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岑巩县羊桥土家族乡中心小学课间的操场上,同学们身着少数民族服饰,正在做民族特色课间操(央广网发 万再祥 摄)

央广网贵州6月30日消息(见习记者任振国 通讯员万再祥 万兆川)近年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羊桥土家族乡中心小学把“绿色农耕文化、彩色土家族文化”引进校园,扎实推进民族团结教育,让学生徜徉在民族文化的百花园里,放飞青春梦想。

同学们正在做“金钱棍舞蹈”的特色课间操(央广网发 万再祥 摄)

近日,在岑巩县羊桥中心小学课间的操场上,同学们身着少数民族服饰,昂首挺胸、精神饱满的做着民族特色课间操,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彰显了新时代青少年的青春与活力。

“大课间活动,让我们对土家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加上我们平时农耕活动的亲身体验,校园生活变得更加的丰富,让我们能够更加轻松愉快的学习。”羊桥中心小学学生王偲说。

同学们正在做“金钱棍舞蹈”的特色课间操(央广网发 万再祥 摄)

和传统的广播体操相比,这套名为“金钱棍舞蹈”的特色课间操更活泼、欢快。将艺术元素、中华传统文化、民族团结教育融入到体育锻炼中,让整套课间操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原生态的唱词伴奏,将传统文化“忠、孝、仁、智、礼、义”等内容融入说唱,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同学们正在做特色课间操(央广网发 万再祥 摄)

“羊桥土家族乡是岑巩县唯一一个少数民族乡镇,为了把这个优秀的民间文化传承下去,我们以学校为载体,利用大课间时段,把我们土家族的战鼓、摆手舞、花灯、金钱棍,充分的融合在一起,形成我们土家特色的一个大课间活动。”羊桥中心小学校长姚元章说。

老师正在指导同学们做特色课间操(央广网发 万再祥 摄)

特色课间操的推广,让学生们在体会民族风情和学习民族文化的同时,提高锻炼的积极性。也让各族学生更加团结友爱,充分展现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创和谐的精神面貌。

在创新特色课间操的同时,学校还将校内近800平方米的部分绿化带改造成师生农耕实践基地,修建一间72平方米的农耕陈列室,以及农耕文化长廊,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感受探索的乐趣、在体验农耕中增长知识,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编辑:张翼晶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