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海边游玩这些“防溺水”常识要牢记

2018-08-08 16:09:00来源:新华网

  一对双胞胎姐妹在青岛海边不幸溺亡事件近日引发广泛关注。正值暑期,海边成为不少家庭户外旅行的热门之选,究竟该如何保障孩子的水上安全?

  今年夏天以来,各地儿童溺亡事件时有发生。网友表示,这些事件在一次次给民众提醒的同时表明,许多人并不是真正地了解溺水。

  国家职业资格游泳救生员培训师、考评师孙谦介绍,一些研究发现,真正的溺水不是想象中的一直挣扎、大声呼救,而是无声无息的。溺水通常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喝饱水”的湿溺,即不会游泳的人溺水,人的状态是不停咕嘟咕嘟咽水,然后身体垂直、不停往下沉,直到水灌满肺部,呼吸系统的骤停导致脑死亡。

  还有一种情况是人由于紧张,一口气没喘过来,导致头部痉挛,把气道锁住,气进不去也出不来。这种情况下,人一般是飘在水上的,实际就是“憋死的”,叫干溺。

  近日,记者发现,除青岛外,厦门、大连、哈尔滨等地的海边游客爆满。常年在哈尔滨市松花江畔驻守的“义务救生员”郑志强表示,海边人多,孩子随着人流转移位置,一转眼就会被淹没在人群中,“想看也看不过来。”此外,没有充足热身、游泳时间过长、身体过于疲劳和水温变化不适等原因,都会导致人体抽筋,也可能造成溺水。

  郑志强建议,游泳一定要到规范的场地,最好在学会游泳之后再到开放水域,不要自己盲目尝试、私自下水。

  孙谦认为,由于孩子年龄小,对自身安全和周边环境认知不足,家长应首先尽到监管责任,禁止孩子进入违禁区域,同时带孩子到海边时应给孩子戴好浮袖、浮漂等防护设备。

  不少网友呼吁,家长和教育机构平时应给孩子们讲授一些自救常识,以备不时之需。专家指出,如遇溺水,呼救的可能性一般不大。如果有可能的话,就把头露出水面,大声呼喊,同时挥动双手,或者用手臂拍打水面,还可以将身上的书包、球类等密封起来抱住,会有一定的浮力,能保持半分钟到一分钟。

  此外,法律专家表示,保障未成年子女安全,有必要加强监护人的责任意识。

  业内人士建议,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普及防溺水知识;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增派救生力量,包括发动社会团体和志愿者,增配相关人员进行管理和疏导。(记者杨思琪 张旭东 王阳)

编辑: 彭华

海边游玩这些“防溺水”常识要牢记

一对双胞胎姐妹在青岛海边不幸溺亡事件近日引发广泛关注。国家职业资格游泳救生员培训师、考评师孙谦介绍,一些研究发现,真正的溺水不是想象中的一直挣扎、大声呼救,而是无声无息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