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十四中莫丹老师在给学生上心理课(资料图片)。 受访者供图

  互动

  南国早报特派记者 郭燕群 蒋晓梅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转型期,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竞争压力大,发生在青少年中的焦虑、抑郁、厌学等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崇左市高级中学副校长黄花春提出《关于加快构建全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建议》,呼吁关注、健全青少年心理健康建设。来自教育、医疗等领域的代表委员把脉问诊,开起了药方。

  调查: 南宁八成以上学校开设心理课

  全国人大代表、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党委书记覃鸿介绍,该校一直比较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设。比如,学校由一名副校长牵头,组织几个校区的心理教师,一起编写了1~6年级通用的心理知识绘本教程。从性教育启蒙,到考试前的心理辅导知识,都以绘本的形式呈现,供学校内部教学使用。学校还开设了心理服务微信号,每月开展一次面对家长、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南宁市教科所心理教研员杨斌勇告诉记者,南宁这些年在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上做了大量工作,市级的心理学科技能大赛每两年一届,如今已举办到第十二届。最初,心理学科多数是兼职心理老师参赛,如今参赛的基本都是专职心理老师。

  据了解,目前南宁市的专职心理老师已达到数百人。过去,中小学很少开设心理课,如今南宁八成以上的中小学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基本能保证每班两周上一次课。但是,相比南宁等城市的学校,在广西一些乡镇地区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块目前仍是空白。

  制约: 专职心理教师数量远远不足

  学校专职心理老师远远不足、心理老师分布不均等因素,也制约着学校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

  “缺心理老师,年轻的心理老师尤其缺。”覃鸿介绍,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教育集团共有5个校区,总共只有6名专职心理教师。虽然每个校区都设置有心理咨询室,有沙盘、发泄室、催眠椅等专业设备,但心理老师的数量并不能满足需求。目前,学校上心理课是通过团辅课的形式,以年级为单位上课,每周上两节。

  杨斌勇也坦言,南宁市共有3000多所中小学,专职的心理老师还是远远不够,“不是学校不想招,而是想招招不到”。目前,广西只有少数几所高校培养心理老师,每年毕业生数量有限,学生毕业后也不一定选择教育行业。此外,相对于考试科目老师,心理老师工作也很辛苦,心理压力大,但薪酬却偏低,造成这些年来心理老师流失不少。

  心理教师分布不均衡也同样值得关注。专职心理教师基本都集中在城市或县城,有些乡镇甚至一名心理教师都没有。来自平南县平南街道第三中学的潘萍代表就表示,因为缺乏专业的心理教师,学校没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此外,目前教育部对心理学科没有规定统一的教材,广西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相关目录中虽然有心理方面的教材,但也是由各校根据需要自己选订。在一些学校,有的心理咨询室专业设备不足,有的学校虽然开设有咨询室,但因为课时任务重,没能坚持开展。

  建议: 青少年心理健康需要家校协同

  黄花春代表认为,青少年心理问题日益凸显,主要有几个原因。其中之一,是家长对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片面追求文化成绩,缺乏对子女在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忽视了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此外,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不少学校、教师在升学率的压力下,相对忽视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电脑、手机、游戏机等电子产品的影响,也使得部分青少年沉迷于虚拟世界,缺乏实际的生活体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想思维的健康成长,日积月累进而引发心理健康问题。

  “未来的建设者,心理健康比学富五车更重要,如果家长爱孩子,请先关注前者,然后再让两者并驾齐驱。”潘萍代表认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不仅靠学校和心理老师,家庭教育也很关键。她认为,家校协同非常重要。一方面,班主任要利用班级家长群,常态化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学习,让家长具备应有的心理健康知识,另一方面,家长也要主动与老师沟通学生的心理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柳州高级中学党委书记韦振益认为,不管是学校还是家长,都应该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坚信学生是可塑的不断发展的具有独立个性的个体。我们应该给学生提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各种平台和资源,让学生实践体验感悟,培养学生崇高的精神追求,坚韧的意志品质,对事物的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当然,学生成绩是重要的,但一个人的努力、自觉、进步同样重要,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同样重要。

  借鉴: 建设“医教结合”心理康复体系

  在调研中,黄花春代表发现,部分学生心理问题的严重性超过了学校心理辅导的范畴时,需要休学,借助医疗资源解决。

  杨斌勇也介绍,有学校心理老师对复学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这部分学生休学后,通常由家长带到医院心理门诊进行治疗。但医院的资源有限,医生无法长时间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只能通过测试评估给学生开药治疗,学生的就医体验并不好。并且,很多学生休学后,父母需要工作,只能留孩子自己宅在家里,康复的效果并不理想。

  覃鸿代表介绍说,天桃实验学校曾与自治区人民医院合作,针对某个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开展课题研究,有针对性地干预,收效不错。她建议构建医校协作机制,由医院定期给学校老师培训,共同开展心理课题研究,共同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黄花春代表表示,我国目前专门针对青少年群体的专科医院或科室数量不足,专门针对儿童青少年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的机构也还很少。目前,浙江省已率先成立“浙江省学生心理诊疗与研究中心”,整合医疗机构与学校的力量,对学生进行综合多重干预。她建议建立青少年心理健康诊疗基地,构建“医教结合”模式下的心理康复体系。

  杨斌勇也提到,浙江开展的医校结合建设,学生在治疗过程中,学习也不会完全落下,并且除了对学生进行心理治疗,还会加强这部分家长的培训,该做法值得广西借鉴。

  黄花春还建议,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中小学基础课程,设置国家统一标准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课程标准、教学指导意见。建立省、市、县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管理机构,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专门指导和管理。继续完善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室)建设,将心理咨询室建设纳入办学指标。地方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切实重视,同整个社会形成健康的合力,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

编辑:唐志强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