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扶贫攻坚看河南】网络名人兰考买布鞋:梦里张庄实现幸福梦

2018-04-26 21:09:00来源:央广网河南分网

  

  央广网河南分网4月26日消息 (记者 汪宁)九曲黄河在兰考县拐了最后一道弯,这里的东坝头乡有个张庄村。昔日,这里沙丘遍布,土地贫瘠,系国家级贫困村。

  如今,张庄村的人们生活真够幸福的。在上世纪60年代,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在这里找到了防风治沙良策并首先取得了成功;2014年3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走进了张庄村的百姓家,同干部群众亲切座谈,制订脱贫方案;近两年来,该村通过弘扬焦裕禄精神和产业扶贫,先后建起了焦裕禄精神体验教育基地,养殖、种植基地,并通过美丽乡村建设,积极开展红色旅游、乡村旅游,使村里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4月25日,全国网络名人考察团一行前往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河南省兰考县,在参观了焦裕禄纪念馆、兰考县展览馆、兰考脱贫攻坚展览中心感受了由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一个个故事所组成的焦裕禄的音容笑貌和感人事迹后,考察团一行来到兰考县张庄村。一进村,所有人的注意力就集中在了一群正在制作千层布鞋的村民身上。

  一个长案板上,两位村民正在热火朝天的往一块厚实的布上面刷着什么,原来,这块布就是用来制作千层布鞋的原材料。往布上刷的也不是一般布鞋用来粘合的浆糊,而是香气扑人的稠米粥。据村民介绍,他们的千层布鞋完全采用纯手工传统工艺制作,一双鞋能卖出280元的价格。参加活动的网络名人杨建国在参观时当场就决定买了一双。

  今天我虽然是买了一双鞋,但这双鞋的意义很大。”杨建国说,“虽然我已经50多岁了,但40年都没有穿过手工鞋,今天看到手工鞋以后感觉回到了小时候。”

  杨建国认为张庄村的手工布鞋恰恰体现了小产品大市场的理念,“张庄村的村民能把这个鞋做好,让消费者认可,这不就是我们现在扶贫要走的路子吗?农民生产出来的产品能卖个好价钱,才能让其脱贫致富,早日奔小康。”

  走在张庄村可以看到,村内不少人家盖起了楼房,房屋充分突出乡村特色,一家一户,村味浓郁,形态各异,农家小院十分别致,古色古气。土地锅灶换成了液化气,多年的旱厕所进行了改造。街面干净卫生,有人专门负责打扫清里。村里环境整洁、生态宜居,村民脱贫后走上了致富路,个个把笑容写在了脸上。

  杨建国兴奋不已地对感慨道:“住的是农家小院,过的却是城市般的生活,张庄人民好幸福!这就叫作,梦里张庄的幸福梦已经实现!”

  据兰考县工商联中小微企服务中心主任孙培五介绍,张庄村通过开展“巧媳妇工程”,让村里的留守妇女利用闲散时间通过各种劳动方式在“家门口”就业,每年能为家里增加不少的收入。而利用近八个月的农闲时间来做布鞋这一项目,每年就能为村民带来每人两万元左右的收入。

  在采访中,杨建国注意到一组数据:在2017年成为首个脱贫县后,兰考在脱贫攻坚上持续发力,2 017年又新脱贫527户1490人,贫困发生率由2016年底的1.27%降为0.89%。

  杨建国认为,兰考在脱贫攻坚中,时时处处体现一个‘实’字,求真务实,实事求是,实实在在,真正做到了高质量脱贫,经得起历史检验。

  杨建国还同记者分享了考察兰考脱贫的两个感受。其中之一就是打造了一整套产业扶贫体系首先,打造了一整套产业扶贫的体系。

  小到村、乡,兰考打造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达到产业集聚区和特色产业园,兰考打造了承载招商引资、产业龙头拉动的载体和平台。而这套产业扶贫体系的结果,就是成功实现了从小微企业遍地开花到多家上市公司落户,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近几年,兰考重点引进行业龙头企业、上市公司,在乡镇,围绕产业延链补链,按照“一乡一业”或“多乡连片一业”,引进产业体系配套企业,建设6个乡镇园区,带动群众创业就业。在农村,围绕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致富,大力发展群创产业,稳步增加农民收入。

  兰考一整套产业扶贫体系,真正用好了“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经营模式,通过龙头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来加强对农户的带动能力,引导贫困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之间加强合作,让贫困户充分享受企业扶贫带来的红利。

  同时,兰考打造了与产业扶贫相配套的普惠金融体系。

  杨建国认为,普惠金融的目的,是通过金融的方式,扶持兰考人发展产业,让他们不再只靠输血,也要能造血,“兰考重点发力,既将专项扶贫项目资金审批权逐级下放,探索新的扶贫资金分配运行机制;又出台普惠金融扶贫政策,对于发展畜牧养殖业的贫困农户,在资源技术、销售出路上给予帮助等等。”

编辑: 汪宁

【扶贫攻坚看河南】网络名人兰考买布鞋:梦里张庄实现幸福梦

4月25日,全国网络名人考察团一行来到兰考县张庄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