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三门峡4月21日消息(记者 汪宁 张浩)坡地上的阳光温室大棚鳞次栉比,田埂地头生长的辣椒苗充满生机。宽阔的道路硬化完善,新建的路灯与家家户户房顶安装的太阳能也正展现着这个古老小山村朝气蓬勃的崭新面貌。极具现代化的村容村貌仅仅是北沟村发展多产业经济而富裕起来的一个缩影。早在2019年,北沟村党支部扎实抓好农村党组织建设,突出党建引领,同时结合全县大力发展“两椒一药”特色产业的发展思路,借助乡村振兴的东风,大力发展辣椒、花椒等支柱产业,并成立北沟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利用村民自主流转的土地集中连片进行种植,鼓励村民发展辣椒种植800余亩,同时村集体经济收入从零到有突破30万元。该村积极推广规模化种植、长短结合的优势突出,示范引领作用日趋明显,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00万元。

  北沟村辣椒种植暖棚(央广网记者 汪宁摄)

  据了解,早在10多年前北沟村还是个有名的“三没村”。

  “以前的北沟村是有名的穷村,村里有条大土路一到下雨天全村都愁,土路泥泞的进不去也出不了,村里人吃水也难,只能拉着牛车去附近拉水,村民生活很艰难。全村属于三没状态,没钱没水没出路。”费敏子回忆说。费敏子是北沟村的党支部书记,也是土生土长的北沟村人。1993年3月退伍回乡的费敏子当选为北沟村党支部书记。上任后的面对贫困的北沟村费敏子暗下决心要让生养自己的山村改天换地。

  一个仅有300余户人口的小山村,如何短的时间内改变“三没”的窘状?有如何颠覆传统种植观念发展经济作物种植,实现强村富民?这要从“人心齐、风气正”的北沟村党支部说起。“村民们再也不想过苦日子了,我得给他们铺好路,让他们富起来。”北沟村党支部书记费敏子把强村富民的理念牢记在头脑里,体现在行动上。

  北沟村党支部书记费敏子在辣椒地(央广网记者 汪宁摄)

  “刚开始推广两椒种植时,村民都不敢轻易尝试。于是我发动村委以及全村党员的带头作用,率先试验性种植。我们第一年种植了200亩地的辣椒,当年辣椒出售后纯利润达到30余万元。第二年村民种植辣椒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说到推广辣椒的种植费敏子很是自豪。

  凭借“双椒”种植产业,村民都有了稳定和丰厚的收入。在辣椒、花椒种植已经具备规模后费敏子目前投向了“双椒”种植的附加值产业上。随后北沟村党支部又投资建成两个花椒晾晒场和花椒加工车间,让村民足不出户就能加工自己的辣椒产品,并远销四川、重庆、贵州等地,不仅解决了当地闲散劳动力的收入问题,也使户户有产业项目,人人有活干,实现村集体和群众“双增收”。

  辣椒、花椒加工厂房的加工设备(央广网记者 汪宁摄)

  特色“双椒”种植农业以及附加值已初具规模,并给村集体和村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但是单一的产业结构面对市场经济还是有较大的风险,每年每季的市场行情将决定北沟村的全体种植户的切身利益。为此北沟村村委、党支部主动探索可行并适合北沟村的新型产业。

  2021年北沟村村委、党支部又发起一轮新的规划,新春过后,投资70余万元的阳光温室大棚将和洛阳孟津蔬果公司合作,发展高效农业,采取村民自愿承包的形式,发展反季节蔬菜、瓜果的栽种,一年三季的种植方式将给村集体经济带来10余万元的收入。

  “未来北沟村党支部将更加积极探索符合北沟村村情的支柱产业,复制辣椒、花椒与农产品加工处理的附加值产业模式,让更多的年轻人回到家乡,建设家乡。让全村老少真正实现家门口就业。”费敏子说。

  如今的北沟村家家有致富产业项目,户户通上硬化路,人人吃上自来水,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持续增强。不仅摘掉了“三没村”的帽子,还走上了特色产业致富的大道成为人人羡慕的“先进村”。昔日的穷山村正在向“村强民富”的富裕村积极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