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分网

 首页 > 市场动态 > 正文

产业地产成房企新“蓝海” 专家称并非"万能药"

2014-12-17 11:40   来源:新华网    打印本页 关闭

    

  央广网河南分网消息 产业地产成为继商业地产、旅游地产和养老地产之后,又一个房地产行业细分市场下的投资“新宠”,正受开发商追捧。随着住宅市场调控的“常态化”,传统住宅开发进入低利润增长期,让房企转型势在必行。新常态下,产业地产或成房企发展新“蓝海”。对此,专家称,产业地产虽是“香饽饽”,但并非“万能灵药”。

  产业地产或成房企下一块蛋糕

  2014年下半年以来,尽管限购解除、限贷松绑、央行降息等一些列针对房地产行业的利好政策,但并未真正扭转楼市进入下半场的“低迷”局面。一些预感到传统住宅市场即将进入“寒冬”的开发商便开始积极寻找“过冬”之道,迫使商业地产、产业地产等投资领域“异军突起”。

  如今,房地产企业“不务正业”的玩跨界早已不是新话题,新常态下其有“愈演愈烈”之势。据悉,目前国内排名前20的房地产商中,有一半以上涉足于产业地产,并成立了专门的市场研发部门。据不完全统计,传统房企中包括万科、绿地、万达、富力等大开发商在内,均已涉足产业园区运营领域,抢占先机。因其在房地产设计开发等领域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同时也拥有较强的融资能力。

  在房地产市场成交不理想、融资渠道不畅的背景下,众多开发商将“战线”延伸至多个行业,加速向其他行业的迅速渗透,产业地产的巨大价值正被逐步认可。

  “现在房地产市场,住宅基本上动不了,开发商如果想到一个地方去拿地建房子是非常难的。同时,商业地产方面,很多人都在开发,目前也到了‘天花板’,未来能不能租得出去很难说。”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现在无论是对于开发商还是对于政府而言,他们都需要一个新的形式,土地这个载体没有变,如何用好土地才是核心问题。

  房企抢滩郑州地产新“蓝海”

  依托于中原经济区和全国重要交通枢纽的核心优势,郑州不断上升的经济实力将有助于吸引沿海资本、企业、人才在此集聚,郑州亦成为产业地产的“兵家必争之地”。

  绿地集团作为最早入驻郑州的一线房企之一。据媒体报道,2011年5月13日,绿地集团与郑州市政府相关部门正式签约了投资总额高达130亿元的绿地滨湖国际总部经济产业园,该产业园占地面积约668亩,含有两栋70层超高层双塔、市民服务中心及配楼、商务酒店、写字楼、购物中心、住宅及底商等物业形态。

  在一线房企面前,郑州房企也“不甘示弱”。河南豫发置业有限公司的“锦荣”系,一直被誉为“中原纺织服装产业运营专家”,相继投资开发以曲梁国际锦荣城,夏邑、兰考服装产业园为代表的服装产业园等项目,形成了具有豫发特色和竞争优势的“锦荣全产业链运营模式”。

  11月29日,由河南裕鸿置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中部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正式开园迎客。该园区总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主要划分电商产品体验区、电商办公区、电商孵化区、智能仓储区、综合服务区、生活配套区六大功能区域。目前,入驻该园区的企业已经达到100余家。

  专家称:产业地产虽是“香饽饽” 并非“万能灵药”

  房企“转型”与当下传统住宅市场遇冷有着直接的关系,产业地产虽是“香饽饽” ,但并非“万能灵药”。

  “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下半场,普通的住宅还是商业住宅也处于一种供过于求的状态。产业地产是未来发展战略中的蓝海,特别大中城市,也是其重要发展方向,企业应顺势而为。房企在做产业地产之前一定要了解政策支持、城市产业结构、开发商自身具备的资源条件,做好长期的产品项目定位;要形成产业链条,产业集聚、产业效应来发挥产业园区的作用。”同致行郑州分公司技术中心总经理曹庆伟如是分析。

  如何使其健康、稳健地运转,是房地产商亟待破解的问题。中国产业集聚研究专家杨建国指出,目前,诸多房企将投资触角延伸到产业地产上,以期通过城市综合体、专业市场等形式来舒缓运营压力,但由于欠缺产业地产的哺育规律,“换汤不换药”,仍然用传统的开发住宅地产的思维在经营产业地产,学到了“表”,而忽视了“里”。

  产业地产区别于住宅地产,不仅要把厂房、写字楼卖出去,还要确保产业园能够养得活、转得动。杨建国建议:“需要从源头上进行把控,产业地产的规划设计须与招商引资同步,根据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地来进行业态的调研与定位。另外,要有产业支撑,生产型项目是产业地产的‘钢筋铁骨’,缺少支柱产业的支撑,产业地产将是无本之木。”(记者 石光明)

责编:罗珍华

中央台简介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我要纠错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版权声明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客服热线:010-86093114 400-668-0040 传真:010-63909751
E-mail:cn@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