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页

一键登录

首页  |  快讯  |  新闻  |  评论  |  财经  |  军事  |  科技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生活  |  公益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社区

河南分网 > 城镇化

现代农业才能帮农民更好对抗旱魔

2014-08-23 09:40:00  来源:新华社  说两句  分享到:

 

温保臣的玉米地与堂兄的“白荒地”接壤(8月2日摄)。

  梁通贵(左)种的120亩广东菜心绿油油的,丝毫看不出中原大旱的影子(8月6日摄)。

  长葛市古桥乡董天龙村村民高根树(左)拿着“农业用水智能卡”,在地头智能化井房刷刷卡浇地(8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冠 摄

  央广网河南分网消息 据新华社报道:“今年天旱到啥程度,看看我堂兄的地就知道了。他一水没浇,种子和肥料搭上了,颗粒无收。”温保臣的1.6亩玉米地,与堂兄的1.8亩玉米地接壤。

  记者看到,温保臣的玉米已长两米多高,抽了穗、出了天缨;他堂兄的地则是露着麦茬的“白荒地”,偶尔才冒出一两棵玉米苗。

  温保臣说,“地边儿搭地边儿,我那玉米能保住,是因为浇了四水,又施了两袋化肥……”

  “以前浇地得来回钻庄稼棵,现在脚不用进田里”

  温保臣是襄城县紫云镇孟沟村人。与他浇1.6亩地大水漫灌、用电超过100度相比,长葛市古桥镇董天龙村村民浇地则省事、省电多了。

  79岁的高根树拿着“农业用水智能卡”,在地头智能化井房刷刷卡就能浇地。他说:“以前浇地得来回钻庄稼棵,现在脚不用进田里,通过预埋的喷灌就能浇地。原来浇一亩地至少用60吨水,现在最多用25吨水,用不了10度电。”

  去年以来,长葛市、许昌县11个乡镇267个行政村,集中连片建设50万亩高标准粮田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目前已建成12.9万亩。

  “这套灌溉系统,要不要浇水、浇多少水都由电脑测墒后自动控制,节水50%以上。”长葛市水利局副局长赵绍宏说,所用半固定式喷灌、固定式喷灌、中心支轴式喷灌模式,由水利部专家设计,在河南许昌市首先试用。

  “农业现代化光靠农民投入不现实,必须以工哺农”

  种粮大户史青民种了200亩玉米,用喷灌浇过四水,估计亩产达1300斤。他说:“大旱之年让我体会很深,收与不收看水利,收多收少也看水利。”

  史青民所在的许昌县陈曹乡,曾是三国时曹操“许下屯田”的地方。如今许昌县也是“产粮大县”,年粮食总产量15亿斤左右。县委书记赵庚辰说:“去年建成高效节水灌溉农田8.6万亩,总投资1.8亿元来自中央、省、市、县财政,农民不用花一分钱,最多在自家地里帮助埋一埋喷灌管网。”

  陈曹乡党委书记范利民说:“田间公路与村村通公路相连,百姓种田很方便,但很多人不知道,为修21公里田间公路,县级财政拿出了1100多万元。”

  去年长葛市涉农支出13.9亿元,占财政公共预算的50%;今年前7个月,全市涉农支出9.1亿元,占总支出的48%。市委书记刘胜利说:“多年来,在长葛市GDP总量中农业所占比重不足7%。农业现代化光靠农民投入不现实,必须以工哺农。”

  现代农业园看不出大旱影子 工人月入万元

  梁通贵种的120亩广东菜心绿油油的,丝毫看不出中原大旱的影子。“田间埋有管道,一打开开关,能喷沼液或水,底肥用的是沼渣。如果靠天种菜,这些菜早就死光了。”

  今年40岁的梁通贵,生于贵州罗甸县农村,如今带着15名亲戚,成了河南叶县的职业菜农。

  梁通贵在海南、广州、武汉、洛阳等地种菜已有13年。“最初一个月工资300元,现在一天都快挣300元了。我负责种菜和管理,每采摘一斤提成6分,一月能挣七八千元。工人中的快手一天采摘1000斤,每斤提成6角,能挣600元。采摘量大时,工人一月能挣上万元。”

  “现代农业才能帮农民增产增收。梁通贵所在的现代农业园占地5000亩,已初具现代农业雏形。原来这里是坡岗地,庄稼长势并不好;现在每亩菜地,一年至少种7茬,纯利在2万元以上。”叶县副县长孙国群说,为了鼓励企业家投资现代农业,在土地流转前3年,县级财政每年每亩贴补400元,并帮助企业农业基础设施。

编辑:任伟作者: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头条推荐

关闭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