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南宁11月18日消息(记者 刘发丁 通讯员 杨作东 许可)每年的11月17日是“世界早产儿日”,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全球每年约出生1500多万早产儿,中国是早产儿数目最高的国家之一,达到了近10%。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二胎的高龄孕妇日益增多,早产儿的发生率更高。世界卫生组织呼吁大家更多关注早产儿的健康问题,加强相关研究,采取有效行动,减少早产导致的健康问题和死亡。今年世界早产儿日宣传主题是“有爱,有未来,拥抱早到的天使”。

  为进一步提高早产儿生命质量,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每年都在这天进行“世界早产儿日”的宣传活动,开展早产儿喂养、生长发育、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的指导,以促进早产儿家庭养育信心,普及早产儿育儿知识。
  此次活动吸引了几十名出院宝宝家长参与,曾经26周、27周、28周的早产儿父母们带着宝宝特意从外地赶来参加这个专属于他们的节日。来自柳州融水的莫女士一早就带着自己的孩子来到活动现场,并向曾经帮助过她的医护人员送上一束鲜花:“宝宝出生的时候是26周+4天,就是胎龄比较小,然后出生的时候只有900克。配合医生的治疗,我们家长不必太着急,就有一颗比较耐心的心等待救治,家长和医生一起结合治疗,这样给孩子很大的恢复空间。”
  新生儿科的医护人员为现场家属讲解了母乳喂养和袋鼠护理等相关知识。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对于胃肠道功能未发育成熟、吸收能力不足、免疫力较弱的早产儿来说,母乳喂养有利于早产宝宝的快速生长,促进宝宝肠道的生长和成熟,帮助宝宝抵抗感染,有效降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感染等问题发生。而“袋鼠式护理”可以让早产儿宝宝通过和母亲肌肤亲密接触,帮助维持宝宝体温,减少早产儿呼吸暂停发作次数。这种护理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早产儿的生存率,缩短他们的住院时间,并降低妈妈们的产后抑郁风险。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护士长梁洁:“我们就把宝宝皮肤跟爸爸妈妈接触,让他靠在你的胸前,然后把衣服包过来。看一下,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袋鼠护理的坐姿。”
  随后,儿科新生儿科病区主任钟丹妮讲述了《出院后喂养方式的选择》,向宝宝的父母传授了一些宝宝喂养的科学方法及注意事项。活动最后还举办了一些生动有趣亲子活动体验,通过亲子互动游戏来示范早产儿早期干预训练方法,对早产宝宝发育情况给予专业指导。此次活动有效地帮助孕产妇及家属认识到早产的高危因素与影响,普及了早产儿保健知识,增强了早产儿家庭的信心,提高了大家对早产儿的重视和关注。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新生儿科病区主任钟丹妮:“主要的意义就是让我们全社会来关注早产儿这个群体,因为他们生长发育还不成熟,他可能还会在生长过程中碰到各种各样的疾病,所以希望我们对这个早产儿做一些研究,关注他的健康以及他的并发症等一系列的问题。我们每年通过举办早产儿活动,就是希望全社会也能共同关心早产儿群体,在他们成长过程中给与更多的关注,促进他们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