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村党支部书记正用“苗汉”双语向绣娘们宣讲“桥头堡”政策精神(央广网发 施秉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央广网贵州5月17日消息 六合村坐落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马号镇清水江河畔,全村人口2700余人,其中99%是苗族,是典型的苗绣技艺发源地、传承地之一。

连日来,在六合村刺绣扶贫示范基地里,以“苗汉”双语宣讲“桥头堡”政策精神的活动正在持续开展,不断地把党的好声音和好政策宣传到群众心中。

马号镇六合村的绣娘们正在刺绣(央广网发 施秉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今年4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黔东南自治州“黎从榕”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的实施意见》,文件明确提出“支持黔东南州建设面向大湾区的山地民族文化旅游和生态康养目的地,打造全省重要的民族工艺品加工基地和交易平台”,六合村的苗绣产业发展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

今年5月12日,六合村苗绣产业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作为六合村村集体经济的贵州苗腾刺绣文化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与施秉本土刺绣产业的龙头企业贵州榜香郁苗绣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刺绣产品设计加工、技能培训等方面展开一系列的合作,预计每年将为六合村提供10000至15000片的绣片订单,产值达80至100万元。

拥有多彩的民族文化和技艺精湛的绣娘,是六合村被众多合作伙伴所看中的地方。300多人的绣娘团队也成为了六合村刺绣产业化的重要支撑。当前,六合村还与贵州黔粹行民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苗绣企业成为了合作伙伴,且已实现3000片绣片的订单任务,苗绣产业已成当地群众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

相关企业正在对绣娘们进行培训(央广网发 施秉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中国电建贵阳院派驻六合村的第一书记李超洋是六合村刺绣产业化的领头羊和推动者。他认为产业要长久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自2021年到任六合村后,培养后备人才、鼓励更多六合村的青年返乡创业,便成了李超洋重点开展的一项工作。目前,在他推动下六合村已经有3名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投入到六合村集体经济发展中,为六合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奠定人才基础。

马号镇六合村的绣娘们正在刺绣(央广网发 施秉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如今,六合村的苗绣产业化已经步入正轨,马号生态牧场、生态渔场建设正稳步推进,依托生态农场产业链建设的六合农品香饭庄也已经正式开业迎客,乡村旅游产业链初具雏形,有了人才的支撑、政策的机遇、产业的带动,六合村将在乡村振兴之路上迎来全方位立体化的发展。

六合村驻村第一书记李超洋信心满满地对记者说:“我们提出乡村旅游、苗绣产业化、生态牧场这些概念,主要是搭一个平台,我们六合村将牢牢把握‘桥头堡’政策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以龙头带动,让群众自发地参与到我们产业振兴的工作中去,实现我们整个六合村全方位、系统性的变化和发展,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吴康)

编辑:任振国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