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健康中国提升为国家战略,将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目前,康养产业人才培养正向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康养产业集聚区初步形成,成就明显,逐步形成层次分明、布局合理、多业融合的康养产业体系。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紧紧围绕打造全国养老示范基地和国际一流康养目的地,扎实推进健康贵州行动,推动贵州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跨越发展,实现养老设施城乡全覆盖,建设起全国第一所以“康养”命名的贵阳康养职业大学,森林康养影响力逐步增强。作为一个“朝阳”产业,在探索发展过程中难免遇到一些问题,为推动贵州省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科学规划布局,做大做强产业

重点建设“一圈一城三区”。充分结合《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相关专项规划,重点推进以贵阳为核心的黔中综合健康养生圈、都匀市绿色康养之城、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建设,支持遵义市创建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省级中医药康养服务综合示范区建设的康养产业布局,示范引领全省康养产业发展。

打造一批示范基地。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康养产业载体同步建设。建成一批集休闲、避暑、生态体验等为一体的旅居养老产业示范基地和集聚区;一批温泉疗养、民族医药治疗保健、中医食疗、健康管理等特色健康养老产业示范园区;一批智能化老年用品和康复辅助器具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力争到2035年实现全省健康养老产业园区“一县一园”,进一步做大全省康养产业。

精准定位优势品牌。以资源禀赋为依据,突出特色化和差异化,打造在国内、国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康养品牌。以黔中城市群为依托,黄果树瀑布景区为核心,打造黔中国际康养中心,发展养生养老产业;以遵义市为中心,打造红色文化旅游、森林康养和体育旅游品牌;以黔西南州为中心向外辐射,打造山地户外运动基地和水上运动基地。各地结合自身资源,做强康养产业。铜仁地区主要打造温泉康养品牌;六盘水市打造避暑旅游、气候康养品牌;黔南州、黔东南州打造民族文化旅游、民族医药康养和绿色康养品牌。

推进补链延链,激发“链”式效应

龙头企业带动。康养产业是健康产业与养老养生产业跨界融合形成的一个新兴产业,是由康养核心产业向外辐射形成的一个产业链。因此,康养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龙头企业的带动和小微企业补链延链,鼓励养老机构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发展,加快培育一批健康养老产业龙头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在扩大招商引资,积极鼓励和引导本省国有企业、林场、宾馆、医院、养老机构等市场主体参与到发展康养产业中,延长产业链条,促进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产业融合。充分发挥康养产业关联性强、覆盖领域广的特征,加快健康产业与大数据、大生态、大旅游融合发展,进一步整合全省优势资源,形成“康养+农业”“康养+旅游”“康养+中药”“康养+运动”“康养+食品”“互联网+康养”等多元化、多层次、全产业链条的康养产业,促进产业联动,形成共生共享效应,实现跨行业、跨产业集群化发展。

深化区域合作。在借国家大力推动东西部协作的“东风”,强化与广东、浙江、江苏等发达省份合作的基础上,探索与成渝地区联动错位发展中高端避暑旅游和休闲度假产品体系;与云南合作共同打造乌蒙山区生态旅游产业;与广西合作打造中国南方喀斯特原生态旅游区,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与湖南合作打造“梵净山+凤凰古城”旅游专线等,实现一体联动、抱团发展,不断做强做大康养产业。

增加产品供给,优化配套设施

丰富产品类型。以吸引更多消费者到贵州康养为目标,开发覆盖所有人群,发展妇孕婴幼康养、青少年康养、中老年康养,即健康群体重保养、亚健康群体重疗养、病患群体重医养的相关产品,根据不同类型康复人群,从不同关键环节着手,开发重医疗服务、重康复服务、重养老服务、重旅游休闲等全环节产品。

适时更新产品。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更新换代,迎合消费者的需求。特别要注重市场调研,积极研发兼具文化内涵、现代科技和时代元素的产品,并及时推出康养指南,避免出现消费结构失衡、冷热不均的现象。

强化配套建设。配套设施是康养产品体验的关键,没有良好的配套设施,产业很难向前发展,在加强交通、供水、供电、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还要提供健康、护理、医疗、膳食、康娱及各类生活配套服务设施,从而让消费者真正“快进慢游”。

加大营销推介,注重品牌宣传

讲好贵州故事。要立足贵州丰富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聘请国内外知名编导、作家等到贵州进行编剧、编曲、撰写康养故事,并将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向外界充分展示贵州独特文化魅力,让更多的人了解贵州,走进贵州,体验贵州人文风情。

举办民间活动。深度挖掘贵州民间民俗文化精神内涵,找准民间民俗文化品牌与康养产业契合点,积极探索推出一批深受群众喜爱、具有贵州特色的民间民俗文化活动品牌项目,吸引更多消费者参与其中。

强化媒体宣传。抢抓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契机,大力推广“生态贵州”“多彩贵州”“避暑养老胜地”等品牌,充分利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媒体平台或自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报道,吸引中高端消费群体到贵州体验旅居、避暑。

完善管理机制,强化统筹协调

完善管理机制。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整合卫健、民政、自然资源、文旅、农业农村等部门有关力量,打破部门界限,简化审批程序,努力形成行政执法、社会监督、群众参与的康养产业管理长效机制。

抓好要素保障。依托“贵人服务”,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配套出台土地使用、资金补助、税费减免、金融供给等优惠政策,积极引导优质社会资本进入康养行业,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和职业教育培养,提高从业人员服务能力和职业道德。

强化督查问责。采取项目化、清单化的方式,实行“周调度、月通报”的调度机制,对各单位部门工作推进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工作成效明显的进行通报表扬,对工作推进不力、责任落实不到位的进行通报批评、追究问责,在全省上下形成有干劲、有作为、有成效的良好局面。

(作者陈建璋 姜刘 单位分别为贵州民族大学、中共黎平县委政策研究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