样一位为新中国立下过汗马功劳的战斗英雄。从张凤舞回乡到逝世十几年间,街坊四邻们只知道外面回来一位老军人,至于这位老军人有过怎样沉甸甸的历史,几乎无人知晓。

  张凤舞一直坚信自己是清白的,总有一天真相会大白于天下。终于,1978年11月9日,中共十三军委员会对张凤舞进行了平反,文件中写到由于受林彪、“四人帮”反动路线的影响,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把张凤舞的问题搞错了,故决定撤销1973年的决定,推倒过去对张凤舞同志的一切不实之词,落实党的政策以挽回政治影响。

  1983年4月,中共十三军委员会对张凤舞再次平反,指出原军训练队队长张凤午(舞)同志,在一九六九年军机关学习班“清队”整党时,向组织所讲的问题,经复查甄别认为:在文化大革命中,由于受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把张凤舞同志对文化大革命提出的不同看法,无限上纲,视为恶毒攻击,并开除其党籍,是错误的。经复查,决定撤销对张凤舞同志的处分决定,予以平反,推到过去对张凤舞同志的一切诬蔑不实之词,落实党的政策,以挽回政治影响。

  在那个信息闭塞的年代,平反的文件迟迟没有下达到距离十三军大院千里之外的上蔡县。直到1983年底,张凤舞终于得知这个迟到了五年的消息。这个在枪林弹雨中英勇搏杀没有流过一滴泪的坚强军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当66岁的张凤舞拿到十三军委的平反文件,他盯着文件,看了又看,捧着文件,摸了又摸。没有人知道这位战斗英雄内心经历着怎样的波澜,家人们只看到,老人把这份文件又默默地锁进了那个木箱。

  1984年以后,张凤舞的晚年生活更加平静。但细心的二儿子张联谊明显感觉到父亲似乎从得知自己完全昭雪平反后,身体状况开始出现骤变,逐渐行动不便,直至卧床不起。张联谊生前曾说,老人一生中在战争时期受到了太多的创伤,是他坚强的意志力支撑着他,走到了平反的那一天,他终于舒了一口气,不再那么坚强了,也终于可以好好地休息了。

  虽蒙受冤屈,但张凤舞没有怨恨,他依然热爱党,热爱国家,严格管教自己的亲属儿女。作为一个老军人,他有着浓厚的军人情结,“男子汉就要当兵保家卫国”,在老人心里,这似乎是一个真理。为此,从1975年以后,他陆续把自己已经成年的三个儿子全部送到了部队,作为他军人生涯的一种延续。

  扎根家乡,故土情深

  一向热心于革命事业的张凤舞,在回乡之后并没有闲着,刚回来时他的身体还比较硬朗,虽然他遭到了“四人帮”的迫害,但他依旧保持着那份革命年代的情怀,无怨无悔地为上蔡县的发展建言献策,为家乡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很多如今已经四五十岁的上蔡人,依旧记得他们上小学的时侯,张凤舞经常到学校里给学生们讲战争年代的故事,讲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向学生们进行爱国主义宣传教育。

  华陂乡很多上了年纪的农民依旧清楚地记得,张凤舞在计划经济物资匮乏的年代里,多方奔走联系,为家乡采购了大量的农药、化肥等农资产品,积极投入到了农业生产活动之中。

  三儿子张联昆也无数次地看到,父亲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一大早就步行外出,前往农村去了解民情,晚上回到家后,在煤油灯下详细地记录着自己在农村调研的情况,进行汇总整理,然后向政府提出如何发展经济的可行性建议。

  张凤舞平反后,十三军委曾联系到他,很多老战友也开始给他做思想工作,希望他能重回部队大院,上蔡县党委政府也多次提出给他提高政治和经济待遇,驻马店地区干休所也邀请他去那里居住、疗养,但都被张凤舞委婉地拒绝了。他认为,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没有资格享受这些特殊待遇。

  张联昆依稀还记得,“当十三军委派人来接我父亲回部队时,我父亲当时说,自己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太好,再回部队也为部队做不了什么事情,反而给组织添麻烦,就在老家当一名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为家乡做点事情更好。”

  常年的戎马生涯,一生之中负伤多次,这对张凤舞的身体伤害很大,以至于老年时疾病缠身。但他从未向组织提出过任何要求,同时也严格要求自己的亲属不允许任何人向组织提要求,他一直保持着艰苦朴素的本色,住在简陋的住所,过着朴素的生活。

  随着张凤舞身体情况的每况愈下,他也开始忍受着巨大的疼痛度日,有时常常被疾病带来的痛苦折磨的整夜整夜的无法入睡。1990年8月,这位72岁的老英雄因病抢救无效去世了。

  不论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张凤舞都认为党员干部要摩顶放踵地牺牲,毫无保留地奉献,不斤斤于个人利益,忠诚于党的事业。在张凤舞去世前的最后时刻,曾把三个儿子叫到身边说:“党给咱们现在的和平生活,要听党话,跟党走,不要跟党提任何要求。”

  在张凤舞悉心的教诲下,他的三个儿子懂事得都比较早,做事情、干工作个个都比较争气。而且无一例外地,三个孩子都被张凤舞再次送进了军营,继续为新中国的和平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张凤舞一生,年轻时战场杀敌,所向披靡。老年时,相信党,不做过多解释。一名可歌可泣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形象,就这样默默地地屹立在了天地之间。

  当张凤舞离世后,周围的邻居们只知道一个老军人离开了。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名字也渐渐被很多人忘却。曾编写上蔡名人录的上蔡籍作家周翠当详细了解到张凤舞一生取得的功绩后感慨地说,“上蔡近代名人的记述多出自我笔下,像张凤舞这样的英雄故事还真是第一次听说,他一生起伏跌宕的事迹令人动容。”

  当记者再一次来到张凤舞的出生地——华陂乡张庄村时,村子里仅有少数上了年纪的人记得当年那个抗日的英雄、那个从张庄走出去的张凤舞。时过匆匆,张凤舞的故事只能从那些年迈的老者口中了解到只言片语,曾经战功赫赫的英雄似乎也成了老一代人的记忆。

  岁月无声,英魂永存。在那个最沉寂的角落里,那个隐藏在其中的小箱子里,张凤舞把自己一生的功与名藏入其中。那些功与名的背后,浸透着英雄的鲜血和生命,在常人的眼里,它们的分量重逾千钧,但张凤舞却将这些荣誉默默地压在箱底,一辈子淡泊名利,甘守平凡,度过了自己辉煌又普通的一生。

  “也许在爷爷眼中,一切都是他的‘本分’。”依依不舍地合上那口小木箱,张培奇这样念叨着。前半生的赫赫战功是他作为一名军人的天职和本分,都已经是过去时,他不愿张扬,更不愿向党和国家提出任何要求和回报。后半生他作为一个父亲,作为一个共和国的公民,养育儿女,服务社会,他做得心甘情愿,毫不委屈。也正因为如此,他的形象才显得更加伟大,才更值得我们后人敬仰。(驻马店广视网 通讯员范亚旭 王帅杰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