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河南分网1月14日消息(记者 汪宁 焦宏昌)随着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提升和私家车保有量的急剧增加,看病就医“停车难”这一长期以来人民群众反应强烈的“痛点”、“堵点”问题愈加突出。解决身处老城区的城市三级医院“停车难”问题尤为迫切。在今年河南两会上,河南省政协委员、郑州市中心医院院长连鸿凯建议,由政府主导,协调各有关方面和部门,统筹解决大医院停车难题。

河南省政协委员、郑州市中心医院院长连鸿凯(央广网记者 汪宁 摄)

  连鸿凯说,以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郑州市中心医院为例,位于郑州老城区中原区桐柏路的医院本部日均门急诊量6000人次,日均住院量2500人次,加上探视、陪同就医等人群,日均人流量近万人次,日均车辆进出量2300余量次(因该院严禁职工车辆占用医院车位,此处不包括职工车辆),但医院停车位仅220余个,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尽管该院持续采取了落实分级诊疗、优化就诊流程、推进预约就诊、强化停车管理等提升效率、优化服务举措,但对突出的“停车难”问题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

  解决人民群众就医“停车难”问题不仅是“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的民生行动,也是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由于河南省多数三级医院均处在城市老城区,院区早已定型,内部不具备从根本上解决停车难题的拓展空间。连鸿凯建议,应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顶层设计。将解决群众就医“停车难”问题作为完善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政府管理,明确用地供给、规划审批、资金支持、运营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机制,科学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长效管理机制。

  连鸿凯提出,可学习杭州等地先进经验,整合医院周边合适场地,兴建智能化公共地下停车场(老城区往往地下规划不足、利用率不高)或地上改建多层机械停车库;整合医院周边资源进一步提高车位利用率。学习深圳等地经验,加大“智慧交通”建设,依托信息化平台,实现周边停车位资源共享。

  连鸿凯介绍,几年前,杭州市市区公共停车场(库)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即通过充分挖掘公园、绿地、操场等地下空间,采用政府投资或引入社会力量投资方式,在医院周边建成大量公共停车场,极大地缓解了群众就医“停车难”问题。而深圳市交警部门和深圳市卫健委于2019年12月底推出了全国首例医院停车预约+共享系统“e约停”服务,市民可在预约挂号的同时预约医院及周边商场或写字楼的停车位,并享受预约停车优惠,成为市民就医停车“神器”。

  此外,进一步完善医院周边公共交通体系建设。在医院附近开辟出租车港湾式候车点,使就诊车辆能够在专门区域有序上下车。在地铁等公共交通规划建设中,优先、重点考虑医院设站和便捷换乘。

  连鸿凯还表示,统一制订新建、扩建医院停车场建设标准,加强新建、扩建医院配套停车场的前瞻性规划审批,“在《中国医院建设指南》(2012版)基础上,结合本省本市实际,制定医院停车场建设标准,推广地下停车场、立体停车库的建设和使用,并随着社会发展进行细则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