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页

一键登录

首页  |  快讯  |  新闻  |  评论  |  财经  |  军事  |  科技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生活  |  公益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社区

央广网公益频道 > 公益专题 > 2014世界自闭症日 > 评论与回顾

孤独症人群的艺术和我们

2014-04-01 18:08  来源:央广网  说两句  分享到:

  》》每一个人都有对艺术的需求,他们把艺术从高阁带回了原点

  说起孤独症人群的艺术和我们之间的关系,不得不重新说回艺术本身与我们之间的关系。还记得大学毕业时写过一篇论文叫“艺术是心灵的印迹”,曾在其中提到精神需求是与吃饭、御寒、睡眠等同级别的生命基本需求,而艺术是成就精神建设最简易最直白的手段。如今,特别是这个时代的中国,在过分泛滥的物质文明下,艺术被过分贫瘠的精神文明所扭曲,在艺术家们的嘶喊中,无法看懂的艺术被越来越置之高阁……而当我们面对这些永远天真无邪的孤独症人群的画面,艺术被从高阁带回了它的原点。那是曾经在我们每个人身边,佯或内心深处都曾有过的愿望和触感。这些作品没有“身份”于是我们又可以再次以单纯的“喜欢”触碰作品的内在,来欣赏,乃至共鸣。这里是艺术之初还未成为“艺术”的形态。它们单纯,却绝不简单。它们真实,并永无纷扰。这种纯粹和真实,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一直在内心深处渴望着,却太过奢侈无法触碰的世界。而孤独症人群的“疾病特征”在不经意间把这个世界带回了我们的身边。

  孤独症儿童的绘画特征

  孤独症的人群,特别是孩子们,他们有哪些不同的绘画特点呢?他们封闭的世界除了带给他们那些真实、天真和纯粹之外是否有一些共性或特点?答案是有的。孤独症人群特有的感官世界,在某种意义上将他们放在了天赋的边缘。这种“灵敏”源于他们的某些不方便,却非常讽刺地给我们的世界带来了一抹特殊的色彩。以下我们简单讲述一下孤独症儿童绘画的特点,但需要注意的是,孤独症的典型特点之一就是其个性化,因此以下特点只能说是有许多这样的孤独症孩子,但并不能涵盖全部。

  》》基于特别的感知特征所带来的天赋

  1.色彩艳丽并易抓住人心的画面

  许多孤独症的孩子都是视觉先行的。也就是说在触觉味觉嗅觉听觉等诸多感官中,他们会最优先视觉带来的信息。这或许源于他们对语言的理解障碍,而视觉化的信息相对直观。也许源于同样的理由,我们在交流中发现,这些视觉先行的孩子很多都有视觉敏感的特点,视觉信息会被成几何式放大。我们经常比喻说:如果对于我们来说看起来离自己三米远的房顶,对于孩子来说也许就是触手可及的距离感。北大生命科学院的一位老师曾表示,他们的研究中,有些孩子即便看到黑色,也会有彩色的感知。这种视觉先行和视觉敏感带给孤独症孩子们的画面,强烈的色彩感和信息的最强化输出。色彩斑斓的画面,虽然看不懂画面的内容,却不知为何能够抓住人心,深深地留在记忆里。这些特点频频出现在孤独症孩子的艺术作品中。

  2.画面整体

  部分孤独症的孩子拥有一种特殊的记忆能力:照片式记忆。他们的记忆力超好,只要短短的看一眼就能记住空间中几乎所有的物体。因为他们的记忆模式更接近电影的胶片,每一个瞬间都像是被拍下一幅完整的照片,回忆则像在脑海里回播整场电影。这种大数据量的记忆能力其实也会带给孩子们很大的负担。与此同时,由于一开始画面就是完整的照片,所以他们的作品画面整体感非常强,作品完整度较高。我相信每一个学习过绘画的朋友都记得老师不厌其烦地和自己说,作品要完整,要注重画面整体感。因为线型思维的我们,往往容易只细心刻画自己所感兴趣的部分,其他地方禁不住粗糙,因此经常会有画面画到一半没有画完的感觉。许多学艺术的朋友,需要有多年的创作经验才能做到画面的完整。

  3.拥有自己个性化的绘画风格,构图大胆。

  孤独症的孩子很难接受外界的介入,对我们所在的世界的情感,道德,欲望等都很难理解。并且每一个孤独症孩子的感知方式和性格都差异都很大。这是普遍被认知的典型障碍。而这种非常独立的个人世界观使得孤独症儿童在很早期的阶段就会有自己统一明显的绘画风格。通常艺术家都会被外界的世界观价值观所左右,在漫长的创作过程中,逐渐确立自我,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画风。这原本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孤独症的孩子因为从一开始就是“独立完整”的自我状态,某种意义上不存在被左右和迷失,于是年龄最小在5~6岁就可看到孩子自己的画风呈现。而这种世界观的个性差异又非常大,因此每个孤独症孩子的画面都非常独特。于是他们又轻易突破了艺术家的难关:个性化。这种心无旁骛的状态还带给孤独症孩子一个非常强而有力的绘画特点——大胆的构图。对于这些孩子们来说,创作的过程甚至不是在绘画,他们仅仅是在挥洒自己心目中的某一个画面。所以什么传统啊,作品啊,名誉啊,规矩啊,这些都不存在他们的世界。他们挥笔潇洒,构图大胆,毫无犹豫。可不,没有欲求可不就没有什么犹豫么。所以作品上不会有我们常见的纠结和做作,欲望或名利。那里是一个没有污染的原真世界。许多老艺术家的作品晚年返拙,那种快乐放松的状态和孩子们会有些相像。

  4.真实,真诚而没有污染的世界观

  在我们的支援体系中,孤独症的孩子被我们称作“天真者”。这个称呼源于他们的状态,实际上很多孤独症的孩子几乎终身保持着乳龄期的感知状态。他们的知识会随着介入而增长。但是他们的感知却一直如同初生的婴儿般单纯直观。经常有人问我:他们的绘画和普通小孩子的有什么不一样?我们曾尝试过普通小朋友和天真者的共同创作,摆在一起其实还是满不一样的。同时我们也发现,5岁以下的孩子的画面会和天真者们有很多相像的地方。他们一样地自我、单纯。普通幼儿绘画,在六岁前后是一个坎儿。六岁的孩子画面会明显的出现家长的痕迹(家长喜欢的画的概念),对“好”对“正确”的追求,于是画面不再自由和单纯,创作也开始变得谨慎小心,处心积虑。(注*此处的年龄概念是概论,非绝对数值)个别孩子保护的比较好的话,齿龄期的创作状态会维系得比较久,但绝大多数孩子终归还是会走出那种状态。而孤独症的孩子,这些天真者们却不可逃避的被禁锢在了那里。那个世界是永恒的纯朴,天真和直观。绝大多数孤独症的孩子也是没有能力说谎的,于是孤独症孩子的作品拥有了艺术作品最重要的一种美——真实。

  5.结构化,观念化的作品

  在孤独症人群的绘画作品中,会有一部分非常有趣的作品。这些作品严格意义上来说孩子们并不能算是在创作,更多是一种对自己特有兴趣爱好的执着。在孤独症的典型特征中,有一条是“兴趣狭窄”“兴趣刻板”。是的,他们的爱好往往很偏,并且很执着。那种执着的程度超乎我们的想象。他们会一遍又一遍地重复阐述(绘制)同类别的内容或符号……上百遍,上千遍。还有一部分孩子拥有超强的数字化逻辑思维能力,于是,他们的画面变得结构化很强。巧合,这与当代艺术中观念化的作品不谋而合。对于孩子是单纯的兴趣呈现,对于我们,却是引发思考和探索的节点。

  6.有音乐的画面,画面中的节奏感

  这个特点并不是所有的孤独症孩子都有的,但的确,有非常多的孤独症孩子除了美术还会有音乐上的爱好。实际上所有直观的感知,对于他们来说发展会比较容易。一些孩子边放音乐边绘画会非常集中,也有很多孩子会边画边唱。我曾亲耳听到有一个孩子对我讲:音乐是有颜色的。是的,我们会惊喜地发现,一些孩子的画面是有乐章和属于音乐的节奏感的。

  孤独症儿童的艺术发展障碍

  在简略阐述了孤独症儿童的绘画特征之后,或许会带给大家一种误解:孤独症的孩子都是绘画天才,只要有孤独症的疾病特征,就可以是个很纯粹的艺术家(画家)。如果真的带给大家这样的感觉,那么这是天大的误解。请注意,我是说这些疾病特征把孩子们放在了天赋的边缘,但是,仅仅是边缘。的确,也许孤独症的孩子们从一开始就在那个艺术家们潜心要去的位置,或者状态。从这个角度来说,的确孤独症的孩子在初期占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作为一件艺术作品,仅仅是画面色彩艳丽,真诚有趣,画风独特是远远不足够的。

  艺术作品能够打动人心,引起共鸣是艺术作品非常重要的一点。但是对于这些许多情感和我们无法共享的孤独症人士来说,让作品有情感倾诉,和我们产生共鸣这件事情将是很难逾越的瓶颈。而不太接受外界介入的他们,通过直接教育引导是有困难的。很多成长只能依赖孤独症孩子自身对外界的体会感悟的速度。而当我们的疗育产生一定的效果时,对于孤独症孩子艺术的成就又会出现一个尴尬的问题。上述我们所说的很多“天赋”其实是基于他们的障碍特征的。于是障碍减轻,单纯地依赖“天赋”的创作也会慢慢缺氧。他们需要一个平滑的过渡,让他们在障碍特征慢慢减弱的同时,保护好对创作的兴趣和敏感度。而是否能够做到情感的描述,就只能依赖他们对生活对情感的体验了。他们同样要逾越技术上的鸿沟,而这种技术很有可能不是依赖传统技术,而是从他们各自的画风中去探索一个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的呈现技巧,这需要依赖足够多的绘画量。麻烦又来了,孤独症的孩子很难勉强他们做一些事情强迫绘画又或者硬性地去教传统技法会让他们对创作本身失去兴趣。还有很多孤独症孩子是非常完美主义的,因此作品稍不如意他们就会撕掉。因此孤独症儿童的艺术成长,艺术教育是非常需要耐心细心和技巧的,而每一张留存下来的他们的艺术作品都是非常宝贵的。

  孤独症人群的艺术教育与普通艺术教育的不同

  先说说我们观察到的,常见的孤独症人群的艺术发展规律吧

  》》孤独症人群的艺术发展规律

  孤独症的人群对“概念”的概念理解是非常有困难的。“概念”不明确,边界便不明显。孩子们初期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或许就是一种模糊的色块在不停涌动,或者是被放大的许多个局部。这个阶段我们会发现孩子们的感性世界和理性世界(即与我们产生交流的部分)是分离的。感性世界是直观的色彩,而理性世界是形象单一的造型,理性中认知的“概念”和感性中认知的事物,两者之间彼此不相交。

  于是,慢慢地他们会有一个自己对世界的诠释。这个阶段,画面上属于孤独症孩子的独特的个性化世界开始产生。慢慢地在我们的努力下,孩子们一点点触及外界,外界世界的内容开始有所展现。动物,玩具,离自己较近的人物等是比较容易出现在画面的内容。但是这种接纳是在他们自身的诠释下的,风格化的特点也是在这个阶段开始体现出来。

  从这里孩子们的绘画成长会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自身风格被很好地保护的孩子,下面我们称为A类儿童。一种是自身风格被大众价值观(特别是老师家长)扼杀和禁锢的孩子,下面我们称为B类儿童。A类儿童有个很有趣的现象,他们经常在使用不同画材时产生多个风格,如若维系得好,他们会在自己的多个风格中平行发展。B类儿童需要逾越自我中禁锢的鸿沟来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孩子很有可能因这种逾越带来的痛苦而彻底的远离创作本身,这将是很遗憾的事情,因此我们很少用这个方式来进展教育。

  接下来,A类儿童需要慢慢的在多种自我风格中掌握和学习独自的创作技巧,这个时候可能也会需要一些传统技术的学习,我们会巧妙地让他们体会有技术更能如愿的感觉而引起孩子主动学习的欲望。B类儿童呢,实际上也并非每一个孩子都会因此而远离绘画,也有很多孩子是挺过来了的,比如我们的小画家陈萌,付晟等。他们在禁锢的技巧中再次树立了独特的个人风格。

  无论是走了A类孩子的路线,还是B类孩子的路线,最终还是丰满的人生体验带给作品最丰富的感知和内容。毕竟,艺术并非某一阶段的某张作品,而是一个人生命全程的精神展现。

  》》与大众美术教育的不同

  其实,个人认为,在最重要的一些抽象概念,对艺术的理解上来说是共享的。只是在积累过程中,教授的方法还是比较不同。第一个较大的区别是,我们启发孩子的方式。普通幼教美术会主要依赖语言的启发,用语言来要求和规范。启发思考常见的方法有讲故事,命题创作等。包括直观引起感受时,也会用语言辅助来传达很多信息。比如让孩子们感受水的质感,也许老师会让大家把手伸进水,然后说:“水是怎样的呢?透明的,凉凉的,滑滑的,抓不住……”这样。是的,我们会发现语言是教授的主体,感知只是辅助的道具。这个方法对于正常孩子来说,孩子可接受,对于老师来说也是比较容易可以做到的。但是对于我们的孤独症孩子,这个比例是反过来的。我们所有的启发信息都要尽量做到直观化,可看到的。我们不会用语言来要求,我们只是会想方设法地去诱导孩子行为的愿望。我们也会说话,但是语言更多只是自言自语,做为直观感受的一个辅助工具。

  第二个比较大的区别是知识叠加的顺序。普通孩子会有很丰富的知识,他有多少语言就会有多少概念。听过很多故事,也会有想象力。但是并不意味着他们这所有的知识和想象力在孩子的脑海里都是画面。教育者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就是让孩子们的这些抽象的语言,慢慢在孩子的脑海里结像成视觉化的画面。教授绘画技术也有一部分是为了更轻松的完成这种画面的转换。而孤独症的孩子是在一开始就有了这些画面,却不知道如何表达出来。技术的学习是为了更顺畅的表达。一个是从没有的地方慢慢建设和积累,一个是把已有的东西慢慢地尝试让他显现出来。这种叠加顺序的逆思维,是带给初教授孤独症儿童艺术的老师很大困扰的问题。

  经常会被问到的一个问题是:“是否每一个孤独症孩子都有艺术天赋?”如果我们不把艺术的界定,定义在被文明商品化的狭意艺术概念里,那个人认为,兴趣有多大,天赋就有多大。我们在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维护兴趣的成长。这并不仅仅局限于孤独症艺术。我们每个人的内在都曾有过表达的愿望,精神的渴求。只是有一些人发展了这个层面的能力,而有些人以原本的状态放置了。喜欢是一切发展的前提,也许每个人的步伐有快慢的区别,但是再快的人停顿,便也就什么也没有了。乌龟战胜兔子的原因是因为乌龟比兔子多了几分对终点的渴望。所以我们感谢孤独症的孩子们,他们让我们想起很多,最原点,最重要,快要被忘记的事情。也希望我们在看孤独症人士们的作品时,少一分成见,多一分欣赏。

  (作者系北京市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艺术工作室负责人)

版权说明: 转载须经版权人授权并注明来源。联系电话:010-56807262

编辑:王天怡

相关新闻

头条推荐

关闭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