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南宁11月19日消息(记者 刘发丁 张垒)长寿是巴马最宝贵的资源,如何让这一金色招牌焕发出新活力、生长出新价值?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巴马瑶族自治县围绕结合脱贫攻坚、国际旅游区重大项目建设等中心工作,把发展生态产业作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一项重要任务,着力打造深度贫困地区发展生态扶贫产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巴马样本”。

  症结在哪里?痛点有哪些?原因是什么?巴马县深入开展“五访五破”个别调研,到联系点蹲点,与帮扶对象交心。“旅游脱贫致富,我们群众势单力薄,能不能引进外面的公司?”群众的问题,深深地扎在巴马县委、政府主要领导的心里。针对检视出来的突出问题,巴马县委、政府进行了集中研讨。每一次调研,都有新感悟;每一次讨论,都迸发新点子。在一次次的调研、一次次的讨论中,巴马生态扶贫产业的路子越来越清晰:建设以生态扶贫产业、大健康产业为主题的生态产业,构建以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为主线的生态产业体系。
  巴马县探索了“公司+基地+集体经济+农户”、“配套产业+乡村旅游+农户”、“基地+文旅产品+农户+旅游购物+技能培训”等多种旅游扶贫形式,将巴马的生态优势与精准扶贫巧妙结合,把村子做成“企业”、把村民变成股民,让贫困户收获旅游产业带来的红利,吃上了“旅游饭”,打造了用美丽战胜贫困的巴马模式。与旅游公司签订旅游开发协议,共同发展旅游,旅游公司每年按门票收入税后的8%或3%分红给群众,依托水晶宫景区的那社乡大洛村、百魔洞景点的坡月村、百鸟岩景点的烈屯等,从旅游企业的收益中拿到了实实在在的分红;引进广西旅游投资集团、深圳华昱投资开发公司等龙头企业,将零星打造旅游景点,转变为覆盖全境的全域旅游,让游客由三五天的观光转变为十天半个月的养生休假,敢烟、仁乡、坡纳等一批旅游村落迅速崛起;强化“天地赐福·仁寿巴马”旅游品牌打造,深耕微信公众号、旅游APP、抖音等社交网络集聚人气,力推巴马香猪、火麻、油鱼等当地特有的美食,让贫困户通过发展种植养殖和出售特色旅游商品脱贫致富;在景区及相关配套产业中给予相当数量的就业岗位,经过专业技能培训后,贫困户从田间地头走进景区、酒店,成为月月能够领工资的服务员、讲解员、保安员,直接带动增收。瑶族婚礼、铜鼓舞、补粮、天浴……一场大型山水实景演出《梦?巴马》正在上演,《梦?巴马》以巴马文化为灵魂,以巴马睡美人山、赐福湖等实景山水为载体,利用灯光及音响等科技手段,结合舞蹈演员及当地群众的演出,通过艺术表现形式,展现巴马人勤物埠,开放包容的生活。如今,《梦?巴马》不仅成为广西巴马景区文化中的一张名片,而且成为农民增收的途径,近150余名演职人员中有80多人是当地农民,白天劳作,晚上参加演出,带动人均年收入达2万元以上。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顺着生态产业的路子,巴马县充分挖掘自然资源禀赋,多方带动产业兴盛。 “1亩蔬菜,1年可以养3批蜗牛,产值可达30万元。”在甲篆镇好合村的中华白玉蜗牛养殖基地,谈起产业发展情况,驻村工作队员覃理华时不时地掰起手指头给村民“算账”。巴马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看到农民辛辛苦苦在石头缝里种玉米和红薯藤养猪,巴马县旅游部门经过充分调研,投入旅游资金150万元,打造中华白玉蜗牛这一产业扶贫项目。建设基地养殖房、员工房、村民培训房、道路、生产水柜,成立了合作社,通过党建带动,由爱心企业认领帮扶,村民和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养殖、劳力、小额信贷等方式入股。目前,该基地建有8间蜗牛房,每3个月可出售近10万只商品蜗牛,惠及60多户贫困户,成为广西旅游扶贫“明星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