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观察:80岁的新华书店,几代中国人的阅读记忆

2017-04-25 08:35:00来源:中国新闻网

  资料图:学生在自主运营的校园“新华书店”内读书。中新社记者 张勇 摄

  延伸阅读:新华书店80岁了,你可能不知道,它最初诞生在窑洞里

  中新网北京4月25日电(上官云)在很多人的记忆里,大概会有这么一家书店:小时候放学了,先不回家,跑到书店里翻翻连环画、看看寓言故事,书里的事情总是那么有趣。这就是新华书店。今年,它已经整整八十岁了。在八十年里,它穿过战争的硝烟,经历了改革的浪潮……在新华书店的历史中,有着中国几代人共同的阅读记忆。

  刘一达就是一位常常光顾新华书店的“老北京”,也是一位作家。他出生于1954年,新华书店是常常光顾的地方。他说,上个世纪90年代之前,北京人买书主要就去新华书店,当时其他书店也几乎没有,只有外文书店和一些专营书店。

  小时候,刘一达住在西单一带的“劈柴胡同”,能够记得的周围就有至少三家新华书店。他上小学的时候,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便常常在放学后跟着同学一块儿到新华书店“蹭书”看。

  1949年7月,新华书店哈尔滨分店。新华书店总店供图

  当时的新华书店门脸不完全一样,有的是老式木头门,也有“上板门”。踩着高台阶走进去后,能看到柜台,书都分类码放在柜台后头,营业员穿着统一的工作服,戴着干干净净的蓝色套袖,和气地微笑着。柜台上摆着一些样书,或许还放着鸡毛掸子,清理书上的灰尘。想要哪本书跟营业员招呼一声,对方会很爽快的把书拿过来。合适了,开票、交钱。

  “我们没钱,拿到书就缩在柜台底下看:跪着、趴着,坐着……营业员也从不高腔大嗓的指责,顶多是柔声细气问一句:小朋友,看完了吗?要下班了。我们说谢谢阿姨,这一个多小时就过去了。”刘一达一边说一边笑,“大概人家也知道都是穷学生,买不起,特别宽容”。

  从当时的新华书店买回的《普希金文集》。刘一达供图

  就在1978年左右,伴随着恢复高考、国内外一些名著也见诸市面,新华书店成了当时年轻人扎堆儿的地方。能够“狂热”到什么程度呢?书店上午九点开门,一群人不到七点就开始排队,可能只是为了能买到一本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即便这样,上的书也是很快脱销。

  赶上新华书店图书缺货,爱看书的小青年们就在新华书店附近,开始三三两两的换书,比如拿着一套四本的《战争与和平》,去换一本雨果的《九三年》。刘一达就曾经抱着两本俄罗斯作家的书,换了一本左拉的《娜娜》。更有甚者,就在新华书店一口气买两本同样的书,等着跟别人换。

  时间眨眼就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全民学习热潮掀起,人们又开始排队守在新华书店门口,买《许国璋英语》。几年之后,光盘与磁带盛行,大人带着孩子往新华书店跑,要买书,也要买磁带。刘一达说,开始卖这个东西,大概是新华书店的第一次转型。

  刘一达收藏的部分图书。他的书有相当一部分购自新华书店。刘一达供图

  “后来新华书店走下坡路,加上城市改造,一些门市陆续关了张。但我要说,我仍然怀念以前的新华书店,觉得里边有书香的感觉。那是片净土。”刘一达回忆道。

  另一位“60后”老张,同样对新华书店怀有特殊的感情。他还记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图书的品类越来越多,北京的新华书店常常有爱书的年轻人在里头打转,孩子们就奔着连环画、故事书去,“喜欢同样一本书、一类书的,往往还能轻声细语聊上几句”。

  后来,有折扣书了,碰上品质高的经典著作,老张一次能买上几本、十几本,营业员就给拿绳子、塑料袋包好。现在的一些新型书店,老张偶尔进去看一眼,但并不太习惯,“我可能老了,还是更怀念以前在新华书店买书的日子”。

  资料图:广西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学生在新华书店排队购买教辅资料、图书。中新社发 韦如代 摄

  对于其中一些人来说,新华书店也是他们获取更多知识、了解外面世界的一扇窗口。“80后”小刘出生在河北一个小县城里,特别小的时候,县里的新华书店图书种类还不全,她就跑到市里去买书。

  “市里靠近老客运站的地方,就有一家新华书店。那时候,简直觉得书店里是车站附近最干净、也最安静的地方。我买过《红楼梦》什么的,也买过五花八门的教辅。”有时候去市区逛商场、办事,小刘也忘不了去新华书店转一圈,“去一趟市里的新华书店,跟过节一样隆重,特别开心。工作人员客气得很,光看书不买书也不会赶你”。

  是的,80年过去了,在很多中国人的读书路上,几乎都有一家新华书店。可能我们每个人会喜欢不同的类型的书,喜欢不同类别的知识,但那种关于新华书店的记忆,以及看书时最质朴的快乐,却永远不会随着时间流逝掉。(完)

编辑: 晓凡
关键词: 新华书店;教辅资料;80后;许国璋英语;老北京;九三年;娜娜;战争与和平;复活;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