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页

一键登录

首页  |  快讯  |  新闻  |  评论  |  财经  |  军事  |  科技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文史  |  公益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社区

甘肃分网 > 甘肃新闻 > 记者观察

“幸福进城”让人和观念一起上楼

2013-11-11 10:26  来源:中国甘肃网-鑫报  说两句  分享到:

  央广网兰州11月11日消息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不断向外围扩展,大量农村住房用地以及耕地被征用,很多农民失去了土地、离开了院落式的平房,搬到社区单元楼房中居住,许多农民纷纷“洗脚上楼”。城中村这个概念,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逐渐成为久远的记忆,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社区、扎根社区,兰州的人们开始称他们为居民或新市民。

  从“乡下人”到“新市民”,不只是称呼上的不同,随居住形态改变的,还有人际关系、生活方式,有物质上的回馈,更有传统文化和精神上的失落。而曾经的生活习惯、行为规范、思想观念,也悄然淡出人们的视野。然而,正如旧习俗并非一朝一夕养成一样,新思想、新观念、新生活方式的培养,同样需要时间。

  城市化进程中,“洗脚上楼”的农民和他们的新家园,正书写着一个建筑重建、社会关系重构,以及更加艰难的精神重构的过程。人们期待这个由“土”变“洋”、由“旧”转“新”的过程,短些再短些;新市民完全融入城市文化的进度,快些再快些。

  微妙的理由:“总有城中村的感觉”

  她毕业于青岛海洋大学。看惯黄河的她,想看海,李佩佩便将志愿报到了青岛。

  青岛话讲起来很温柔,她不仅喜欢青岛的服饰和饮食,更羡慕那的城市环境和居住条件,“现实点说,青岛对我的吸引力比家乡兰州要大得多”。

  大学期间的同学一直鼓动她留在青岛,这让恋家的她感到很纠结。毕业后,她在青岛工作一年后,决定先回兰州看看父母,并当面问问父母的意见,再决定是否迁移户口。在回家期间,安宁区福强路的家被拆迁安置,李佩佩参加了拆迁户的就业技能培训,让她暂时留在了家乡,也开始了她人生的第二份工作。

  对家乡的眷恋战胜了留在青岛的想法。思量下来,李佩佩觉得自己家乡虽不比青岛发达,但就是依恋,这里有亲情、有回忆。

  她是“农家女孩”,以前每逢收获时节,都会帮父母收菜。蔬菜是她家的经济来源,卖菜挣的钱关乎她的学费。“家里有两个孩子,都是大学生,我是老小。父母为供我们上学很辛苦”,但以前的家乡生活,在李佩佩看来,并不如意。

  李佩佩说,爸爸为了种菜、收菜,长时间劳作,患上风湿病,花了不少钱,至今也没治好。她还记得家门口的土路一到雨雪天气就变成“水泥路”,踏过“水泥路”,村民们的住房以砖混房居多。她说,村里的年轻人都希望走出去闯一闯,相比南方城市生活,家乡毕竟单调沉闷,希望过上“城里人”生活,这也是李佩佩从小的向往。

  新家乡、新生活,带给她第二份工作,家里开始变模样……

  项目建设带来了征迁安置,砖房变楼房。在福强路西段,一幢幢交付使用的安置楼,看着高高耸立的楼房,李佩佩心里有着说不出的高兴。“终于也能像城里人一样住楼房了,呵呵,比起以前的大杂院,楼房冬天暖和,而且干净,整洁,更重要的是小区环境也特好,下班后可以在小区健身场地锻炼锻炼身体,买菜购物也很方便。比起以前种地的日子那可是好多了。”

  但是,李佩佩对于是否住在这里犹豫再三。尽管这里已经实现了高层公寓标配,坐拥黄河美景,她还是给出了一个微妙的理由,“总有城中村的感觉。”

  直到同住一层的另外3户都变成了租客,李佩佩才发现自己跟邻居谁都不熟,“其中有一户,差不多半年,我还没见过他们家的一个人。有些租给公司做办公室,也见不到什么人。”只有在小区楼下,她才能碰上几张熟脸,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大声聊天。“这里总是很吵很热闹,跟别的小区不一样,现在又有很多租客,反正什么人都有。”

  李佩佩现在面对的邻居是一群更“高端”的租客,大学生、白领、外国人,湖南话、东北话、英语……然而,租客与回迁户村民之间的观念分歧也相当鲜明。村里放鞭炮,敲锣打鼓,“太吵了,噪音分贝超标,严重干扰正常生活!”为此,高层里又掀起一场争论:要不要禁止这些旧习俗?村民认为,如果放鞭炮、敲锣打鼓都反对,那还有过节的气氛吗?“希望扰民的旧习俗能慢慢改掉,毕竟回迁的关键是‘融入都市’!否则只能看着钱从手缝溜走……”对此,李佩佩倒是很理解。

版权说明: 转载须经版权人授权并注明来源。联系电话:010-56807262

编辑:岳菲菲

头条推荐

关闭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