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刮起甘肃中医健康风

2017-05-25 17:39:00来源:人民网甘肃频道

  央广网兰州5月25日消息 “我们的学生中现在学习中医的人越来越多,近两年各科室的医生都会主动了解中医。”前不久,一批来自俄罗斯的学员到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进修针灸技艺,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东方医学院院长根纳季是学员之一。学习期间,恰逢“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根纳季对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推动卫生领域务实合作”方面的内容特别感兴趣,“希望两国政府能够加强这方面的合作,让我们以后能有更多的机会来学习中国文化”。

  近年来,甘肃中医走出国门,建学院、开门诊、传播中医文化,展示神奇功效;国外医患走进甘肃,学中医、用中药,切身体验中医魅力;甘肃与多国签定协议、以医带药、开展中医药服务贸易,带动养生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特别是自2013年开始,甘肃省卫生计生委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联合多部门力量,积极推进甘肃中医药走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受到当地政府及民众的普遍欢迎与好评。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医药正在成为甘肃对外交流的一张名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经悄然刮起甘肃中医健康风。

  文化先行 推动中医药“走出去”

  地处我国西北内陆的甘肃,中药材资源丰富、中医药文化深厚,中医药发展基础良好,是我国唯一的中医药综合改革发展试点示范省。近年来,甘肃依靠独特的中医药优势,竭力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发展,进行了一系列实践与探索。

  以合作实体为载体,抓住外交外贸、技术援外、劳务输出等一切机会,甘肃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传播中医药,让沿线各国人民在逐渐了解、认可、接受中医药文化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医药服务。

  2013年10月,甘肃省在乌克兰成立了第一家岐黄中医学院,甘肃省卫计委分批次组织甘肃中医专家入驻岐黄中医学院,举办中医讲座,开展中医义诊活动,为当地中医学习者提供规范、权威的中医药教材和教学渠道。同时,甘肃省在乌克兰开设中医中心,运用疗效确切的中医技术和中医药产品对外开展诊疗服务,深受乌克兰民众欢迎。

  沿袭这样的成功做法,随后的几年间,甘肃省其先后先后与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摩尔多瓦、俄罗斯、匈牙利、马达加斯加、韩国等国在中医药领域建立了合作关系。与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匈牙利、摩尔多瓦等“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建立中医药及卫生人才合作关系,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并陆续启动实质性合作。

  2016年8月19日首届中医药文化和健康产业国际论坛在甘肃敦煌召开。论坛期间,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甘培尚表示,甘肃已在国外建立了8所岐黄中医学院、5个中医中心,近两年累计派出中医药专家40余人,组织开展多场中医药学术讲座和义诊活动,普及中医药文化过万人,培养中医大夫近千人。“我们的思路是文化先行、医药互促、强化认同、实体合作。”

  另外,在推广中医药的方式上,甘肃已经让中医药搭上了新媒体“快车”。据悉,甘肃省建立了10多个国家的中医药工作微信群,及时解答国际中医药工作者的学术疑问,沟通协调国(境)外中医机构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还研发了俄、英、法多语种智慧中医手机软件,在国际推广中使用。

  敞开胸怀 释放中医魅力“引进来”

  一块普通的毛巾盖背,毛巾上再分层铺上生姜、艾绒,通过酒精引燃,火苗瞬间在覆盖着背脊的毛巾上跳动。燃烧几秒后,中医技师梁宇红用湿毛巾再将火苗盖住片刻,如此反复两三次,体验者额头、鼻尖渗出细密的汗珠,说“真舒服”。

  梁宇红在首届中医药文化和健康产业国际论坛中医技法展示环节,演示的是“武威汉简逐风火疗法”,这种手法是甘肃省中医院名老中医张延昌潜心研究《武威汉代医简》所得“祛寒逐风合剂”和“清热逐风合剂”与传统火疗相结合发明的一项特色疗法,适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及强直性脊柱炎等治疗。简单的技法,神奇的功效,让来自埃及、厄瓜多尔、乌克兰、匈牙利等国的嘉宾惊叹不已,纷纷排队想要体验一番。

  自古以来,中医药作为海上、陆上重要资源纽带和载体要素,为中国对外交流、服务世界人民健康福祉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医药在侨界有很深厚的影响,有华侨的地方必然有中药店、中医诊所”。曾在新西兰和瑞典担任大使的中国高级外交官陈明明说,“海外的中医抱团发展,成立华人的中医协会、针灸协会等,定期地开展活动和交流,也和国内的中医界进行交流。”

  甘肃中医药走出国门,建学院,开门诊,传播中医文化,展示神奇功效是一条路;与此同时,外国医生走进甘肃,学中医,用中药,切身感受中医药的魅力是另一条路。多年来,甘肃省一直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两条路来推广中医药文化。

  随着甘肃中医药知名度的提高,走进甘肃,学习中医、感受中医的人越来越多。据介绍,2013年以来,先后有韩国、美国、乌克兰等国的100多名中医爱好者,走进甘肃学习中医。甘肃中医药大学为他们专门编辑出版了英语、俄语中医教材。法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的不少患者,也慕名来甘肃接受中医药治疗。

  陈明明表示,中医药兼具人文与医学科学的多重属性,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卫生资源、经济资源、科技资源,是中华文明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流合作的良好载体。

  充满信心 中医已成甘肃新名片

  随着中医药在“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国家生根开花,以此为媒,2013年以来,甘肃省卫生计生委先后与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摩尔多瓦、俄罗斯、匈牙利、马达加斯加、韩国等国20多个国家建立了合作关系,除了推广中医药外,还在中医养生旅游、中药材出口、临床研究合作、人才交流、毛发移植、整形美容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与此同时,中医药产品在相关国家的认证注册、中药和医疗器械的出口等工作正在有序展开。例如,由甘肃省卫生计生委出面协调后,乌克兰代理商与甘肃佛慈制药集团签订了500万罐装中药保健饮料的销售合同。据统计,佛慈制药集团在俄罗斯、美国和东南亚等国家共计完成150个产品的注册,其生产的当归丸正在欧盟进行注册。

  近年来,甘肃省各地积极发展中医特色生态养生旅游产业,通过与俄罗斯、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开展的中医药合作,以沙疗、水疗、药疗等中医特色疗法吸引国外游客前来游览、体验,从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陈明明表示,中医药在海外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中医走向世界应该官民并举,积极推动,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的工程。”

  针对目前中医药国际化发展中所遇到的困难,陈明明也坦言,虽然中医在逐步地向西方主流社会发展、影响不断加大,但走向世界仍面临两大挑战:外国人惯于用西方、西医的思维衡量中医,一切都想量化;美国和欧盟为中医药准入设置了很大障碍,用西医的办法管理中成药。

  为此,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上海中医药大学陈凯先则提出,将传统中医的优势与现代移动通信的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建立“中医移动健康服务”的技术与商业模式,将中医移动健康服务项目推向市场应用,是获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局面的有效途径。

  “随着‘一带一路’交流不断深入,甘肃中医药走出国门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中医药已然成为甘肃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又一张名片,也必将成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通互联的重要黏合剂。(记者 牟 健)

编辑: 焦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