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从后进村到全国美丽乡村示范 碧桂园打出精准扶贫“组合拳”

2018-10-17 10:54: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英德10月17日消息(记者官文清)金秋十月,南粤大地已是一片丰收的时节,夕阳西下,河头村田埂旁忙碌了一天的许志辉,看着工人采摘回来满满一车的桑芽菜,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许志辉所在的河头村位于英德市九龙镇东南部,离镇中心约3.4公里,目前有人口560户2889人,建档立卡贫困户54户164人。几年前,河头村是有名的后进村,可谓是“守着绿水青山、金山银山”过着穷苦日子。

  如今,旧村换新颜,干净的道路、亮堂的路灯、功能齐全的文化室、青甍灰瓦和绿水蓝天相互照应、千亩生态农业观光田,再加上正在建设的民宿、农家乐和商业街,河头村已先后获评得“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清远市生态示范村”、“全国文明村镇”和“广东省文明村”等荣誉称号。在村容村貌大提升的同时,村内收入水平亦大幅上升,2017年全年集体经济收入为14.22万元,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即达到12695元;2018年预计村集体收入全年可达18万元,村民收入进一步增加。

  其中的变化,与碧桂园入村进驻参与帮扶分不开。今年以来,碧桂园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启动了全面推进精准扶贫乡村振兴行动,与甘肃省临夏州东乡族自治县、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等9省14个县达成结对帮扶协议,主动承担14县33.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脱贫工作,秉承“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方针,按照“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原则,联动全集团产业力量、岗位资源和人才技术,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在实践中探索推进涵盖党建扶贫扶志、产业扶贫扶富、教育扶贫扶智、就业扶贫扶技及其他创新举措在内的“4+X”扶贫模式,以“四库”数据为支撑,助力14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永续脱贫,探索一条可造血、可复制、可持续的乡村振兴道路。

  发展特色产业扶贫 让村民在家门口致富

  而许志辉所在的河头村是广东省委办公厅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对口帮扶村,近两年来,为落实中央和省委产业扶贫政策要求,引导贫困户通过产业发展实现稳定脱贫,在各级政府和驻村帮扶工作队指导下,河头村委采取“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重点打造桑芽菜种植加工基地,作为“一村一品”扶贫产业。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根据河头村的实际情况,对口帮扶单位广东省委办公厅确定了乡村旅游扶贫产业、桑芽菜种植加工扶贫产业、生态观光农业扶贫产业。

  碧桂园参与河头村帮扶工作之后,于今年5月已捐资形式支持桑芽菜基地厂房建设,扶持河头村扶贫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目前村里的桑芽菜种植面积达1300亩,将要开展的二期种植项目500亩,并建立了专业的桑芽菜加工厂房,常年在桑芽菜种植加工基地厂房就业职工有50多人,人均年收入4万元以上,还可创造流动性就业岗位200多个,每年可为村民增收约700万元。

  三大产业不仅带动本村村民脱贫致富,更辐射带动英西峰林整个区域的产业发展,吸引劳动力回乡就业。在九龙小镇务工的人中,一部分家在镇上工作在村里,一部分来自周边乡镇。由于村里的环境变好了,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人员回村就业。初步统计,仅九龙小镇项目2017年吸引村民回乡就业就超过100人,全村户口回迁的也有超过100人。

  许志辉告诉记者:“如今不用自己,光动手请人来帮忙采摘桑芽菜,每个月也能稳定纯收入五千元以上。”不少村民亦表示,过去夫妻都外出打工,家里的老人、孩子得不到照顾,而且夫妻一方出去打工,长期的分居两地,夫妻关系容易出问题。现在能够在家门口打工,赚的不比外面少,开销没有外面大,赚钱顾家两不误。

  建设美丽乡村 让扶贫从“输血”变“造血”

  而在距离河头村不到40公里外的浛洸镇鱼咀村,村内同样掀起了脱贫致富的热潮。走在鱼咀村入口,褐色门楼牌坊上“鱼咀古城”四个大字颇显古朴。门楼的底座以及村道两旁的绿化树,均以一颗颗鹅卵石围筑而成。不远处,在竹林掩映间,还能看到同样用鹅卵石建成的房屋,数台挖土机伴随着“嗡嗡”的机器轰鸣声紧张施工着……

  鱼咀村,不仅是拥有800多年历史的古老村落,也是碧桂园在英德帮扶的省定贫困村之一。鱼咀村地处小北江边,受山洪及河水上涨影响,辖区部份区域三分之二耕地连年水浸、耕作条件不好、多半耕地有种无收,致使村里很多青壮劳力外出务工,剩余老幼病残及儿童留守在家,无能力进行田间耕作,现耕作区大面积闲置,村民收入逐年下降,贫困人口逐年上升。据统计,2015年鱼咀村人均纯收入为7590元,人均纯收入低于4000元的贫困户有114户,共220人。

  入驻近一年来,碧桂园结合自身优势,聚焦“建档立卡”贫困户,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创新开展“党建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等帮扶举措,探索出一条“可造血、可复制、可持续”的“4+X”扶贫模式。首先依据鱼咀村古城特色优势,将当地保留着完好的古城墙、古码头、古井、古树、古碑和古街古铺等开展修复工作,确保修旧如旧。同时,凸显碧桂园自身设计优势,在一期包括咖啡馆、凤鸣书包、民宿共5套工程施工中增加落地窗、嵌石墙等独特设计元素,并保留当地建筑文化及建筑工艺,在后续民宿改造工作中注意整体设计和谐。此外,村内花海梯田园建设已经全面完成,现正在全面推进绿化工程,力争今年11月首批试营业,魅力古城风貌雏形渐现。

  在扶贫项目推进过程中,碧桂园充分调动村理事会主观能动性,村民全面参与项目建设、管理、决策和今后的运营。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尊重当地村民意愿,规划项目落地前需经过理事会同意方可实施。项目一期二期建成后,优先组织培训当地建档立卡户参与管家培训,培训通过后优先聘请贫困户参与项目客服运营,未来将实现一户一管家全覆盖,全面助力脱贫攻坚。截止目前,已聘请当地逾20人,直接劳务费用超过10万,使用当地机械器材直接费用超过15万元。同时,鱼咀村还开展中华黑豚养殖,强化贫困村的“造血功能”。

  温炳光便是参与项目管理运营的其中一名村民,受小儿麻痹症影响,温炳光自小便腿脚不便,难以承担体力活。在此之前他仅靠在村内开办理发店每月所赚的四五百元维持生计,碧桂园进驻后,根据他行动不便的身体情况,综合考虑后为他安排了即将开业的书吧管理员的工作,并对其进行了专业的技能培训,让温炳光收入有了稳定保障。

  “看着村内从破屋烂瓦到现在绿树红花的转变,我对未来的生活更加有信心了,相信在碧桂园的帮助下我们的日子会越过越好。”温炳光表示。

  “菜单式”职业培训 让贫民变现代产业工人

  除了产业扶贫外,在教育扶贫扶智、就业扶贫扶技方面,一方面碧桂园除了创办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和国良职业培训学校两所免费职业技能培训相关的学校,还以“菜单式”就业培训模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技能培训,如农业技术、家政电工、物业管理、酒店服务,让农村贫困户转型成为现代产业工人,通过转移就业实现脱贫。

  而在英德当地,碧桂园与晴朗职业培训学校合作,针对残疾人贫困户身体不便的情况开展电商客服课程培训,为残疾人贫困户创造自由选择、在家上班的就业机会。同时碧桂园还在积极扶持贫困村内教育发展,如在河头村对河头小学的硬件设施进行重建,具体包括学校操场的重新规划设计,教学楼的重新装修,文体设施、教学设施的更新换代等。在加大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在教学理念、教学质量方面,积极协调广州市多所省级名校与河头小学结对共建,对学校师资进行培训,对课程设置进行优化,并设立了奖教奖学基金。此外,还推广碧桂园职业学院“产教融合、校企共育”模式,联动金博士培训学校,精准培养4148名新时代专业人才,实现有“职”不贫。

  事实上,河头村、鱼咀村、连樟村,这些村庄只是碧桂园开展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更多脱贫致富的故事还在英德乃至全国各地上演。据碧桂园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碧桂园将扶贫确立为“双主业”之一,按照“一户一策”的原则为贫困家庭“量身定制”脱贫方案,制定了整体项目方案近200个,可直接帮扶8万多贫困户,25万多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惠及3747条贫困村33.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碧桂园还在11个贫困县开展1437.85亩的苗木产业扶贫,由包市场、带市场,到推市场,帮助农民增收;800余家凤凰优选门店开设扶贫专柜,已签约销售扶贫产品300余款;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3万余个;组织31442人次参加免费技能培训,12737人实现就业,平均增收超20%。同时,碧桂园扶贫自有品牌“碧乡”已转化14县优质农特产品43款,通过参加慈展会、展销会、美食节等外部渠道和食堂、工会福利等内销等方式销售扶贫产品400余万元,惠及贫困人口8000余人。

  碧桂园英德扶贫项目负责人潘定国介绍,当前,在党委政府的指导下,碧桂园对英德的各项扶贫举措正全面推进,扶贫成效初显。相信不久的将来,将有一批村美民富、产业兴旺的村庄陆续出现。

编辑: 晓凡

从后进村到全国美丽乡村示范 碧桂园打出精准扶贫“组合拳”

碧桂园英德扶贫项目负责人潘定国介绍,当前,在党委政府的指导下,碧桂园对英德的各项扶贫举措正全面推进,扶贫成效初显。相信不久的将来,将有一批村美民富、产业兴旺的村庄陆续出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