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河南分网11月13日消息(刘雷 通讯员 吴小燕)近日,来到河南省舞钢市枣林镇藕池村时,今年38岁的谢东亚在种植基地正和工人们一起采摘香菇。“今天的工作就是把这几个大棚里长成的香菇采摘完,客户们等着要呢!”说着,谢东亚介绍了一个旁边的客户,“他是安徽蚌埠的,自己到这儿来拉货,每次要三四千斤。”趁着休息的间隙,谢东亚聊起了他和香菇的“不解之缘”。

  谢东亚年龄不大,先后做过厨具生意,开过超市,做过收购……十多年的拼搏和磨练,让他积累了丰富的资本和经验。藕池村是舞钢市脱贫攻坚的重点帮扶对象,这些年国家脱贫攻坚政策的支持和党委、政府的鼓励,当地农村经济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而该村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就是缺少一位致富带头人。在外漂泊多年的谢东亚想到了家乡,他希望自己不仅可以在农村广阔的天地中实现人生的价值,还可以带动家乡的群众共同致富。

  在村两委的帮助协调下,谢东亚承包了十几亩土地,开始了自己的事业。从装袋、蒸锅、插菌、翻袋,一步一步按照师傅的教导认认真真地做,像侍候自己的孩子一样侍候着那些香菇袋。

  他每天吃饭都在菇棚里,还常常半夜起来去菇棚查看。又从书店里买来了种植香菇的书,上网查询,认真学习琢磨,量温度、查湿度,仔细记录菌体的形态变化,同时还坚持到周边地区学习技术,终于掌握了香菇选种、投料、配方、控温等全套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2014年,谢东亚的香菇种植成功。随后,他慢慢扩大种植,至到如今的10万袋。几年来,为了适应市场需求,谢东亚还不断更新品种,“滚雪球”似的发展。

  随着香菇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收入的不断提高,谢东亚也成了有名的种植户。“一人致富不算富,大家都富才幸福。”这是谢东亚最常说的一句话。他积极带动周围村里的农户一同种植香菇,手把手教他们怎样堆料、装袋、管理……在种植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难题,不管刮风下雨还是夜晚,谢东亚随叫随到。在他的带动下,周边香菇种植的人数由最初的十几户发展到几十户,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人数100多人。

  村里的贫困户也是谢东亚最大的牵挂,每到过年过节,谢东亚就会装上一筐筐香菇,骑着三轮车,往村里的贫困户和困难家庭送,遇到家有学生的就随手拿出50元、100元,让他们买学习用品。村里63岁的贫困户席大娃,独居,患有慢性病,家庭十分困难。针对他家的特殊情况,2017年9月,谢东亚上门动员他来大棚干些力所能及的活,每月给他1500元的工资。第一次发工资那天,席大娃紧握着手里的一沓钱,激动得老泪纵横。

  “忙的时候,基地每天用工50多人;不忙的时候,每天用工20多人,每人每天50元。工人大多是贫困户、留守妇女。”谢东亚说,“俺今年又新征土地,增加了5万袋。”这条带领村民脱贫攻坚的道路,谢东亚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