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柳州7月6日消息(记者罗兰)7月1日,连续多天的大雨后,柳州市天气放晴。走进柳州市鱼峰区白沙镇王眉村,蜿蜒的村道穿村而过,一边是依山而建的小楼,一边是绿野茫茫的庄稼。村民在豆角地里采摘豆角,稻田也进入了最后的管护期。

王眉村(央广网发 梁章晖 摄)

“我们5月中旬就开始摘豆角,都是早上6:00就开始摘,一天能摘150斤到300来斤。”村民韦秋宇说。王眉村目前有豆角种植基地2650亩,主要供应给本地酸豆角腌制厂,用来制作成螺蛳粉的配菜。

韦秋宇是在柳州市森云种养专业合作社务工的村民,该合作社成立于2021年5月份,是柳州螺蛳粉企业响应“万企兴万村”政策,进驻王眉村后,为了发展好螺蛳粉原材料的规模化种养而成立的合作社。

王眉村豆角种植基地(央广网发 梁章晖 摄)

王眉村山多地少、土地细碎,几年前,种植桉树、甘蔗、水稻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农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借着柳州袋装螺蛳粉产业快速发展的东风,当地政府以创建“柳州螺蛳粉原材料产业核心示范区”为抓手,引进企业,给政策、兴产业,给王眉村带来了很大的变化。

村民韦秋宇在地里摘豆角(央广网发 记者罗兰 摄)

现在,王眉村土地更平整了,小块并成了大块,村民种植水稻、竹笋、豆角可以拿到每亩900元的补贴,也可以把地流转进合作社后进合作社务工。村民种地有保障,也有了更多元化的经济收入。

目前,王眉村螺蛳粉原材料产业核心示范区已经建成种养基地5300亩,除了豆角种植外,退桉种竹1700亩,稻螺种养600亩,木耳、香葱、花生等配料种植350亩。

“我家里流转了2亩地进合作社,我也来这里务工了,每个月能拿到3500元到4000元的务工收入。”韦秋宇说。

王眉村螺蛳标准化养殖区,稻螺种养基地(央广网发 记者罗兰 摄)

王眉村螺蛳标准化养殖区,稻螺种养基地(央广网发 梁章晖 摄)

在村里的另一边,有一片220亩的水稻田,村民梁日华主要负责田间的管护技术。他熟练地走进螺沟,捞起螺蛳向记者展示目前的生长情况,有的已经长到了可以打捞的程度。

“天气热的时候,螺就会跑到螺沟里来,这是它们的‘避暑地’。”梁日华说,“这一批是4月份放养的,7月20日左右就可以捞,在水稻收割之前就要把螺捞出来。”王眉村的稻螺种养是两季,第二季大概立秋之前插秧,10来天之后就放螺种。

村民梁日华介绍螺蛳养殖情况(央广网发 记者罗兰 摄)

在稻田的另一侧,记者看到有一段塌方的水渠,经过了解后得知,今年汛期,王眉村遭遇了比较严重的洪水,当时稻田都被淹没了,水渠被冲垮了好多处,虫害监测系统也受到损坏。

王眉村稻螺种养基地(央广网发 梁章晖 摄)

“5月下旬汛期就开始了,整个6月几乎都在下大雨。我们一亩稻田放养100斤螺种,水稻亩产900斤左右,螺蛳亩产500斤左右。但是今年因为汛期雨水太多,洪水太严重,水稻、螺蛳、豆角都遭受了一定的损失。”合作社负责人覃治说,“我们豆角基地有100多亩,目前已经收了将近4万斤。”

田间被洪水冲垮的水渠(央广网发 记者罗兰 摄)

关于汛期洪水冲垮田间水渠、其他基础设施,以及影响农作物生长的问题,记者向柳州市鱼峰区农业农村局了解了相关情况。截至6月21日,经柳州市鱼峰区农业农村局核实,鱼峰区受灾乡镇有白沙镇和里雍镇2个,受灾村屯11个,农业受灾直接经济损失约47.65万元(全部为种植业)。目前,鱼峰区正在申请农业救灾资金共403万元,还在等待批复中。

“针对王眉村受灾的情况,我们已经第一时间到现场查看,以便针对性进行灾后重建。基础设施因水灾受损的,我们制定了整改方案,近期会进行恢复。针对灾后农作物提供了灾后农作物管理方法和技术指导,尽量减少损失。”柳州市鱼峰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韦铭荣说。

编辑:黄月芬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