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70年 三代人续写电网情

2019-07-11 09:57: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哈尔滨7月11日消息(记者乔仁慧 通讯员董中圆)有一种责任叫担当,有一种使命叫坚守,有一种情怀叫奉献,三代人历尽芳华守卫电网,爷爷文殿国31年创业开拓、父亲文长录30年恪尽职守、孙子文瀚9年使命担当,一家三代人用70年的光阴接力续写哈尔滨电网发展。

  1946年,政府对肇东旧发电厂改造扩建,肇东电业局的前身——肇东发电厂成立。70年来,文殿国一家三代人扎根肇东电业局生产一线,“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三代人接力服务地方发展,他们用自己的传承,守护着电网的安全运行,守护着城市那一片光和亮。

  创业一代:文殿国

  “解放初期,肇东发电厂招工,也就是在那个时候,父亲与电结缘,一干就是30多年。”回忆起老父亲当年的情景,留存在文长录脑海中更多的是父亲那倔强的脾气、对工作的执着,以及默默撑起7口之家的坚实臂膀。

  1964年7月,文殿国被分配到肇东县电业科线路大修队担任外线检修工,在文长录的记忆里,父亲总是早出晚归,十多岁的时候,才知道父亲是一名电力工人。那时,父亲文殿国经常利用午休时间带着孩子们赚点辛苦钱,一方面贴补家用,一方面供养仍在上学的弟弟妹妹们。

  “70年代,线路设备状况不好,除了限电之外,脆弱的电网禁不起刮风下雨。”虽然没有见到过父亲文殿国工作时的场景,但每次父亲匆忙离家赶往抢修现场的画面却是历历在目。

  “那个年代的孩子都盼望着过年,有新衣穿、有猪肉吃,还可能有压岁钱。”而文长录的童年却并不期待过年,因为每逢春节,父亲都要忙碌在工作一线,守护着一年当中城区最明亮的那几天。

  文殿国在肇东电业科线路维修队担任配电班班长,负责配电线路运检、安装等工作,带领着10余人的班组担负着肇东主城区的供电任务。由于当年物资匮乏、安全意识淡薄,早期的电力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没有验电笔、停送电完全靠电话联系,在没有特别紧密科学的安全组织措施下,凭借多年工作经验,文殿国带领的班组安全走过了20多个春夏秋冬。过硬的技术、无私的精神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此期间,文殿国两年当选肇东市劳模、连续10多年被评为肇东电业局先进工作者。

  从配电工作岗位退休后,文殿国并没有选择安享晚年生活,正值肇东局新老交替和肇东市地方发展的关键时期,凭借多年的精湛技术和对电力事业的一腔热血,文殿国回到肇东局承装公司,把多年的工作经验传递给新一代电力人。

  奋斗二代:文长录

  正是受到父亲的影响,1990年,文长录退伍转业后,从父亲手中接过了“三大件”,正式加入为之奋斗了30年的配电大军。从一名检修工成长为配电班长到单位的技术骨干,文长录为电网工作奉献了整个青春,亲历了农网改造、城网改造、村村通电、机井通电等重要时刻,见证了农网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全部过程。

  90年代初,国家代针对当时农村、农业及农民生活用电得不到保证,及时提出了“确保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用电、确保农民生活晚上几个小时的生活照明用电。”同一时期,文长录快速成长为班组的骨干力量,在第一次农网改造开始之初,作为新晋班组长的文长录接过重任——每天要至少完成1个自然村的改造任务。

  “2线改4线、16平方线径换25的、扶正歪杆、档距过长加设电杆……”谈到农网改造那几年,文长录记忆犹新。7个人的班组,每天凌晨3点多就要赶到作业现场,经常靠几个包子支持到每天作业结束。虽然辛苦却是干劲十足,偶尔吃到一顿老百姓给送来的大乱炖,每个人都会得到最快乐的满足。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因每天要登杆连续作业8至10小时,文长录的双膝留下了疾患。

  “最开始没有在意,只想着如何把任务完成,彻底解决农村电压低、用电难的问题。” 从业30年来,文长录总是把工作摆在第一位,参与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抢修任务,多次消除可能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隐患,现场工作日志足足有10本2000余条的记录。

  “98年三十晚上,10多台变压器烧损停电”、“16年三十晚上,从21点到第二天凌晨5点,抢修西八里屯和五里明屯的故障停电。”“、“14年,暴风雨导致正阳14道街7、8基电杆和变压器台倾倒。”……在急难险重时刻,文长录总是冲锋在前,带领班组人员快速恢复供电。有着32年党龄的文长录,不仅在工作中表现突出,在全局业务竞赛中也多次获得第一名,连续13年被肇东局评选为先进工作者。

  “现在科技进步了,在现场经常利用微信发个作业图片或视频传给家人。”因双膝骨刺加重不能长时间作业,为避免妻子担心,每次在现场文长录都会发个信息报个平安。2015年,文长录主动提出辞去班长职务,培养年轻骨干力量充实到班组长角色,自己默默退向幕后继续和班组守护着城区的8条线路。

  “工区50名员工,70%是复转军人,半军事化管理,正因如此让工区始终拧成一股绳,现场作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也是农电系统屈指可数的。”作为文长录的领导,更是亲密战友的刘小东掩饰不住的自豪。

  多年来,正是像文长录一样的全身心投入生产一线的员工,为地方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强可靠的电力保障。500余封感谢信、100余面锦旗、一面悬挂60多块奖牌的荣誉墙,映照了这支电力铁军的辉煌成就。

  前行三代:文瀚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爷爷文殿国和父亲文长录为电力事业公而忘私、牺牲小我的举动,让自小对电力事业就有亲切感的文瀚对这份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2011年,文瀚退伍后毅然决定参加到电力行业中,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肇东电业局输电工区。正值哈尔滨电网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电网智能化、无人机巡检、智能采集等等接踵而至,输配电线路、设备、负荷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工作9年来,文瀚践行的不仅是从父辈那里继承的任劳任怨的奉献精神,更多的是新一代电力人打造“三型两网、世界一流”的远大理想。

  “每次巡线大概要4个小时5公里吧,尤其夏天,肇东湿地蚊子出了名的厉害,捂得多严实都没用。”随着近些年地方快速发展,肇东地区的输电线路长度呈几何增长。因肇东湿地、水田较多,为保障电网安全运行,文瀚往返在310多公里的线路上无数次,足迹踏遍了肇东地区的每一个角落。

  2016年,一场龙卷风袭击五站镇,造成66KV北召线37-38号杆倒在鱼池里。文瀚第一个跳进水里,由于敏感体质身体泛起一片片红点。为快速恢复供电,他坚持和现场人员连续作业10小时,搭建了2组500余根木杆组成的木塔。

  “我家三代都是电力检修工,对电网有着特殊的感情。”谈及对工作的感受,文瀚更多的是将父亲的影子化作自身工作中的实践,特别在关键时刻保障电网安全运行时,勇担重任身先士卒。

  “每年都要给电杆下水套,保证线路安全运行。”由于肇东地区湿地、稻田地、沟渠较多,经常有杆塔被水冲刷,危及安全。文瀚每年都要和班组人员对杆塔进行加固处理,冬季做好水套基础,待到冻土开化后立即填充石料。肩拉背扛成捆拉线、几十袋重达70斤的高密度石料,没膝的湿地深一脚浅一脚,像蚂蚁搬家一样,一基基杆做好防护措施。谈到这些细节,文瀚如数珍宝。

  “给鸟窝搬家、断股导线处理、悬垂偏离处置、清理线路违建……”这些日常的艰辛工作被文瀚轻描淡写的略过。有人劝他换个轻松的岗位,也有人劝他工作差不多就行,他总是回应,“我是国家的士兵,也是电网的职工,我会像保卫国家安宁一样去守护电网的安全。”

  正如文瀚所说,爷爷工作31年、父亲工作30年、自己已经工作9年,正是哈尔滨供电公司无数像他们一样最美的员工,默默坚守岗位一线,用责任和奉献保障老百姓安全用电,用初心和使命守护万家灯火明。

编辑: 冯志远

70年 三代人续写电网情

有一种责任叫担当,有一种使命叫坚守,有一种情怀叫奉献,三代人历尽芳华守卫电网,爷爷文殿国31年创业开拓、父亲文长录30年恪尽职守、孙子文瀚9年使命担当,一家三代人用70年的光阴接力续写哈尔滨电网发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