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当阳峪绞胎瓷制作技艺 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柴战柱 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李文献

2019-06-10 15:46:00来源:央广网河南分网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

  豫见河南 出彩中原——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展播

  央广网河南分网6月10日消息(记者 彭华 焦宏昌 通讯员 李艳)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历史赋予的责任,也是传承文化根脉、共筑文化自信的时代命题。2019年6月8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豫见河南 出彩中原——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展播”将于5月29日至6月12日陆续推出,从近年来开展的数字记录工程中精选30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进行介绍,向公众呈现我省丰厚的非遗资源和优秀的匠人风采,宣传展示非遗保护成果,向祖国70周年华诞献礼。

  当阳峪绞胎瓷制作技艺

  “绞胎瓷”又名“透花瓷”,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瓷泥采用独特的绞胎手工技法相间揉合制胎成型、焙烧而成。其源于唐,兴于宋,千余年来在河南省焦作市境内世代相传,因主要产于焦作当阳峪窑群区域,故称“当阳峪绞胎瓷”。

  焦作北依太行,南临黄河,是我国第一位制陶官宁封子的故乡,因“焦家的陶瓷作坊”而得名。丰富的自然矿藏资源和黄河文化中心区的地缘优势,为当阳峪绞胎瓷制作技艺的产生和延续提供了先天的物质和丰富的文化土壤。

  当阳峪绞胎瓷以太行山特有的矸石为制瓷原料,制作流程有选土、炼泥、调色揉泥、制胎(拉坯、编花、贴片、镶嵌等)、修胎、荫干、打磨、施釉、焙烧(柴或煤)等30多道工序。因瓷器花纹由胎而生,内外相通,里外相透,一胎一面,不可复制,也被称之为“编出来的瓷器”,是世界上唯一一种表里如一的瓷器。也正是因其类似于我国古代对君子特质的描述,著名古陶瓷专家叶喆民先生曾评价绞胎瓷为“瓷中君子”,并因其由多色瓷泥相间揉和而成,且所出成品纹饰各不相同,故又言“君子的和而不同”。当阳峪绞胎瓷每道工艺要求极其严格,尤其在手工制胎的编花和高温烧造过程中不同泥料各项系数的把握都强调精准,故成品率低,这也正是其极具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的缘由之一。

  当阳峪绞胎瓷因其瓷质韧性强、敲击声音清脆悦耳、独树一帜的绞胎制作技法,在北宋年间就闻名遐迩,当阳峪也因此被誉为“绞胎瓷之乡。

  2014年,当阳峪绞胎瓷制作技艺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当阳峪绞胎瓷制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柴战柱

  柴战柱,男,汉族,1964年4月出生,河南省焦作市人。 2018年,被文化和旅游部认定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1985年,柴战柱师从王有洲等老艺人学习绞胎瓷烧制技艺,逐渐掌握绞胎瓷羽毛纹、菊花纹、席编纹、类木纹、自然纹等纹理的基本技法和绞胎瓷的传统烧制技艺。经过数十年努力,在传统技法基础上,柴战柱将绞胎瓷的纹饰技法由最初的几种发展到上百种,品种器形发展到9大类100多个品种,色泥由黑白两泥丰富到赤、橙、黄、绿、青、蓝、紫等多种颜色。

  数十年来,柴战柱致力于培养后继人才,教授徒弟80余名,长期开设陶艺培训班,积极开展进校园活动,为当阳峪绞胎瓷制作技艺的传承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当阳峪绞胎瓷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李文献

  李文献,男,汉族,1953年11月出生,河南省焦作市人。2010年,被原河南省文化厅认定为第二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李文献,河南陶瓷艺术大师。他采用传统绞胎瓷烧制技法逐步研发出仿宋绞胎瓷、绞釉瓷、剔花瓷等三大系列100多个品种。所烧制的绞胎瓷以羽毛纹、席编纹、麦穗纹等独特的表里如一、里外相通的纹理结构和变幻莫测的色彩在陶瓷界独树一帜,在国内外深受收藏爱好者的青睐。如今,他又把焦作的历史文化、山水文化、太极文化巧妙融入绞胎瓷的设计、烧制中,使绞胎瓷这一古老瓷种更加富有文化韵味。

  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天道酬勤。2006年我国旅游首席专家研究员、中华古玩商会顾问李庚看了文献绞胎瓷后,挥笔写下“文献绞胎,宋瓷精韵,当阳遗脉,云台幻彩”的题词,这正是李文献绞胎瓷艺术风格的真实写照。

编辑: 王勇生

当阳峪绞胎瓷制作技艺 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柴战柱 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李文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