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30年了,“数字敦煌”日渐清晰

2017-05-05 10:29:00来源:中国文化报

  

  中共中央党校档案馆“丝绸之路上的敦煌”数字展展出的莫高窟328窟彩塑3D打印成果

  上世纪80年代末,敦煌研究院提出“数字敦煌”的构想,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敦煌石窟文物的永久保存。近年来,“数字敦煌”项目不断加速推进,利用高科技手段,让一批敦煌艺术精品通过数字展、网络体验、手机APP等途径走出敦煌。敦煌石窟数字展在国内各大高校及文化场所展出,获得广泛好评;2016年,“数字敦煌”成果还首次走出国门,现身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使当地民众身临其境地体验敦煌石窟的迷人魅力。

  艺术和科技融合

  让不可移动文物“动”起来

  日前,记者来到中共中央党校档案馆展出的“丝绸之路上的敦煌”数字展,通过可听、可视、可感的切身体验,“穿越时空”感受敦煌艺术的博大精深。

  走进中共中央党校档案馆一楼大厅,映入眼帘的是9米×3米的数字屏幕,上面正放映着数字投影节目《敦煌不再遥远》,通过这部8分钟短片,带领观众简要了解敦煌历史。大厅中央则为莫高窟285窟覆斗形窟顶灯箱,为观众营造浓厚的洞窟氛围。

  记者看到,展览以专题的形式展示丝路遗迹及精美的敦煌艺术:分层壁画立体再现了莫高窟第329窟的藻井以及第257窟的《鹿王本生图》,触摸屏上展示了全球上线的“数字敦煌”网站,3D打印完美再现了莫高窟328窟佛龛的8身彩塑,可穿戴式虚拟漫游设备为观众带来“穿越时空”的互动体验。同时,展馆走廊也根据莫高窟甬道进行设计,展现了莫高窟不同时期的供养人形象。

  据了解,除“走出家门”的展览外,位于敦煌研究院兰州分院的敦煌艺术馆,还常年展出以“用先进技术传承优秀文化”为宗旨的数字展,借由充满未来感的新媒体艺术形式,呈现莫高窟典藏名作中的大美。

  借助多种科技手段

  探索壁画数字化之路

  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所长吴健告诉记者,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数字敦煌”项目已形成一整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壁画数字化处理方法,解决了特殊环境下的数据采集问题。截至目前,敦煌研究院已完成120个洞窟的图像采集、42个洞窟的图像处理、20身彩塑的三维重建、120个洞窟的全景漫游节目制作、124个洞窟的三维扫描、文献数据库20万条等。

  吴健介绍,莫高窟的石窟立体面多出现在中心柱附近,采集空间狭小,镜头焦距和摄距等调控景深范围极为有限,特别是受拍摄时衍射现象等影响,会降低图像色彩反差和细节表现能力,造成数字图像品质的下降。

  为此,技术人员采用了焦点堆栈技术方法进行壁画数字化,有效解决了立体面的景深问题;图像精度从75dpi提升到300dpi,达到了原图还原的要求,并借助自主设计的拼接方法解决了超大图像还原问题;图像采集和处理集成色彩管理系统,实现了数字壁画色彩的高度还原;再结合激光扫描与测绘技术,对拼接完成的壁面全景图像进行定位与纠正,将壁画形变控制在毫米级,实现任意平面、空间距离和面积的量测。

  另一方面,敦煌研究院探索出适合石窟彩塑三维重建的关键技术,即利用幻维自适应三维空间技术重建系统获取、生成莫高窟彩塑的高精度三维全息信息。首先通过三维扫描获取彩塑的三维数据,建立素模;然后,对彩塑的纹理进行拍摄,将处理好的图像贴到素模之上,完成彩塑的三维重建,最后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等比例彩塑的复制品,运用于考古研究与展览展示。

  “数字敦煌”30年

  从构想到不断完善

  吴健告诉记者,30年来,敦煌研究院将先进科技与文物保护理念对接,对敦煌石窟和相关文物进行全面的数字化采集、加工和存储,将已经获得的图像、视频、三维数据和文献数据汇集起来,构建出多元化、智能化的石窟文物数字资源库,并通过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向全球推广。在2015年中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大力支持下,经过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和系统开发与调试等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数字敦煌资源库平台第一期于2016年4月29日正式上线,首次向全球发布敦煌石窟30个经典洞窟的高清数字化内容及全景漫游节目。

  吴健表示,敦煌已步入科学保护时代。为了缓解保护与开发的矛盾,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敦煌研究院于2015年建成并启动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通过节目观赏、虚拟体验、实时调控观众流量等方式,大大缓解了旅游旺季游客剧增对敦煌莫高窟文物造成的压力。2016年5月,在北京展览馆举办的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上,“数字敦煌”项目建设成果受到各界关注。

  “未来,我们将在新技术的引领下,不断更新、完善数字敦煌资源库平台,让更多敦煌石窟艺术借助各类平台走出敦煌,走到百姓身边。”吴健说。(连晓芳)

编辑: 叶远
关键词: 敦煌研究院;敦煌艺术;摄距;数字图像;数字敦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