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南昆线上的铁路工匠:汪伯华

2017-02-13 16:29:00来源:
       央广网南宁2月13日消息(通讯员韦森 景飞飞)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汪伯华,南宁铁路局百色工务段职工,全国劳动模仿。90年代初,汪伯华参与了南昆铁路的修建,1998年线路建成后,他成为了南昆铁路的养护者。2016年底南昆高铁全线贯通了,汪伯华带着联调联试专家组,在高铁新线上开展调试和保养工作。汪伯华对待工作兢兢业业,被职工们形象的称为“南昆工匠”。
       南昆铁路所经地区为艰险山区,地形复杂,夏季雨水多,线路病害易发。为了确保线路质量达标,保障列车运行安全,汪伯华坚持高标准。线路两根钢轨间的距离,部分作业标准是+4、-2毫米,轨距变化率2%。汪伯华自订的“三个一”标准,坚持按“+1、-1毫米和1%。”的高标准进行整治。为了达到标准,他准备了大量不同型号的尼龙档座、自制改道小胶垫和竹垫片,对轨距进行全面整治。
       每整治完一段线路,汪伯华都要拿着道尺对线路进行测量验收,按照单位要求验收时必须做到“3米1量”,汪伯华则提高了标准进行“1米1量”,并且把测量数据用红油漆一一标注在轨枕上。这意味着,每整治1公里线路,至少要弯腰1000次。他还给自己增加了“20米1测”,上道每走20米就俯身跪地目测1次线路变化,长年累月弯腰跪地测量,汪伯华患上腰椎间盘突出,膝盖上尽是老茧。
       刚开始,很多人认为汪伯华是多此一举。但久而久之,职工们看到高标准带来的安全与效益后都理解了。
       汪伯华说“线路上病害就像掉进眼睛里进的沙子,不处理掉就浑身不舒服。” 
       工匠,不仅要有对质量的精益求精追求,还要有一种积极向上,不断学习的精神。2015年11月,汪伯华遇到了新的挑战。为保障南昆高铁南宁至百色段顺利开通运营,百色工务段从全段1700名职工中,选出27名经验丰富、工作认真的职工,组成高铁精调小组,对南昆高铁线路进行精调工作,汪伯华被任命为组长。精调小组原以为工作会如鱼得水、顺风顺水,但真正到了高铁线路上却遇到了许多的难题。
       “普铁线路上都是白天作业,作业时看得又远又清晰。高铁作业几乎都在晚上,四周漆黑,人又容易犯困,真心不容易。”刚到高铁线的第一天,汪伯华就感到了不适应。除了工作环境上的变化外,轨距的距离、变化率,甚至连手上拿的道尺都与普铁用的大不相同。作为组长,汪伯华当时很是着急,但他并没有自乱阵脚。
       汪伯华先是从段上技术科找来高铁知识的相关书籍,供大家学习。同时,他虚心的向理论知识较强,接受过专业教育的年轻职工请教,并邀请他们每天工作前给大家讲解作业重点。不到一周时间,精调组的工作就步入了正轨,大家不仅在工作方面得心应手,在生活中,这些来自不同部门、不同班组的组员们也越来越融洽。
       精调工作进行了20多天,即将结束时,大家遇到了一个棘手的大难题。在田林区间XXX隧道口处,洞内与洞外轨道衔接有问题,每次检测车通过该路段时都产生晃动。动车运行时产生晃动,轻则影响旅客的乘车舒适度,严重的可能会直接影响到运行安全。精调组反复测量线路限度,换挡板、换扣件、换螺栓,可问题始终没能彻底解决。
       由于高铁线路在白天是全封闭的,所以作业时不能像普铁一样,进入现场旁观察列车通过、轨道承重的情况。为了还原现场,汪伯华想到了办法。他先用相机把问题路段统一拍照,然后进行作业,第二天作业前再次拍照,通过照片对比找出变化,发现问题。另外,白天线路封闭时,汪伯华站在隔离栏外,借助望远镜,观察检测车通过问题路段时轨道承载过程。
       几天后,汪伯华找出了问题,他发现隧道口外,扣在轨道上的垫板总是松动,垫板与钢轨产生摩擦,外侧上磨出了一些细小的印痕。找到问题后,汪伯华立刻想到了办法,他观察扣件与钢轨的角度,将垫板手工打磨出相应的弧度,最后重新安装到线路上,问题迎刃而解。
       汪伯华不仅自身优秀,还善于管理工区班组。担任工长10多年,他先后到兴义、冗百、永乐等将6个“病入膏肓”的落后工区任职,最多半年,少则3个月,汪伯华总能改变落后班组的面貌,让它们成为先进班组。“真情沟通、不怕吃亏、乐于奉献”
       汪伯华之所以能够代号队伍,首先是做到了真情沟通。他善于用“亲情化”风格进行管理。工作中,生活上,他称呼将工友称呼为“张哥”、“李姐”。别人就把他当成“兄弟”。
       他活儿干得很多,对金钱却看得很淡。倘若工区因为其他因素被扣奖金,他就比别人多扣一点;获奖的时候,他都要比别人少拿一些。有一次,汪伯华的妻子发现了蹊跷,就“质问”他:“你怎么拿钱最少?”汪伯华一本正经的回答:“别人比我辛苦嘛。”
       另外汪伯华在制订规矩的时候也很巧妙:职工纪律考核,规定每次迟到都要扣钱。汪伯华把所扣款项全部冲进班组伙食团,月底用清单公布于众。结果,有的人“一不小心”挨扣了钱,依然和大家一样高兴,算是主动请客。而汪伯华很善于把“吃饭”变成开会、谈心的好机会。
       今年春节,汪伯华再一次主动申请留守值班,让同事们回家团圆。他是独生子,然而参加工作20年来,他仅仅在母亲生病时回过一次重庆老家。当大家都回家过年的时候,汪伯华也想重庆老家,特别想家中的老妈妈。
编辑: 黄潇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