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14万多残疾人居家生活“无障碍”

  无障碍出行

  公交车上的“站立禁区”

  公交车车门处的手动式翻板为无障碍设施。将这块翻板打开,形成上下车坡道,方便乘用轮椅的残障人士上下车。

  人行横道上的缘石坡道

  位于人行道口或人行横道两端,有一定坡度,是避免人行道路缘石带来的通行障碍,方便乘轮椅者进入人行横道行驶的一种坡道。

  盲道砖的含义

  一种为行进盲道砖或盲道方向引路砖,由条形方向引路砖组成,引导盲人放心前行。第二种为提示盲道砖或盲道方位引路砖,由带有圆点的提示砖组成,提示前方有障碍,该转弯了。第三种为盲道危险警告引路砖,圆点较大,提示前方危险。

  导盲犬可进地铁

  目前国内的北京、郑州、大连等城市都出台了相关政策,明确视力残障者可携带导盲犬进站乘车。

  资料图片

  视障人士的信号

  视力残障者举起手或将盲杖举过头顶,代表视力残障者想过马路,示意司机不要抢行。

  残疾人也可以驾驶机动车

  2010年4月1日起,新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实施,允许右下肢残疾、双下肢残疾以及听力障碍、右手拇指缺失或手指末节残缺五类人员驾驶汽车。右下肢和双下肢残疾人可以申领C5驾照(准驾车型为残疾人专用小型自动挡载客汽车)。

  无障碍卫生间

  在公共场所卫生间区域专门设立无障碍卫生间,并配备专门的无障碍设施。

  本栏图片除署名外均为本报记者聂冬晗摄

  □本报记者卢松

  6年前,鲁山县梁洼镇南店村村民杨银佳因交通事故造成截瘫,与轮椅相伴,原本可以一步跨过的水泥台阶成了他走出家门的绊脚石。依靠家人帮助才能出门的他心情很低落,一度窝在家里不出门。

  最近,鲁山县残联对杨银佳家进行了无障碍环境改造,把门口的台阶改成水泥坡道,还安装了不锈钢护栏。现在,杨银佳自己就可以扶着栏杆、坐着轮椅出门,生活基本上实现自理。“有时间了就会坐着轮椅出去转转,心情也好了许多。”12月3日,正在转悠的杨银佳笑着说。

  小改造带来生活大变化

  “有米难做饭,有路难出门,有水难洗澡,内急难如厕”这些尴尬问题,曾是重度残疾人面临的现实问题。通过家庭无障碍改造,越来越多像杨银佳这样的残疾人,开始自立生活,走出家门,甚至走向社会。

  驻马店市经济开发区关王庙乡小尹庄村村民张金萍高位截瘫,长期坐轮椅导致生褥疮,因为如厕不方便经常感染,严重时会导致高烧不退。褥疮少犯点,过得干净点,成了她最大的愿望。今年驻马店市残联组织人员对她家实施了改造,配备了无障碍洗浴、如厕设备,还给她换了一台新的轮椅。现在,张金萍几乎没有再得过褥疮。

  “修个坡道,加个扶手,这些看似不大的改造,可能会改变残疾人的生活甚至命运,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融入社会的信心。”省残联相关负责人说。

  2012年以来,省残联积极推进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根据残疾人的实际需求,实行“一户一设计”个性化服务,为残疾人家庭修建轮椅坡道、改造坐便器、安装室内外扶手等。

  我省还在全国率先印发《关于做好农村危房改造项目涉及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的通知》,明确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与住建部门危房改造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

  近3年,我省共投入资金3.7亿多元,为14.5万多户建档立卡重度残疾人家庭实施了无障碍改造。

  残疾人渴望更多“小幸福”

  盲道被汽车和自行车占用,每次出门都经历莫大考验;看电影、逛商场几乎与他们无缘……在家庭无障碍改造之外,全省700多万残疾人呼唤着全社会无障碍环境。

  上世纪80年代,我国无障碍建设开始起步。2012年8月,国务院颁布《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明确了依法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是政府责任和社会义务。2018年4月1日《河南省无障碍环境建设管理办法》开始施行。

  一些可喜的变化悄然发生:

  郑州地铁建设了无障碍电梯和盲道,并允许导盲犬随主人免费乘坐地铁,残疾人权益得到更多保障;

  郑州图书馆专门设有一间无障碍阅览室,600册盲文书、60种报纸杂志供残障读者借阅;

  从2017年起,省人大会议开幕式连续3年进行同步手语翻译,为听障残疾人了解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打开新窗口……

  行得通、出得去、能如厕、洗上澡、晒太阳等,这些在正常人眼里再普通不过的事情,对于残疾人来说却是奢侈的小幸福。省残联理事长王丽表示,精准对接残疾人需求,为他们提供有效帮助,让残疾人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还需各方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