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页

一键登录

首页  |  快讯  |  新闻  |  评论  |  财经  |  军事  |  科技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生活  |  公益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社区

河南分网 > 专题·策划 > 河南郏县美丽新农村 > 新农村人物

徐克俭:感恩故乡 报答故乡

2015-01-04 15:13:00  来源:央广网河南分网  说两句  分享到:

   

   央广网河南分网1月4日消息(记者 魏林甫)故乡给了他沸腾的血液,故乡给了他挺拔的脊梁,故乡是他心头永远的念想。感恩故乡,报答故乡,他用实干创新和勇于担当,引领父老乡亲走上大道康庄。

  他就是获得“2012年度河南十大三农新闻人物”、“2014年度河南十大最美村官”荣誉称号,现为郏县冢头镇陈寨村党支部书记的徐克俭。

  发展花卉苗木 带领村民致富

  徐克俭,原为郏县工商局王集中心工商所所长,为响应党组织号召,他走出机关来到陈寨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17岁,徐克俭就接替父亲到郏县金刚砂厂上班。在陈寨村,村民们都知道这个能吃苦的小伙子“从金刚砂厂的工人成为采购员、再跳槽到工商所,然后走上了郏县工商局城关工商所所长岗位”的励志故事。

  2008年春节过后,一直跟着徐克俭在城里生活的老母亲执意要回老家生,劝说不下的徐克俭只好将母亲送回。从此,孝顺的徐克俭只能两头跑。

  200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徐克俭遇见了时任冢头镇党委书记李国英,李书记请求他回家当村官时,他很是犹豫,可就是狠不下心来回绝李国英。

  那段时间,徐克俭回到村里的次数越来越多了,看到一户户破旧的家院,徐克俭心里特别难受。

  “现在许多村都富起来了,咱村为啥还这样落后呢?”“还不是缺了一个领头人”。

  他问了好多人,答案都是一样。

  “如果回去,无非是丢掉所长不干,这样既能帮老少爷儿们做点儿事,也能天天照顾老母亲”徐克俭说。经过权衡对比后,他毅然选择回到了生他养他的陈寨村。

  过了些日子,他召开群众大会,面对着乡亲们那充满期待和希望的面孔,他说:“乡亲们,我回来了,从今以后,我这一百多斤就交给咱村里了。”

  “如何让村民致富”,上任伊始,徐克俭始终想着这样一个问题。

  经过深入考察研究,对于陈寨的发展,徐克俭提出了“发展苗木种植和绿色观光农业”的思路。

  为了发动群众,徐克俭自掏腰包租了一辆大巴,带着28位村民到鄢陵、潢川等地考察苗木种植。

  “回去后咱也种”,当听当地苗农说“苗木种植每亩地收入一万多元甚至两三万”时,乡亲们群情激昂说。

  “万一弄不成怎么办”,回到家里,村民们却都打了退堂鼓。

  “地是大家的,树苗钱我垫,你们投工,我包销,如果一亩地低于4000元收入,树苗款我赔”,在群众大会上,徐克俭公开向村民保证。

  为使乡亲们种植苗木的成本更低、幼苗供应更及时,徐克俭与朋友合资创办了占地1200亩、投资1300万元的郏县龙湖湾苗木基地,并成立了郏县惠民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

  同时,徐克俭又组织100多名富裕劳力外出务工经商,成为陈寨村花卉苗木生产经营经纪人。

  苦心人,天不负,在徐克俭的带领下,陈寨村的花卉苗木种植结出硕果。

  如今,在保证500亩土地用于种粮的前提下,陈寨村村集体流转了130亩地种植苗木,辐射到周围几个村,达到2000多亩。

  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陈寨群众年人均纯收入由原来的3000元发展到了1万元。单就苗木基地一项,每年就能给村里群众带来500万元的经济收入。

  带头搞拆迁 陈寨旧貌换新颜

  2009年前,陈寨村荒草齐腰深,墙塌屋没门,天黑没有灯,下雨泥水深,空心村现象严重,按照新农村规划,该村要拆旧建新。

  徐克俭聘请专家,对新村建设进行了规划,不占耕地,就地扒掉旧房屋。

  在农村,拆房建屋可是件大事,有的住了几十年,有的是祖宗几代留下来的家业,一下子拆了,谁都舍不得,不少村民都顾虑重重。为此,徐克俭公开承诺:“全村拆迁看一组,一组拆迁看俺家”。

  他瞒着老母亲,第一个签了拆房协议,并动员自己的大伯、三伯等亲属首批拆迁。

  母亲听说徐克俭拆房的消息,哭着说啥也不让扒。徐克俭给母亲擦着泪劝说:“娘,孩儿是支书,咱要不扒,工作就做不下去,咋办?”

  “孩儿啊,起初娘就不让你回来,你有吃有穿到底图个啥?”

  “我回来就想给老少爷儿们办点小事,早晚提起我,说恁孩儿是为群众办实事,就行了”,

  徐克俭哭着回答。

  有个别村民不愿意拆,他就一个个地做工作。

  有一户村民在浙江台州打工,电话联系时,该村民说:“只要村干部能来台州,咱啥都好说”。徐克俭就带着村干部连夜驱车1300多公里,赶到台州做通了他的工作。

  在社区建设中,五组村民张伟大学刚毕业,父亲已去世,徐克俭到张伟家做工作,并借给他3万元钱,帮他盖起了新房。

  5年间,徐克俭先后借给村民孙占稳、吕五申、吕相常等9家共19万元,帮助他们建起了新房。

  期间,徐克俭又先后争取到政策性、慈善性项目投资620万元,用于标准化卫生室、陈国威侨心小学、村敬老院、省和谐社会教育基地、水厂、污水处理站、孝道文化展览馆等建设。

  如今的龙湖社区,已经有517户群众住进了新居,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卫生室、小学、敬老院、文化广场、法治大讲堂及党员群众综合服务中心等一应俱全,村子旧貌得到了彻底改变。

  以“孝”创新风 谱写新文明

  “一个真正的新农村还应该有一个敬老爱幼、邻里和睦、和谐稳定的人文环境”,带着这个愿望,徐克俭带领村民开始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征程。

  陈寨村是文帝孝母文化的发源地,孝文化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村里敬老孝老的风气非常浓厚。借助这种深厚的孝文化,徐克俭着手规划打造“中原孝心村”。

  在村文化广场,陈寨村树立反映孝道文化的雕塑,把孝心古训刻在休闲广场周边的墙壁上。同时,一个4层3000平方米的中华孝道文化展馆在陈寨村中建起。

  着眼“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徐克俭协同陈寨村两委组织村里13位有威望的老人成立社区慈孝协会,宣传孝贤文化,调节家庭纠纷。

  2010年8月15日,陈寨村举办了首届“孝行天下,铸造孝村—感恩父母洗脚节”活动,46名媳妇给婆婆洗脚的场面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每月农历初一,陈寨村两委就举办感恩文艺演出,组织妇女为村里80岁以上老人包饺子,把老人聚在一起谈天说地,交流感情,集体用餐,让老人时刻感受到关怀。

  为更进一步关爱留守老人,陈寨村两委还为村里80岁以上老人建立了生日台帐,每逢他们生日时,及时送上生日蛋糕和浓浓祝福,使他们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集体大家庭的温暖。

  同时,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十大德孝家庭”和“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形成“人人争先进,家家比文明”的良好社会风气。

  今年重阳节,在陈寨村德孝大讲堂成功举办了首届德孝文化节,吸引村里群众和外地来宾500余人参加。会上,隆重表彰了陈寨村“十大老人楷模”、“十大爱心人物”,大家以争当楷模为荣。

  在徐克俭的带领下,陈寨村立足孝道文化培育,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文明新风,有效提升了村民的道德素质,推动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因积劳成疾,徐克俭两次住进医院,在他住院期间,村里的乡亲们纷纷到医院看望,村民两眼含泪紧抓他的手不放说:“把身体务必看好,您是我们的领路人。”

  徐克俭的努力得到了大家认可,郭庚茂等省市领导充分肯定了他走出机关、回乡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和建设新农村的做法。

  2010年,平顶山市委发出了全市“学习徐克俭同志先进事迹”的通知;同年,徐克俭被评为“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2011年,他又被评为“河南省驻村第一书记”。

编辑:彭华作者:

相关新闻

头条推荐

参与讨论

我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