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学拉坯、做剪纸……这群少年穿越八百年,探寻岭南广府文化

2018-08-01 11:34:00来源:南方网

 

  “在德国,我们也会在圣诞节做剪纸,模拟雪花贴在窗户上。”来自德国的学生马文照着纸上的轮廓,聚精会神地剪出了小狗的形状,“听说今年是中国农历狗年,我选择了剪一只小狗。和德国的剪纸相比,中国的图案更加复杂,也更多样。”

 

 

  7月26日至8月1日,由广东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办,广州、深圳、佛山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广东实验中学附属天河学校共同协办的“2018广东国际青少年交流周”在广东举行。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捷克、日本等6国的友好省州师生,与中方中学生一起开展互动交流,并深度体验广东的科技、历史与文化。

 

 

  让不少同学觉得“难并快乐着”的,莫过于学陶艺拉坯和做剪纸。南风古灶位于“南国陶都”佛山石湾镇,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龙窑。面对轮车上久不成形的泥料,来自澳大利亚的一名男生坦言自己已经失败多次,无奈之下只能求助于专业师傅。“这个活比我想象中的要难很多,不过学习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更多练习”。

 

 

  而来自捷克的芭芭拉和伊利斯卡却似乎更加得心应手,她们两人合作,很快就将轮车上的泥料塑造成了一个光滑的碗的形状。“我第一次来到亚洲,也第一次体验陶艺拉坯。”芭芭拉说,以前只在商场里看到成形的陶瓷,现在可以亲身参与制作,感觉很奇妙。

  拉坯体验结束后,学生们又开始学剪纸。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传承人饶宝莲向大家介绍了广东剪纸的历史,并展示了广东佛山独有的剪纸艺术品种——铜凿剪纸。在剪纸体验中,来自日本的黑田碧衣剪了一个“福”字,她说要把自己的剪纸送给自己的父母,将这份美好的祝愿带回去。“这个真的很难,但是也很有趣。”

  饶宝莲介绍,铜凿剪纸始于元末明初,迄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了。铜凿剪纸使用的材料不是纸,而是佛山特质的铜箔,就是用青铜锻达成的比纸还薄的铜片。如今,饶宝莲使用的是新金铜凿剪纸技艺,运用矿物质彩料,采用立体浮雕手法,在现代铜箔上用纯金进行制作。

 

 

  “希望通过面向中外青少年的文化交流,更好地让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世界。” 饶宝莲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文化面向世界的窗口,希望能有更多机会“走出去”,并且培养更多下一代剪纸新人。

  据介绍,本次交流活动旨在进一步增进广东与友好省州之间的青少年交流,加深年青一代对彼此国家文化、历史和社会情况的了解,通过交流,让年青一代对全球化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有实实在在的感性认知,建立友谊,促进民心相通。

 

 

  在这6天时间里,各国青少年参观了广东省二沙体育训练中心;前往科学城参观我省先进高新技术企业;参加由微信、比亚迪、华大讯飞、佳都新太等我省知名自主创新企业代表主讲的科技讲座,并体验编程、机器人和3D课程;探寻岭南广府文化起源,体验陶艺拉胚,剪纸舞狮;拍摄屋脊上的历史,了解叶问、李小龙的故事;参加户外拓展活动,登西樵山,认识岭南植被,了解西樵文化。

  31日,“2018广东国际青少年交流周”举行了闭幕式暨联欢会,中外学生同台演出,展示民族特色,共唱友谊之歌。

编辑: 陈越

学拉坯、做剪纸……这群少年穿越八百年,探寻岭南广府文化

7月26日至8月1日,由广东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办,广州、深圳、佛山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广东实验中学附属天河学校共同协办的“2018广东国际青少年交流周”在广东举行。