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一个种粮大户的供给侧改革:先想一招 先走一步 先试一着

2017-03-11 09:11:00来源:河南日报
  摘要 3月7日,唐河县大河屯镇林双专业种植合作社的黑小麦种植基地,绿毯似的麦田随风起伏。
  央广网河南分网消息 3月7日,惊蛰初过。唐河县大河屯镇林双专业种植合作社的黑小麦种植基地,绿毯似的麦田随风起伏。
  跟正拔节的小麦一样旺盛生长的,还有合作社的订单。春天刚到,合作社种植的黑色小麦已经被订购一空,摆脱了“种粮不易卖粮难”怪圈的理事长刘林双脸上洋溢着春风般的笑。
  “调”得出的困惑:谁能告诉我今年种什么
  农产品有量无市、有市无价,导致产能过剩、产品卖难,已经成为农业供给侧改革“去库存”的“绊脚石”。刘林双对此有着深刻的反思。
  前几年,种粮也挣钱,虽然亩效益不高,但种植规模大,小盈利也能带来大效益,总体收益还是可观的。但这几年粮食市场趋于饱和,卖粮难问题开始显现,保本经营是常态,赔本经营也成了常事。对此,刘林双的看法是:“一哄而上、一哄而散”是根本原因,大家同走一条路,走着走着路就窄了,最后只能共挤独木桥。
  在刘林双的理念里,农产品尤其是粮食产品“去库存”,关键在于一个“调”字,靠调结构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人特我精,在随大流里开辟小特色,在小特色中拓展大市场。
  2013年,刘林双从鼓励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号召中嗅到了转机,脱离商海做了“农场主”。他妻子李丛华评价说:“你别看刘林双文化程度不高,别人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他就是能看透政策走对路!”
  通过调查,黑色食品很有市场。刘林双就在“黑”上打起了主意。他的思路是“黑中谋变”。翻开他的2017年结构调整清单,一行行数字个性十足:种植黑小麦2000亩,黑玉米2000亩,黑土豆1000亩,黑花生700亩,核桃700亩……在本地承包和托管的4000多亩土地全部植入了“黑色基因”。
  不走寻常路,种粮有出路。刘林双的结构调整彰显出了特色鲜明的“黑金效应”。
  “掰”得清的效益:同样是种粮天地两重样
  过了三月三,花生土豆地里钻。在芬芳扑鼻的油菜花香里,合作社的黑土豆种植拉开了序幕。
  “林双大哥,今年的花生、土豆订单能不能给我分点?”一位青年农民支好电动车就急匆匆地进了屋。
  “这是王老庄村的王喜。”刘林双介绍道,“他种了50亩地,年年种小麦玉米,一亩地光农药种子化肥机械人工就有七八百元的投入,这两年年年折本。一听说今年的订单全部落实了,这几天天天往这跑,想跟着种黑色作物,增加点订单。”
  刘林双算了两笔账:种普通玉米亩产按500公斤,一公斤只能卖到1.7元,还很难找到买家,一季最多收入800多元钱;种黑色玉米亩产400公斤,每公斤卖到4元钱还包收购,一季能收入1600元,是传统种植的两倍。种植黑花生一亩地能产450公斤,合作社按每公斤10元钱的“铁价”进行订单收购,一亩地就是4500元,也是种普通花生的两倍。
  就是这样的产值“倍增效应”,让种粮农民看到了特色农产品的“市场潜质”。大河屯镇夏岗村种粮大户何栋体会最深,自从“傍”上了合作社,他承包的1000多亩地全部改种黑小麦、黑玉米、黑土豆,一举甩掉了年年辛苦年年赔的沉重负担,去年净赚几十万,重新提振了信心。
  “凡是合作社社员,跟着我来趟市场,我至少保证每亩地增加效益1000元以上。”刘林双说,“我那146户社员,全部跟我走了‘黑路’。现在,我又承担了38户贫困户的脱贫任务。没项目我给项目,没资金我垫资金,没劳力我上机械,咬咬牙狠狠心也要让他们一年脱贫!”
  “蹚”得开的市场:地头建工厂身价响当当
  走进刘林双利用荒沟废塘“改造”的农庄,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排簇新的农副产品加工厂房,厂房里是他用600多万元购置的黑色农产品系列深加工设备。
  作为全国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的理事长,刘林双的供给侧改革路径十分明晰:加速形成种植—加工—包装—仓储—销售一条龙农业产业化链条,靠精深加工打响产品品牌,抢占高端市场,改革现有农产品供给方式。
  现在,这个心愿已经实现。“黑玉米回收的成本是一斤2元,加工成玉米糁之后,加上无公害产品品牌的精心包装,一斤的出厂价是15元,市场价能达到20元。”刘林双扫了扫产品包装上的二维码自豪地说,“这就是加工增值的魅力!只要扫一扫,价格全知道。”
  刘林双晒了晒去年的业绩:仅下半年就为全国各地的100多家超市供货6万件,收入600多万元。今年的目标是收入2000万元,而且他坚信这一目标会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为此,他还推出“线下生产加工、线上推介销售”的电子商务新模式,成为京东等大型电商企业的合作伙伴,并且开始向跨境电商领域挺进。
  精深加工,身价倍增。从卖不出到不愁卖,从不愁卖到卖得快,从卖得快到卖得值,刘林双的供给侧改革可谓步履坚实。
  “摸”得着的路子:大户带好头改革有奔头
  “刘林双在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大潮中,先想一招,先走一步,先试一着,对于唐河这个农业大县、人口大县来说,意义重大。”县委书记李德成评价道,“只有学有样板,赶有目标,干有引领,才能给深化供给侧改革蕴足动力。”
  “农业大县、粮食大县既要履行维护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又要实现民富县强,这是一对矛盾。着力破解稳粮与增收的突出矛盾,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特色农业,努力在稳定粮食与富民强县上实现重大突破。这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李德成说。
  李德成认为,不调整结构,不加快转型,农业供给侧改革就难以蹚出深水区。要“让农村成为引人入胜的天地、农业成为令人向往的产业、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春光正好,改革正劲。一个种粮大户的实践,正是河南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缩影!(记者韩春光通讯员丰兴汉 左力)
编辑: 叶远
关键词: 种粮;改革;河南;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