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专家”赵小平心里一直有个“用农业技术帮乡亲致富的梦”。白龙江畔,新建成一片智能温室大棚,是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的青陇(青岛—陇南)现代产业园,也是赵小平的“圆梦地”。赵小平现在是这里的技术总监。

   去年之前,他一直是武都区农业农村局的工作人员,57岁的他已把39个春秋贡献给了田野。他种过西洋参、栽过猴头菇。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赵小平响应当地政策,还曾办过中药材厂,加工黄连、山茱萸。赵小平对农业很有想法,他想把各种经济价值高的作物引进陇南,也尝试办过种植基地。然而,由于当地山高坡陡,受土地、资金、技术等约束,赵小平无法大展拳脚。

   眼看快要退休,赵小平心里的“农业技术致富梦”正渐渐黯淡。

   2018年,青岛市投资建设青陇现代产业园,赵小平被安排负责产业园的建设、生产等工作。他二话没说就开始撸起袖子加油干,青陇产业园成了赵小平实现梦想的舞台。

   从种苗培育技术到电动卷棚设备,来自青岛的技术支持让赵小平有了底气。如今的青陇现代产业园内,香菇、西红柿、葡萄、木瓜……早熟、中熟、晚熟的各类作物一应俱全。通过智能化管理系统,赵小平现在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管控温室内的各项指标。

   青岛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赵小平告诉记者,青陇现代产业园采用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策略,先找准市场,再进行种植。在这种策略影响下,周边的农户都跟着产业园选择作物,同时产业园无偿提供技术指导,带动农户脱贫致富。

   现在,赵小平每天都要查看产业园里作物的生长状况。阴棚里,菌棒上的香菇在慢慢长大;隔壁的智能温室里,无土栽培的西红柿在水肥一体化的培养基质里茁壮生长……看着这些,赵小平心里满是喜悦。

   “这间棚里的香菇一年三茬,至少价值6万元。”赵小平告诉记者,这片420平方米的土地,如果种植油菜、土豆等传统作物,一年只能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

   青陇现代产业园还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带动当地贫困户脱贫。现已通过土地流转带动当地贫困户14户47人,在这里工作的贫困户根据不同工种,一天可以拿到70元至120元的工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