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气象“劳模”王彦涛:奋斗山巅30载 平常处之自芳华

2017-04-28 16:10:00来源:新华网

  央广网河南分网消息 沿着崎岖不平的山路,往返海拔1100多米的高山,是什么感觉。若是一个来回,或觉新鲜,两个来回,也能接受,那更多次呢?或许难以忍受的不光是膝盖和腰肩,心灵的煎熬非常人所能料及。

  而王彦涛,在30多个年头里,却无数次徒步上下嵩山,他不是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登山爱好者,他是一个视事业如生命、为嵩山气象站倾注半生心血的气象“劳模”。

  “交通困难是嵩山站艰苦的‘万恶之首’”

  嵩山气象站始建于1956年,位于河南省登封市中岳嵩山跑马岭,海拔1178.4米。这里,冬春风大寒冷,夏秋雾多潮湿,极端最低气温-25℃,最大风速达44.7米/秒(相当于14级),最长连续雾日达42天,上山道路全为蜿蜒崎岖的山间小路,没有任何代步工具。

  恶劣的自然条件已让人望而生畏,而对1985年初来乍到的王彦涛而言,所面对的生活状况更让他吃惊。“来到嵩山站后,映入我眼帘的是没有大门的院落和破旧不堪的房屋,照明靠煤油灯,看电视靠汽油发电,吃水要到1400米外的一个山泉人工肩挑。”王彦涛回忆说,当时的工作任务却是,不足10名工作人员用十几台气象仪器,每天进行8次定时天气报观测、24次航危报观测,同时还承担着全省的无线通信中继保障任务。

  这对刚从繁华都市毕业的王彦涛而言,无疑是一种考验。“不过,与嵩山气象站艰苦的物质条件和繁重的工作任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站领导和老职工和蔼可亲的态度与乐观向上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让我有了一种回到家的感觉。”王彦涛决定留下来。

  而对他而言,困难只是刚刚开始。

  “交通困难是嵩山站艰苦的‘万恶之首’。”王彦涛介绍,建站60多年至今,从山下到嵩山站,既没公路,也无缆车。夏季,挑山工要进行四个小时的长途跋涉,蔬菜和肉在运送途中都已经变质,冬季则是大雪封山,“我们只有靠冬储的白菜、南瓜、萝卜、土豆、粉条、腐竹和大米挂面凑乎过冬。”

  不通市电,煤油灯让王彦涛终身难忘。在他初到嵩山气象站的第三个月,站里储备的煤油灯罩用完了,可他找遍登封县城的大街小巷,也没寻到。无奈之下,他向他遍布全省的郑州气象学校49名同学发出求助信。他的同学之一、现为郑州市气象局纪检组长的张振中对此印象深刻,“当时我在南阳,我们那边也没有煤油灯罩。后来王彦涛从在濮阳工作的一位同学那里得知濮阳有售,他一次买了600个,足够10年用。”

  在冬春干旱季节,嵩山站全体职工就不得不集体出动,到距站1400米的西流泉,靠肩挑背扛和水车拉运,维持全站基本工作与生活用水。在1989年冬季的一个下午,王彦涛和同事们在拉水途中发生翻车事故,幸运的是,两三棵马尾松拦住了人和车,人的生命无忧,但柱状的储水罐还是从两棵树的中间滚下山坡。

  “大风把我牢牢地贴在锋利无比的铁丝网上”

  对嵩山站测报值班人员而言,大风是最大的威胁。王彦涛在参加测报值班不久,就曾遇到过这惊险的一幕。那是1986年冬季的一天中午,正值14点观测,凛冽的北风夹杂着冰粒,摔打在脸上如同刀割。当天值班的王彦涛和一名副班,低头走在观测场的小路上,如同风中的两片树叶,随风摇摆,左右不定。在副班的帮助下,王彦涛先观测云能天,后观测温度和湿度。

  在换温湿自计纸时,王彦涛发生了意外。由于四肢冰冷、手脚僵硬,他手中的自计纸随风飘走。他不顾一切地追赶,忘记了危险,最后自计纸追到了,可自己却被十二级的大风牢牢地“贴”在锋利无比的铁丝网上,双手被扎得鲜血直流。副班看到这种情况,赶紧喊来其他人员,人拉着绳、手拉着手,一点一点地把他从铁丝网上抢救回来。

  1991年3月,嵩山出现多年不遇的强寒潮过程。持续的冻雨天气,使站上的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电池失去发电功能,站内的所有设备只能靠单一的汽油发电机供电。3月8日,站内的所备汽油只能维持一天。作为一站之长的王彦涛深知此时没有汽油,就意味着省网通讯中转的中断,此次过程的各种气象灾害信息将无法及时报到省局。

  强烈的责任感驱使他决定冒险下山找人运送汽油。而当时崎岖的山路被厚厚的积冰所覆盖,稍不留神就有滑向深渊的危险。为防万一,他和同事们先将自己用绳子系在路旁的小树上,然后再用铁棍破冰挖坑落脚。就这样他们从上午9时出发,到下午2时才到山底。汽油买回后,他们又和山下民工一道冒险担运,他们硬是用塑料壶每人15公斤把汽油背到了山上。也就是在这次运油后,王彦涛落下了风湿性关节炎的病根。

  2005年9月的一天,因连日暴雨不断,嵩山站电话突然中断。为了尽快恢复通信,王彦涛和两名年轻职工冒雨下山沿线排查。雾大雨密,山路湿滑,通信电缆沿途杂草丛生,他们艰难地一米一米地认真排查,5个小时后终于排除故障。在返站途中,由于极度疲劳,王彦涛一不小心摔倒在地,右腿严重摔伤,后被确诊为右腿胫骨骨折。

  与风雪为伍,和雨雾相伴,这让王彦涛对雷电反应特别敏感:夜里遇到打雷,他很快会被惊醒;电视里听到雷声,他也会马上保持高度警惕。30多个春秋,这成了他的“职业病”。

  “要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传统发扬到极致”

  王彦涛常对站内职工讲:“在高山艰苦台站工作,不能有‘等靠要’的思想,要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传统发扬到极致,既要成为测报业务上的能手,又要成为各项工作的多面手。”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1989年至1993年,为弥补经费不足,王彦涛带领职工,利用业余时间尝试综合经营。4年间,他们先后养鸡120只,喂兔80只,种植黑木耳50架,发展中草药1.5亩。

  1994年,在没有专项资金的情况下,王彦涛带领站内职工,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自己动手修建了水塔,挖通并铺设了近300米的自来水管道,从而使嵩山站第一次用上了自来水。

  1998年,为尽快解决嵩山站用电问题,王彦涛带领站内职工,利用冬季长达3个月的业余时间,自挖电缆沟500多米。后来在省局支持下,当年8月,市电通到嵩山站,过去那种照明用煤油灯、仪器设备靠发电的落后局面成为了历史。

  1996年至2004年,为更好地解决站内经费不足的问题,王彦涛又带领站内职工,大胆地在登封县城创办以传呼、手机为主要业务的“华信科技服务中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他们利用实体创收的积累资金,第一次对站内房屋进行了大面积维修维护。为了节约资金,王彦涛和职工们一道,油漆门窗、垒砌砖墙、改造线路、后勤保障,脏活累活,样样都干。

  2007年至2012年,王彦涛带领嵩山站职工,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合理利用项目资金,保质保量完成房屋综合改善、供电线路改造、浸塑围栏更新等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使嵩山站的站容站貌和办公生活条件得到较好改善。

  从1985年到2017年,从昏暗的煤油灯到市电照明、从职工挑水到用上自来水、从破烂不堪的院落到现代化的办公生活条件……嵩山站一次又一次地实现了飞跃,这其中无不浸透着王彦涛和站内职工的辛勤汗水。

  30多年里,王彦涛和嵩山站获得诸多荣誉:2008年他被郑州市政府授予“郑州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13年被河南省气象局推荐为“河南省最美气象人”,2014年被人社部和中国气象局共同授予“全国先进气象工作者”荣誉称号;近年,嵩山站被批准成为高山国家基准气候站,河南省气象局也明确提出要把嵩山站建设为“传承气象精神的基地、大气探测的基地、人才培养的基地、宣传气象的基地”。

  面对荣誉,王彦涛常说,处事应淡泊宁静,要有平常之心。“不与桃李争雨露,少同丹芍抢春光。平常之心藏苞内,随遇而安自吐香。”这几句诗也成为他的座右铭。(郭东亮)

编辑: 叶远
关键词: 王彦涛;喂兔;1986年;芳华;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