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页

一键登录

首页  |  快讯  |  新闻  |  评论  |  财经  |  军事  |  科技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生活  |  公益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社区

河南分网 > 专题·策划 > 河南郏县美丽新农村 > 焦点新闻

郏县:“五区建设”谱写精彩华章

2015-01-05 09:21:00  来源:河南日报  说两句  分享到:

  平顶山煤矿机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绿芦笋种植基地

郏县三苏园

    央广网河南分网1月4日消息 郏县位于河南省中部偏西,总面积737平方公里,辖13个乡镇2个办事处、377个行政村,总人口61万。1955年,毛泽东同志曾为郏县广阔天地乡(原大李庄乡)写下光辉批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2010年8月14日和2011年8月2日,先后两批共388户1672名来自淅川县盛湾镇马湾村的移民群众入驻郏县白庙乡马湾移民新村。如今,他们已经爱上了这个新的家园,真正融入了郏县这个大家庭,正与全县人民一道共建“富裕文明、生态宜居、平安幸福”新郏县。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郏县大力实施“民生为先、产业为本、生态为基、文化为魂”总战略,牢牢把握“持续求快、改革创新”总基调,扎实推进产业集聚区、新型农村社区、商务中心区、现代农业园区、文化旅游区“五区建设”总任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喜人成绩。据统计,今年前7个月,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4.8亿元,同比增长29.8%;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4.7亿元,同比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7.3亿元,同比增长19.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9亿元,增长12.4%。

  产业集聚区:筑起富民强县新高地

  记者从郏县产业集聚区管委会获悉,截至今年7月底,郏县产业集聚区已入驻企业60家,总投资近350亿元。今年前7个月,该县产业集聚区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24亿元,同比增长22.8%;完成主营业务收入60.7亿元,同比增长76.77%;完成增加值13.8亿元,实现税收1.3亿元,从业人员达1.9万多人。

  近年来,郏县瞄准“全市领先、全省争先和打造品牌产业集聚区”目标,紧紧围绕培育壮大机械装备制造和医用制品及医药物流两大主导产业,充分发挥圣光集团、平煤机的龙头带动作用,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创优企业发展环境,产业集聚区实现了产业规模由小变大、产业布局由散到聚、产业层次由低到高、产业支撑由弱变强的重大转变。今年以来,新开工标准化厂房、南方名嘉钢构等项目11个,总投资36.6亿元;建成项目5个,总投资18.8亿元;在建项目32个,总投资155.8亿元。

  郏县产业集聚区先后被省政府授予“发展又好又快产业集聚区”、“全省十快产业集聚区”、“河南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河南省对外开放重点培育示范产业集聚区”和“河南省产城联动发展示范产业集聚区”等荣誉。今年4月,被省政府授予“2013年度河南省先进产业集聚区”。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生态宜居新家园

  宽敞明亮、美丽漂亮的居民楼鳞次栉比,花园式的文化广场蝴蝶飞舞,党员群众综合服务中心蔚为壮观,社区卫生室、文化书屋、小超市内前来就诊、读书、购物的群众络绎不绝。这是记者9月3日在郏县所看到的。

  为逐步改善农村群众的居住条件,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近年来,郏县坚持“规划引领、基础先行、示范带动、部门联动、产业支撑”五项原则,健全“领导分包、联席会议、督察检查、考评奖惩、审核监管”五项制度,突出“抓启动、抓入住、抓配套、抓复耕、抓提升”五项重点,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初步探索出“旧村改造”、“空心村治理”、“荒山荒坡利用”等新村建设模式,涌现出了、白庙乡星源社区、渣园乡青龙湖社区等一批省、市示范社区。

  该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自2009年启动至今,已累计建设新民居1.5万户(套)。在稳步推进社区建设的同时,该县还不断加快拆旧复耕力度。截至目前,已累计拆旧3824户,拆旧复耕2400多亩。

  商务中心区:搭建产城互动新平台

  眼下,郏县商务中心区人民广场已成为广大市民健身娱乐的好去处。

  为全力加快商务中心区建设,郏县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工作方案,编制完成了商务中心区空间发展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制定出台了商务中心区招商选资优惠政策和招商重点目录,大力实施资源招商、以商招商、回归工程。截至今年6月底,已有郏县会展中心、福万城底层商业圈等5个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共完成投资11.49亿元,建成区面积达0.17平方公里。目前,福万城二期和投资20亿元的时代广场项目正在建设,投资25亿元的东森城市综合体项目正在签约。

  为进一步改善商务中心区投资环境,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该县还以争创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省级文明县城“三城联创”活动为载体,按照“规划先行、加大投入、完善设施、提升形象”的思路,多方筹措资金加快商务中心区基础设施建设。截至今年6月底,商务中心区内已入驻一批企业。一个以现代商贸业为龙头、商务服务业为主体、传统文化展示以及创意研发为特色的现代服务业商务区,正逐渐展露出她美丽的“容颜”。

  现代农业园区:开辟助农增收新渠道

  近年来,郏县以“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以种植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经营产业化、生产机械化“四化”为重点,不断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谱写出农业大县保粮富民的精彩华章。

  该县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列为全县“五区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出台了《郏县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作实施意见》,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纳入各乡镇、有关部门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并加大资金整合和县财政支持力度,统筹安排涉农项目资金优先支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同时,该县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上,还注重科学规划、加快土地流转、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科技品牌战略,以此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截至目前,该县已建成高标准粮田“百千万”方70个,面积15.4851万亩。今年夏粮总产达16.07万吨,比上年增长2.2%,实现了夏粮生产“十一连丰”。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达22.9万亩,占该县耕地总面积的34%。全县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发展到30家、省级4家,总数达34家。初步形成了以肉品、蔬菜、面品、饮品、中药材、花卉苗木等为主导的农业产业集群。涌现出了李口镇鑫源现代农业循环产业园、冢头镇柏坟周中药材种植园区、白庙乡马湾新村现代农业示范园、冢头镇前王庄现代农业示范园、薛店镇超振裕菜场、渣园乡宝之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等一大批有规模、有效益的现代农业园区。

  文化旅游区:打造特色文化新名片

  郏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3处,中国传统文化村落9个,全国重点镇3个。

  该县深入挖掘三苏文化、知青文化、古寨文化、谋圣文化,加快推进“两园一寨”建设步伐,真正叫响“三苏瘗处、知青胜地、张良故里、书法之乡”文化品牌,形成了龙头带动、梯次推进的旅游产业发展态势。

  按照“保护与开发建设并重”的原则,该县相继编制完成了《郏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三苏文化产业园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等旅游规划。从2010年起,县财政每年投入1000万元,用于“两园一寨”景区建设,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带动作用,促进各类资金向旅游业投入,目前,全县已投入各类资金近亿元,使各景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文化品位明显提升。先后建成了三苏纪念馆,开工建设了三苏园二期碑林,使三苏园成功晋升国家AAAA级景区;建成了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纪念馆新馆,并被确定为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加固了临沣寨景区寨墙,整修了景区道路和部分古建筑,被国务院核准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完成了文庙博物馆一期维修工程。

  为弘扬书法文化,繁荣书法艺术,该县成功举办了首届“三苏奖”全国书法展览,扎实开展了“中国书法之乡”创建活动,今年6月10日被中书协正式命名为“中国书法之乡”。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郏县将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振奋精神,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务实重干,“富裕文明、生态宜居、平安幸福”新郏县的宏伟蓝图正一步步成为美好现实。(记者 马禄祯)

编辑:彭华作者:

头条推荐

参与讨论

我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