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乡村振兴‘新四军’中的一员。我们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各类人才的作用发挥,特别是要紧紧依靠返乡创业人员、退伍军人、回乡大中专学生、新乡贤等‘新四军’,激励他们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大显身手,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3月12日,平顶山市委书记周斌在鲁山县张店乡调研春季植树造林和乡村产业发展时,盛赞该乡界板沟村村委会主任田国占在产业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并对乡村产业发展提出新要求。
6月20日,在界板沟村,记者见到了被平顶山市委书记周斌称赞的林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田国占。他介绍,自己原来在外地从事汽车运输行业,2018年,在乡党委、政府支持下,回到家乡流转土地460余亩,成立了鲁山县硕果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建成了甜柿种植基地,突出林果、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兼顾种养结合,势头良好。

  在张店乡政府,乡党委书记李怀海拿着厚厚的《张店乡“新四军”创业人员登记簿》说:“像田国占这样的回乡创业人士,如今在张店乡还有很多,他们已成为张店乡乡村振兴路上的生力军。”

  鲁山县张店乡位于鲁山县城西北部,地形以山坡丘陵为主。过去,该乡16个行政村87个自然村四万多名群众的经济收入主要靠传统农业种植,收入低、致富慢。

  近年来,该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始终坚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了张店乡返乡创业人员、退伍军人、回乡大中专学生、新乡贤等 “新四军”的作用,为他们在家创办企业、从事林果种植、畜牧养殖等产业提供便捷服务,使他们成为了小康路上的领头雁,帮贫带困的引路人。乡村经济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态势,为下一步实施好乡村振兴蓄积了强大势能。

  搭平台 优服务 筑起回乡 “创业巢”

  “打赢脱贫攻坚战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紧紧围绕如何让农民增收做文章,过去张店乡群众大都是有家的地方没有致富岗位,有致富岗位的地方不是家。”党委书记李怀海说。

  为解决群众在家增收致富难题,近年来,张店乡党委、政府多措并举“筑巢引凤”,吸引经济能人回乡创办企业或从事涉农产业,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建强队伍打基础。“实施‘能人经济工程’,首先需要‘筑巢引凤’,做好‘能人回归’这篇文章。”该乡党委副书记、乡长陈友协说。近年来,张店乡党委确立“党建引领,扶贫统揽”总基调,以“着眼时代抓学习,建强队伍打基础,立足岗位干工作,纵横比较促提升,狠抓落实走前列”为总体工作思路,把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凝聚农村基层干部、营造和谐经济发展环境、引领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一是积极鼓励张店籍返乡创业成功人员、退伍军人、回乡大中专学生、新乡贤等“新四军”参与村干部竞选,进入村“两委”干部队伍,为基层组织注入新鲜血液。二是充分发挥上级党组织派驻各村的驻村工作队作用,让他们全程参与到农村党的建设、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等重大工作中去。三是发挥“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中的作用,规范建立了“一约五会”,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设立了荣誉墙、光荣榜,适时组织开展“道德模范”“好婆婆”“好媳妇”评选活动,倡树文明乡风,传承良好家风,培植淳朴民风,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引领农村乡风文明的重要内容。

  加快发展创条件。该乡瞄准 “争做鲁山县农村产业发展领头雁”目标,按照“乡有园区产业聚集,村有产业打造品牌,户有项目致富脱贫”的思路,大力实施“生态保护,基础提升”工程。去年以来,全乡建设生态廊道40余公里,栽植绿化国土面积5000余亩,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积极向上级水利、交通、林业、农业、科技、扶贫等部门申请,赢得职能部门大力支持,先后改建农村公路、架设电力线路、建造塑料大棚、实施道路明亮工程、加快农村物流产业发展、实施安全饮水工程……

  完善的农村基础设施和便捷的物流条件,为“能人回归经济”创造了便利创业条件。

  提升服务优环境

  “建机制促商”,该乡党委书记、乡长面对脱贫攻坚、环境整治、生态保护等众多中心工作,始终牢记“发展是第一位,产业落地是根本”的宗旨,建立健全了招商、营商、亲商、安商、富商机制,不定期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及时解决工业企业、农业产业落地前、落地中、落地后的各种困难问题。

  “以乡情引商”,该乡党委、政府定期召开全乡村“两委”人员参加的招商引资专题会议,宣布全乡招商政策和优质服务措施,要求各行政村对在外创业成功人士逐一登记造册,并畅通通信渠道,及时了解他们所思、所想、所盼,利用浓浓乡情、亲情开展招商。同时,他们还利用传统节日外出成功人士回乡探亲机遇,通过登门拜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激发他们回乡创业激情。

  “强服务赢商”, 张店乡把“保姆式服务”作为最大引“凤”招牌。该乡在厂房土地、建厂资金、民工录用、项目审批等方面,为回乡创业者提供便捷、高效的“保姆式”服务。

  打造园区聚效应。 “实施乡村振兴必须紧紧围绕‘农’字做文章,让‘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目标成为现实”,党委书记李怀海说。张店乡在综合分析全乡传统农业现状、未来农业发展前景、现有可充分发挥的人力资源、土地资源和产业资源等基础上,在专家指导下,对全乡经济发展前景进行了科学合理布局,规划了以刘湾村、袁家沟村为核心区的食品加工产业园,以张店村、马村村、李村村等村为核心区的苗木花卉种植产业园,以雷趴村、白庄村为核心区的畜牧养殖产业园,以林王村为核心区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等四个初具聚集效应的产业园区。同时,围绕脱贫攻坚做文章,加快推进腾春苗木、沣瑞食品、炜成实业、群瑞康等“八大带贫”基地建设。

  “四大园区、八大带贫基地,为每个园区和产业办理规范的土地手续和提供可持续性的优质服务措施,所有的举措就是在营造一个个创业之巢,是稳定企业‘军心’的法宝,是推动乡村振兴的不竭动力,我们要把商招回来、留下来”党委书记李怀海满怀信心地说。

  富思源 叶归根 服务引来“金凤凰”

  张店乡产业发展办公室的《创业人员登记簿》里面详细记录着全乡70余名返乡创业人士、200余名退伍军人、50余名大中专生、140余名新乡贤的创业信息。该乡产业办公室负责人说,我们李书记经常通过电话与“新四军”创业人士联系,及时了解掌握企业生产经营和种植养殖大户存在哪些难题,并帮助他们及时化解解决。

  平顶山市政协副主席、鲁山县委书记杨英锋说,近年来,张店乡立足于紧邻县城的区位优势,注重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特别是在返乡创业人员、退伍军人、回乡大中专学生、新乡贤“新四军”在引领脱贫攻坚、乡村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改善中的作用,通过打出的一系列“筑巢引凤”组合拳,极大地激发了张店乡各类人才回乡创办各类实体经济的积极性,一批“新四军”义无反顾地在张店乡安营扎寨、创业发展,为乡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活力,为下一步乡村振兴打下了基础。

  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孟庆伟回来了。出生在张店乡刘湾村的孟庆伟,先后在鲁山县城开办过汽配门市部,在平顶山市区承揽过建筑、创办过酒店,如今是河南炜成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平顶山市卫东区人大常委会常委、卫东区工商联副主席。他说:“富而思源,叶落归根。如今,自己在外成就了事业,一定要回乡创业,回馈乡里,为家乡振兴做点事情,给父老乡亲们增收致富提供机会。”

  在郑创业的邢德昌回家了。年仅47岁的邢德昌出生在张店乡白象店村,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家里穷,初中毕业后就到郑州打工,2005年在郑州创办了一家食品生产企业,2017年,在张店乡党委、政府支持下,投入5000余万元,在张店乡袁家沟村创办了河南沣瑞食品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烧烤食材、肉类冷冻食品生产加工,该企业已上报为省带贫龙头企业,为县域脱贫攻坚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新乡贤”武须臣放弃都市生活回来了。90年代初,为摆脱贫穷,年仅30岁的武须臣离开张店乡刘湾村,南下广州、深圳、珠海等地“淘金”。期间,他租房开过经营门市部。有了积蓄后,他又先后在南方几个城市购置了数套房产。他说:“每当俺回到家乡,看到乡亲们的土地上还结不出‘金疙瘩’,俺心里就不是滋味。俺一定要回来帮帮他们。”于是,在乡党委政府的“引凤”服务吸引下,2016年,年已六旬的武须臣放弃每月数十万元的房产出租幸福生活,离开妻子和儿子、儿媳,只身一人回到家乡,投资300多万元,流转土地搞起了林果种植,还先后无私拿出13万多元,为村里修路、装灯、栽树、捐花、购买变压器,既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又为村容村貌改善投劳出资,现已是深受党员群众信赖的村支部副书记。

  大学生张富财放弃金融工作回家养猪了。现年35岁的张富财出生在张店乡白庄行政村温庄自然村,2009年大学毕业后,被招录到鲁山县一家金融单位工作,后来成为单位的一名中层干部。2016年,他说服从事教育工作的妻子,辞职回到家乡,在村西头投入1600万元,创办了鲁山县群瑞康畜牧养殖有限公司。近年来,他又在家乡创办了鲁山县兴业农林牧有限公司、鲁山县聚源农牧有限公司两家养殖企业。目前,他所创办的3家养殖企业,年出栏生猪20000多头,生猪销往深圳、广州等地,成为当地出了名的大学生养殖专业户。

  退伍军人杨根现带领群众走上了富裕路。杨根现曾是一名军人,退伍回到家乡张店乡邢沟村担任村党支部委员。从2019年开始,他开始试种4亩食用菌赤松茸,当年实现净收益4万多元。附近村庄的10多户群众看到杨根现种植食用菌收入大,就也想种植。身为共产党员的张根现从不掩饰自己的技术,他耐心指导乡亲们如何实现赤松茸的丰产丰收。为确保采收后的赤松茸保鲜不腐,他投入3万多元,建成了一个冷库,还开辟了电商平台。如今,他和乡亲们种植的赤松茸通过电商平台,销往上海、广州、深圳等地。

  产业兴 农民富 奔向小康幸福路

  炜成实业负责人孟庆伟说,2014年9月,在张店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他投资600多万元,在刘湾村创办了鲁山县豪成牧业有限公司,从事工厂化肉羊养殖,年存栏9000多只。为实现链条式发展,他又从群众手中流转130亩荒地,从事牧草和玉米等地种植。后来他又投入5000万元,在村外山岗上创办了河南炜成实业有限公司,每小时速冻食品加工能力达7吨以上,成为豫西南最大的速冻食品加工企业,去年实现销售收入7000多万元。

  张店乡乡长陈友协介绍,目前,来自刘湾村周边10多个村庄的近200名群众在此打工,其中有27名是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企业每月用于工人的工资支出就有70多万元,这是该企业带给群众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

  在张店乡张窑村上椅子圈组的果树林里,硕果挂满枝头。乡党委副书记李发强说,这里是鲁山县惠之农实业有限公司的林果种植基地。基地面积有400多亩,种有蟠桃、雪桃、红杏、无花果、大樱桃等,还建有草莓大棚10座、西瓜大棚5座、蔬菜大棚5座。该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辐射带动贫困户以“土地流转、农户参与、转移就业”的方式加入,目前该公司流转了36户贫困户土地150余亩,为附近群众提供就业岗位150多个,每人每月收入1500元到3600元不等。同时,该公司还将传统农业生产与现代旅游观光有机结合,预计未来两年内将打造一个集旅游观光、高效农业、生态农业为一体的新型农庄,为加快张窑村人民群众脱贫致富打下了坚实基础。

  大学生养猪专业户张富财说,现在,自己每天感到生活得很实在。当看到昔日望天收无人种植的近千亩荒山野岭,如今被他以每亩每年700到800元不等的价格从群众中流转过来,从而增加了乡亲们的收入时,他感到自己从事的事业很值得;当看到村里的武志彪、张小卯等40名乡亲在他的3个生猪养殖园区,每月能拿到1500元到4000元不等的收入时,他感到无比欣慰和高兴。

  邢沟村位于鲁山县城西北部,辖半坡羊、刘堂、邢沟等5个自然村,是鲁山县174个贫困村之一。2018年,正在村里创办养殖企业的狄志国被乡党委任命为邢沟村党支部书记。到任后,狄志国在管理好自己在村里创办的鲁山县普旺农林牧有限公司的同时,还积极带领群众发展涉农产业,目前全村有规模的畜牧养殖、果林种植等产业8家,发展养猪农户50多户,全村年出栏生猪15000多头,村集体年收入达16万元。该村也先后荣获 “平顶山市基层党建先进单位”、市文明村镇、 “鲁山县脱贫攻坚红旗村”、 “鲁山县美丽村庄红旗村”等众多县级以上荣誉称号。

  在张店乡雷叭村西北的一座山岗上,坐落着一个现代化的生猪养殖企业——鲁山大北农农牧食品有限公司。雷叭村党支部书记乔金锋介绍,该养殖企业总投资10亿元,占地3000亩,建成年出栏40万头优质肉猪养殖示范基地。目前一期投资2.5亿,建成了二元母猪场、保育场、育肥场、扩繁场4个。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10亿元,每年上市肉猪40万头,可充分拉动本地电力、运输、建材、饲料种植加工等产业发展,还可为附近村庄的贫困户提供200多个就业岗位。

  近年来,张店乡党委政府充分发挥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凝聚社会各类人才,打造产业高地,已初步构建起了“4838”产业发展格局,打造了4个产业园、发展培育出8大带贫基地、38个带贫经营主体和81户种养殖大户。2019年,全乡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766元,先后荣获鲁山县“招商引资先进单位”“重点项目建设管理先进单位”“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总编点评:鲁山县张店乡党委、政府通过“筑巢、引凤”,让“新四军”人才(返乡创业人员、退伍军人、回乡大中专学生、新乡贤)回流,稳步有力地推进“业兴旺、百姓富、乡村美”的乡村振兴整体目标。发展思路清晰、政策稳定扎实,是可复制、可借鉴的实践经验,堪称乡村振兴的基层样板。(记者 李学义 通讯员 宁建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