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河南分网3月23日消息(记者 彭华 通讯员 杜雪云)2017年5月,在脱贫攻坚工作拉开帷幕的时候,毕书玲同志就被派到米坪镇大庄村开展扶贫工作,面对大庄村扶贫档案资料杂乱无章,扶贫政策落实存在短板、基础设施薄弱、贫困户满意度不高等诸多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她犹豫过、退缩过、彷徨过,可是,面对一个个熟悉而又亲切的面孔,面对一双双渴望脱贫致富的眼神,她内心又变的坚定而执着,是啊,我是土生土长的米坪大庄人,这里有我的亲人,这里是我的家乡,我没有理由不干好工作,用自己的真心真情来回报家乡。
  自参加工作以来,她一直想要为家乡的发展出一份力。这次下村扶贫,可以走进困难群众,为家乡人民做一些实事,正是她心心念念、盼望已久的。
  扑下身子,做好基础资料工作
  扶贫档案资料是扶贫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刚到大庄村扶贫时,村里的扶贫档案资料杂乱无章,无分类无归档,部分数据还存在凭空捏造现象。为尽快改变这种现状,她就一头扎到资料堆里忙起来,等摸清底数、查出问题、滤出工作头绪后,她就开始忙碌起来,为采集第一手真实资料,确保扶贫资料真实有效,她和村扶贫专干杜雪云一起,开始一户一户的走访贫困户,采集农户基础信息,核算农户收入支出账,核查“两不愁三保障”和查看惠农资金和扶贫资金落实情况,向贫困户宣讲扶贫政策,为提高工作效率,不打扰群众正常的生产,她巧打时间差,利用群众吃中午饭和晚上6点到8点这两个时段,及时抓住群众在家的有效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每次入户回来,往往是早过了饭点,她俩就胡乱吃点泡面应付了事,晚上入户回来,她俩又分头整理一天入户的信息和数据.....
  她对工作细致负责,有时候为了一个数据,她会反复的核查核实多次,拿她自己的话说:数字弄准了,自己心里踏实,要不然心里空落落的没着落。
  2017年以来,她和扶贫专干杜雪云一道,通过开展信息排查,入户走访核查、贫困人口信息采集、档案分类归档等工作,走访贫困户300余次,整理各类扶贫资料1000余份,保证了大庄村扶贫资料规范有序和信真实有效。看着档案柜里一本本扶贫资料,可有谁知道她用了多少支水笔,熬了多少个夜晚,付出了多少心血?
  挑起担子,她说“再难也不怕”
  扶贫工作不容易,即使是在乡镇工作多年的她,也常常有力不从心的时候,所以毕书玲面对的是一个巨大挑战。
  书玲帮扶的贫困户,都是她熟悉的乡亲。2017年5月,她走进贫困户家中。这一家只有一个人,还是残疾,没有劳动能力。破败不堪的老旧屋檐下,看着书玲来她到家里,还冲着书玲热情地打着招呼。这个场面即使生长在农村的她也被震撼了,书玲心里非常难受。她无法想象,这个家庭是如何艰难地对抗着生活的困顿。
  该如何帮助她们走出困境呢?她苦思冥想,一有时间就往村里跑,一家一家的走访,了解每户的基本情况,帮着制定脱贫计划,协助落实扶贫政策。一来二去,陪伴家人的时间减少了许多,只有3岁大的小儿子也忙的顾不上照顾。
  自费购买米面粮油,走访一家一户,毕书玲起初用这种最直接方式温暖着贫困户的心。可是扶贫终究不能这样简单解决,更主要的是要增加贫困户的收入,才有长期保障。
  贫困户邓献娥以前在大庄村也算是个富裕户,2013年6月,丈夫骑摩托车摔跤导致瘫痪在床,高昂的医药费很快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为了不耽搁丈夫的病情,她四处筹措医药费,家庭欠下巨额外债,生活变的极为贫困。2017年9月,在床上整整躺了四年的丈夫又撒手人寰,丈夫的去世,对全家人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她精神一度濒临崩溃,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为帮助她早日脱贫,毕书玲和村干部多次到到家中与其谈心拉家常,不断的给她精神鼓励,使其走出心里隐影,使她意识到消极逃避不是办法,要想改变命运,摆脱贫困,除了扶贫政策的帮扶,更多需要要自力更生,努力奋斗。
  丈夫去世之后,邓献娥总是在出门打工和照顾家人之间犹豫徘徊:“出去吧,年迈的公公没人照顾,不出去吧,一家人又跟着受穷,还欠了许多外债,这可咋整呀!”  
  2018年6月,通过毕书玲积极协调,邓献娥被正式聘为生态护林员,每年有4000多元的收入,解决了她生活的后顾之忧。
  为积极引导贫困户发展香菇产业,以产业为支撑夯实稳定脱贫基础,毕书玲积极为杨保林等9户贫困户申请了到户增收项目,办理了产业保险,实现产业项目和产业保险两个“全覆盖”。通过毕书玲的努力,像大庄村杨保林这种家里农活不耽误、种养收入不减少、工资收入有保障的扶贫公益性岗位,已让大庄村16户贫困户从中受益。      
  扶贫要扶智,更要扶志。在扶贫过程中,毕书玲特别注意大家的精气神,一听到有消极思想,就给贫困户做思想工作,“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这是她经常对贫困户说的一句话。
  舍小家顾大家,把扶贫当自家事
  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一点点改变着贫困户的家庭境况,对她来说,这不仅是自己个人的历练,更是作为一个大庄人服务家乡亲人的荣耀。帮扶之路不容易,因为既要干好村里的扶贫工作,又要干好单位的工作,她常常在儿子在最需要妈妈的时候,无法陪伴。在2018年扶贫迎检工作最忙的时候,她往往一忙都到了夜里十一点,每次回到家里,家人和孩子们都早睡着了,她带着对家人愧疚悄悄躺到床上,脑子里想着明天的工作任务,不知不觉的进入了梦乡....第二天天还不亮,她就起床匆匆忙忙的往村里赶,小儿子有时候甚至一连几天都见不到妈妈,儿子委屈的对她说:我好多天都没见你了,都快忘记你了,你是不是不要我了!听到儿子的话,书玲的眼泪再也止不住,相信所有做母亲的人都能理解她的心情,书玲说,真想在家好好陪陪孩子啊。可是,第二天一早,她又到村里和村干部一起准备扶贫迎检资料。为贴补家用,她家里也种了几千袋香菇,可她从来顾不上干,往往都是丈夫陈彦锋和年迈的婆婆在忙碌,由于经常熬夜,她夜里经常失眠,身体状况有所下降。但是想到家人对自己的支持帮助,想起大家期待的眼神,看着贫困户在香菇棚里忙碌的身影,看着贫困群众幸福的笑容,毕书玲内心也满满都是喜悦,她说,扶贫之路还没有结束,只要这些人需要她,她还会全力以赴帮助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