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南宁4月30日消息(记者罗兰)人体的安全电压是36伏,承受高于这个电压等级就很危险;家用电源电压是220伏,如果不小心触电就会伤及人身安全;那么,维护500千伏和±80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我们的日常工作需要‘爬塔走线’,最高要在大山里近300米的高空中带电作业,在输电线路下方都能听到电晕声。”近日,2021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谭永殿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谭永殿在开展输电线路带电检修工作(央广网发 王益顺摄)

  谭永殿是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百色局输电管理所经理、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也是我国首个成功进入500千伏紧凑型同塔双回线路等电位开展作业的超高压输电线路带电检修工。他带领团队创造了更换直线整串绝缘子的南方五省区记录,被称为南方电网带电作业的“铁榔头”,他先后5次被评为“省级技术能手”,并获评“全国技术能手”。

  20年磨一剑 成为高压电上的舞者

  “2000年,我成为了一名普通送电线路工,那一年18岁,一干就是20年。”20年磨一剑,从一名普通的送电线路工到“行业标杆”的飞跃,谭永殿为超高压输电线路检修工作所付出的是他的整个青春。

  “为什么?还有什么别的方法?还有什么改进的空间?”这是他在工作和训练中最常问的问题。为了全方位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谭永殿多次参加省级职业技能竞赛,在竞赛中磨炼自己的意志和提升专业能力。备赛时,为了让动作更规范,操作更熟练,别人一天上塔两三次,他一天能上10次,每天5点钟起床,就为多上塔练习2小时。

  超高压输电线路高空带电作业号称超高压线路中的“高难度检修”“高压电上的舞者”项目,就安全性来说,虽然穿了专业的带电作业屏蔽服,但同时还需要具备辨识和应对高空坠落、物体打击、突发应急等风险的能力。没有过人的胆识、良好的心理素质,不日复一日地操练,不练就过硬的专业技能,很难胜任这项工作。

  迎难而上 无实力无以言尊严

  “再娴熟的操作也有上限,但是方法的改进与创新往往能带来突破性的解决方案。”谭永殿对这项工作的执着并不止于掌握娴熟的操作方式,他勤于思考,经常与队友们一起琢磨各项工器具和作业流程方法的优化改进。他们改进了带电作业的传统传递方法,在传递绳上加一个特制的拉环,能缩短15秒作业时间,并将无人机传递技术引入到常规带电作业中,进一步突破了传统人工操作效率低、劳动强度高的技术瓶颈,提升作业的安全性和效率。


  谭永殿在绘制线路带电检修新工具加工图纸(央广网发 王益顺摄)

  “无实力无以言尊严”这是谭永殿的座右铭。2010年,南方电网新型输电技术500千伏紧凑型同塔双回输电线路投入运行。这项新技术的特点是线路塔窗间隙窄小,人无法直接从塔窗进出电位进行正常作业,就连作业工具都施展不开。谭永殿率领团队迎难而上,一套套方案,一次次较验,一次次否决,一次次再来……经过近半年的反复研究,“一种实现绞磨吊篮导轨远方进出等电位方法及其装置”终于横空问世,他成功带电更换500千伏紧凑型同塔双回绝缘子串,这填补了国内该项技术的空白。

  谭永殿先后主导研发创新超特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维护方法和检修工器具100余项,有76项创新成果获得国家专利,多项成果成功转化为产品并推广应用,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高速公路、铁路穿越超高压线路的隐患整治中,他主动提出的采用“预绞式接续管补强接续条加固导地线接头方案”得到公司的认可和推广,仅公司层面就节约资金3000余万元,并有效降低了公共安全风险和送电压力。

  培新育人 传承工匠精神

  为了提升年轻队伍的业务技能,2013年,谭永殿领衔成立“谭永殿劳模创新工作室”,主要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与培养新人。目前,工作室已有带电作业业务骨干36人。工作室采取“传帮带”模式培养年轻员工,鼓励他们参与技术创新,且每月开展一期“工匠讲堂”活动,邀请国内知名工匠、劳模授课,让年轻员工与行业大师零距离接触,提升技术能力,传承工匠精神。

  谭永殿说:“我们曾经创造8分43秒带电更换耐张单片绝缘子、10分12秒更换直线整串绝缘子的南方5省区纪录,至今无人刷新,我希望年轻一代能提高知识储备、不断寻求突破,刷新这个记录。”


  谭永殿在测量输电线路杆塔倾斜情况(央广网发 王益顺摄)

  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百色局主要承担着3000多公里国家“西电东送”战略的主网架运行维护,这是云南、贵州的清洁能源输送到广东、广西的主干道,并与粤港电网联网,保障香港和澳门的电力供应,为五省区人民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能源保障。谭永殿说:“从刚投运的新设备变旧设备,直到退运,一直都是我们维护,我早已把做好这些线路的运行维护当成了‘终身职业’,它们的正常运转是我这一辈子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