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驻村日记:一个“逃学少年”的读书梦

2018-01-23 08:22:00来源:新华网

  经过几个小时的路程,从西昌一路向东,翻过白霜覆盖、银枝耀日的高山草甸,终于到了目的地普格县哈力洛乡补觉村,一个深藏在大山深处的贫困村。

  单位派驻的村第一书记小池,早早地在村口等我们了。说是村口,其实离集中居住区还有四五公里的山路。按照当地习俗,小池是个已经不算年轻的彝族姑娘,因为扶贫,几度推迟了自己的婚期。

  没有客套话,小池上了车,但没走出多远,她就让司机停车。下了车,她迎向一个从山路走下来的少年,叫住了他,问他:“你为什么不去读书了呢?”

  “我爷爷生病了,没有人照顾他,所以我就回来了!”少年回答。

 

 

  原来,这是一个“逃学少年”。问明了情况,小池向我们解释,他和爷爷相依为命,目前在县城里读书,但昨天乡上中心校的沙老师向小池反映,县民中反馈这个孩子辍学了,小池正要到他家里找他,没想到却正好碰到了。

  少年叫俄地土海,他说自己今年十八岁(实际上应是十五岁,不过彝族孩子出生就连虚岁一起算两岁,现在又刚刚过了新年,原本十六岁的孩子就自称十八岁了)。父亲死亡后,母亲改嫁,依俗将孩子留在了这里,土海成为孤儿,便由现在这个叔伯爷爷收养,相依为命。但这几天爷爷病得厉害,家里没有其他人照顾,这个懂事孝顺的孩子担心爷爷,于是便回到了大山里。

  小池介绍,这个孩子曾是乡中心校最优秀的学生,这个优秀,不仅仅指他的学习成绩,而是他不仅好学上进,而且对老人孝顺,在学校乖巧,对帮助他的人感恩,各方面都显得非常懂事。学校老师和帮扶干部都很关心他的学习生活,小池还主动承担起了具体的帮扶任务。

  在现场,我们一起给这位少年做工作,让他及时回校参加期末考试,这边爷爷的问题,可以帮助安排人员进行照顾。我们也承诺,他能够读到什么程度,我们都会想办法帮助他,不会让他因为贫困原因辍学。小池给学校联系,说明俄地土海的情况,表示他并不是辍学,而是家里需要照顾临时回来一下。

  继续往村里去,我们都认为,这样品质优秀、知恩感遇的孩子,完全值得大力培养。只要需要,我们个人都愿意为他的成长尽力。

 

 

  第三天,我们从借宿的村民家出发,翻过几个山头,专程去看看俄地土海家里的情况,村文书带着我们找到了他家。

  俄地土海家是一座单体传统民居,只有一间,因新居尚未建好,他和爷爷俄地优且还住在老房子里,低矮的大门和屋檐,要弯下身体才能进去。

  沿坎上,有两只当天出生的小羊,其中一只正闭眼感受新世界的阳光,而另一只则挣扎着站起来,颤颤巍巍地向墙角逃去,鸣出稚嫩的“咩咩”叫声。

  俄地优且,五十岁,但听不懂,更不会说汉语,通过工作组的彝族干部,我们得知俄地土海并没有返回学校。于是我们知道,这个孩子肯定还有自己的原因,他是真的不想去上学了。

  果然,俄地优且说他反复劝土海回学校,但土海这次却总是不听他的话。

  我们在离他家不远的地方找到了土海,他正在帮其他村民修房,我们身上都穿着羽绒服等进行全副武装,但土海却穿着短裤单衣——为了干活方便。

  在我们的反复询问下,土海说了实话:因为成绩跟不上其他同学,感觉再读下去也是浪费时间,还不如回来帮帮阿普(彝语:爷爷),有机会打点工挣点钱。

  在他这个年龄,站在他的角度思考问题,这当然是一个理性的、实在的选择。但是,放弃读书,意味着放弃了更多的可能,比如凉山的“9+3”计划。而且这也意味着他的正统知识结构几乎就此定格,截断了从最正规的渠道了解世界的机会。

  实际上,边远贫困地区孩子们读书的意义,远远不只是学习知识那么简单。就连一辈子没有走出大山的村民,在与我们的交流中,都表示孩子到学校读书,对他们生活习惯、卫生状况的改变非常大。

  “娃儿一回来,就说你们咋不讲卫生,这么脏也看得下去,对身体健康不好!”就在几十分钟前,一个村民这样描述孩子回家时对他们说的话。他说,孩子每次回来,都会提很多让他们改变生活习惯的要求,并给他们讲外面的生活方式。

  因此,对扶贫工作组来说,无论是为孩子个人的成长、国家义务教育法的落实,还是为了贫困地区从精神、文化层面进行根本转变,我们都不可能放弃一个孩子,更何况还是一个村民和学校都非常赞赏的好孩子。

  我们曾担心他是不是在学校被人欺负,问了他这个问题后,他赶紧笑着否认,说无论老师还是同学对他都很好。经过交流,看上去他好像已经被我们说服,表示周末后会回去参加期末考试,努力完成学业。

  但我们并没有如释重负的感觉,反而心情更加沉重。这很正常,在外面的孩子为上哪所名校、接受何种教育模式苦恼的时候,这片土地纯朴的孩子们,却因为各种困难,随时都有辍学的可能。

  其中最大的问题,可能是这里公共事业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整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孩子们接受基础教育的层次非常低,虽然村民的民居在政府的投入下得到了非常大的改善,但却在最基础的公共设施部分难有更多的财力加以提高。

  低水平的公共基础设施,跟不上较高水平的针对性帮扶,在他们最需要通过公共投入提升自己的时候,却缺少了让他们提高的黄金时机。教育和交通,就是两大核心基础设施短板。

  以教育为例,补觉村村委会所在地离哈力洛乡政府和中心校所在地有十四公里,由于中心校承载能力有限,还有相当部分的孩子无法寄宿,只能走读。而走读要坚持下来实在不容易,特别是冬天天寒地冻,孩子走读痛苦,而家长看着也心疼,随时因为一个借口就辍学。

  更大的问题是,即使他们坚持小学毕业,但教育教学水平的限制,让他们在进入更高层级的学习时,力不从心。如果没有比较,也没有太大问题,但当他们和其他地区或城里孩子一起上学时,压力就会无限放大,他们的自尊心被刺伤后,会更加坚定地想要回家“走自己的路”。

  凉山是非常清楚这一点的,因此在财力极其有限的情况下,提出并实施十五年免费教育,这一思路得到了省里的大力支持。但是,由于基础设施的落后和财力不足,大山里招不进、留不住优秀的高水平老师,这里的教育仍在进行低水平循环。我们所在的补觉村,幼教点老师就由村文书这个村里的“文化人”兼任。但他也不过是低水平教育下的初中毕业生,他自己本人连汉语都说不好,如何能教好咿呀学语的孩子们?但他在当地,已经是相对最优的选择了。

  在凉山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这是一个普遍的难题。东部五个贫困县,没有一寸高速公路,没有一寸铁路,就连二级公路都罕见。在这样一片大山里,没有交通大动脉,大多数人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大山,没有机会亲眼看看外面的世界。自然,这样的环境也难以吸引和留下人才。

  教育事业的低水平保障,也正与此相关。当地州、县地方财力非常紧张,目前根本不可能凭自己的力量提供更好的教育保障,只能以较低的补贴招募本地略有文化的人让孩子们“能学多少学多少”,是的,总比不学好,总比什么都不知道的好。

  但是,作为扶贫最重要的工作内容,教育的窘迫状况显然已经不适应目前的扶贫发展,基础教育设施已经跟不上当地生活、生存状况的发展。但这些需要更高层面和更大视野来进行规划和解决。

编辑: 宋雪

驻村日记:一个“逃学少年”的读书梦

天,我们从借宿的村民家出发,翻过几个山头,专程去看看俄地土海家里的情况,村文书带着我们找到了他家。俄地优且,五十岁,但听不懂,更不会说汉语,通过工作组的彝族干部,我们得知俄地土海并没有返回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